鄭旭 郭鵬
“既然企業合法取得了土地使用權,村民想在其范圍之內進行殯葬行為,應當先征得企業同意。”
為將雙親合葬,9月15日上午,北京市密云縣公安局庫東森林派出所警察楊小鳳及親友來到密云溪翁莊鎮云峰度假山莊,期間,其親友將花圈擺在山莊大門兩側,并在門前焚燒逝者衣物,后不顧工作人員阻攔,將門鎖砸壞后強行進入山莊。最終,在楊小鳳的帶領下,逝者骨灰葬于山莊東側山坡,新立墓碑面朝密云水庫。
此事經媒體報道后引發社會關注。有評論指出,涉事警察身為國家公職人員不應大操大辦喪事,這與黨紀國法相悖;亦有人認為,將父母合葬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應先協商,未經同意以權勢強行進入就說不過去了。
《民生周刊》記者調查了解到:云峰度假山莊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后期,原屬北京某食品公司,2010年起產權歸北京某民營公司。楊小鳳1986年從警,2009年調至庫東森林派出所,現為副主任科員。楊父1985年去世,事發前3天楊母在北京石景山區人民醫院病逝。楊小鳳的父母生前均系密云水庫管理處職工,育有子女4人,楊小鳳是唯一的兒子。
盡管楊小鳳本人在接受《京華時報》采訪時表示,此事和單位、職務沒有任何關系,但云峰度假山莊事發時在場的保安卻告訴《民生周刊》記者,當天雙方發生爭執,溪翁莊鎮派出所及楊小鳳所在的森警系統都有警察到了現場。
當天在現場的黃姓山莊負責人稱,他看見有多名持槍警察一直將包括楊小鳳在內的送葬隊伍“護送”至山腳下的臺階處才離開。對此,楊小鳳向《民生周刊》記者表示自己不知情。
山莊產權單位法務部負責人劉標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得到公司授權,近日分別向密云縣紀委及密云縣政法委舉報了此事,“縣紀委已經開始過問了。”
“我家的祖墳”
云峰度假山莊坐落在密云水庫西南,與庫區直線距離約兩公里。
無論接受《京華時報》還是《民生周刊》采訪,楊小鳳均強調,其父安葬時山莊還沒有建設。
據了解,1975年,當時密云縣的商業主管部門向密云縣革委會提交了一份申請,擬建設一座用于公務接待的賓館。同年,革委會批復申請并出具基本用地許可證。此后,這家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賓館被命名為北京某食品公司溪翁莊招待所。
因發展需要,食品公司先后將溪翁莊招待所更名為云峰賓館、云峰度假山莊土地四至并未因更名而改變。2010年,北京某民營公司通過北京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摘牌,取得了云峰度假山莊的產權,翌年,該公司將山莊土地使用權變更至自己名下。
“甭管是誰買了山莊的地,我家的墳又沒賣,這里相當于是我家的祖墳。”楊小鳳告訴《民生周刊》記者,整座山并不只有他家一處墓地,而且,從父親安葬此地后,他和親屬每年都來祭掃,未見山莊有人阻攔。
前述黃姓負責人也未否認山中清明時有人去祭掃,但難以確認山中就有楊家的墓地。原因是楊小鳳一直強調其父是山莊建設之前就已經葬在此處,“但他父親在1985年去世時,那時山莊已經營業多年了。”
記者了解到,此山目前所剩的幾座墳頭,是幾十年前庫區周邊村民建的老墳,后來為凈化庫區環境,有關部門雖通告讓其遷出,但都未果。
黃姓負責人說,出于與鄰為善、防火安全等考慮,山莊將悼念者集中在一個指定區域祭拜,且不允許放炮、燒紙錢,但決不準許建墓立碑。
“我們家又不是建新墳。”楊小鳳認為,按照北方的習俗,父母去世后,子女要將二老合葬一處,“開始山莊同意我們合葬,后來不知怎么不讓進門了。”
按照楊小鳳的說法,出于日后合葬的想法,父親去世時他們沒有在其墓前立碑,因9月15日是母親火化日且要在當天中午前下葬,按照習俗,要先立好墓碑。
作為楊家唯一的兒子,楊小鳳說他曾于9月14日中午一人來到山莊,想找負責人就立碑事宜進行溝通,但“當時山莊有人告訴我說不用溝通,直接來就行”。
對此山莊方面表示否認。
楊小鳳也是警察
按照黃姓負責人的說法,9月14日14時前后,山莊保安向他報告稱,有3個人要來給親人立碑(后證實,除楊小鳳外,另兩人為其姐夫和妹夫)。黃姓負責人在山莊門口與來者見面后表示,公司對于新建墳墓早有禁止規定,但能否立碑需請示。
該負責人回憶,其中一個體態偏胖者聽到如此答復后有些生氣,認為是有意刁難,就報了警。
溪翁莊鎮派出所警察到后,建議雙方協商后離開,黃姓負責人見3名來者也離開后回到辦公室。
“沒過多久,公司來電說國家和北京市都明文規定,不能在公墓以外修墓立碑。”隨后,該負責人電話告知山莊保安該意見。
16時20分,值守保安發現,山莊大門前突然停了幾輛私家車,還有一輛農用三輪車,車上放著一塊黑色大理石墓碑。
“至少來了20個人,我們不讓他們進,其中一個挺胖的人特別橫,還煽動著同來的人往里沖,說著就要發動車往大門上撞。”一名保安說,見事態不妙,他們一面向黃姓負責人報告,一面報警。
“警察到后,楊小鳳說他也是警察。”按照黃姓負責人的說法,得知楊小鳳的身份后,為慎重起見他告知現場警察和楊小鳳,公司已派代表到山莊協商此事。“警察讓我們和楊小鳳協調,但不能打架,臨走還告訴我,以后這種事不要再打110,直接給派出所打電話。”
“公司對山莊負責人的報告十分重視,當即決定派法務部負責人代表公司前往密云處理此事,希望用積極穩妥的態度與楊警官及其親屬協商。”公司總裁助理劉自強表示,公司之所以如此決定,原因是“作為生意人,真的不想也不敢與山莊所在地公檢法部門結怨”。
法務部負責人劉標回憶,當天18時他與同事到山莊后,對方堅持進門,為了不激化矛盾,他提出去轄區派出所解決,對方同意。
“我跟他們公司的人說,哪怕先讓我把母親在15號下葬,然后再給我們兩天時間找一塊好一點的墓地遷走,我還保證我們家一分錢遷墳費都不要。”楊小鳳說,他當時幾乎是用哀求的語調與對方協商,公司的代表還留了他的通聯方式,答應當晚8點鐘給予答復。
不過,就在楊小鳳與劉標在派出所協商時,門外楊小鳳的一名隨行親屬告訴黃姓山莊負責人,無論公司是否同意,山莊大門他們進也得進,不讓進想辦法也得進。
為防止意外發生,當晚公司增派了多名保安加強山莊警戒。“我們由原來的一人一個班組,變為4人一個班組。”黃姓負責人說。
不是護送,是防止沖突
然而,9月14日當晚,楊小鳳并未接到山莊的回復電話。他回憶,15日凌晨,他與家中男性親屬從密云縣趕往八寶山將母親遺體火化。按照他的說法,直至當天11時他才從市區趕回山莊。“回來后,我姐姐說已經和山莊說好了,可以進了。”
那么,在楊小鳳抵達山莊前發生了什么?“可以進了”是雙方協商的結果嗎?《民生周刊》記者從山莊方面、密云縣公安局以及部分現場圖片中間接找到了答案。
綜合黃姓負責人、公司法務部負責人劉標以及部分在場保安說法,15日早7時,逝者家屬開始在山莊門前擺放花圈,焚燒逝者生前衣服及喪葬用品。9時,近百名逝者親屬向大門處集聚,開始晃動山莊伸縮門,要求進入山莊,個別人敲砸人行通道門的防盜鎖,并與負責警戒的保安發生爭執,山莊方面于是報警。
密云縣公安局外宣工作負責人稱,接到報警后,溪翁莊鎮派出所出警,因雙方人數眾多,溪翁莊鎮派出所增派所內全部警力到現場,同時請求巡邏、特勤、武警支援。
黃姓負責人說,事發時現場保安密切關注楊小鳳家屬的一舉一動,“后來鎮派出所一位帶隊領導讓我們在原地不要動,誰動就抓誰,所以山莊現場40多名保安當時就不再攔了,這時鎖被砸開,人沖了進來。”不僅如此,山莊方面稱,有人看見楊小鳳所在的森警系統也有警察趕到了現場。
采訪中,黃姓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他看見有多名持槍警察一直將包括楊小鳳在內的送葬隊伍“護送”至山腳下臺階處,并且守在山口及上山甬道不讓山莊的人靠近。
對此,密云縣公安局外宣工作負責人稱,由于平日與森警系統沒有交叉,因此當天出警警察并未與現場森警有任何溝通,“森林派出所行政上級為同地區林業主管部門,楊小鳳所在的庫東森林派出所歸密云縣園林綠化局管,作為地方公安機關,密云縣公安局只是業務指導部門。”
該負責人說,由于山莊擁有安保力量,當時勒令山莊方面保持克制,是警方在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時的方式。另外,出警警察隨同逝者家屬進入山莊并非是“護送”,而是以防雙方在脫離現場警察視線后再次發生沖突。
擔心山莊淪為公墓
9月21日,《民生周刊》記者來到楊小鳳父母合葬處,黑底金字的墓碑上落款“孝子女,二〇一五年九月十五日立”。然而,為了這份孝心,楊小鳳有4名親屬因15日的行為受到公安機關治安處罰。“包括我的一個姐姐,兩個妹妹還有我媳婦。”他說。
事已至此,仍有一個謎團尚未解開:14日晚,楊小鳳為何沒有等來山莊產權所屬公司的答復?
劉標解釋,《國家殯葬管理條例》及《北京市殯葬管理條例》均禁止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地方建造墳墓、修墓立碑,另外,此山莊已經由公司合法取得,“這些事情公司已在9月14日下午向對方明確,當晚8點給他回復一說不屬實。”
除此之外,山莊總經理李璐在受訪時表示,不管怎樣,楊小鳳及其家屬在辦理喪事活動時,妨害公共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是公司和山莊都不能理解的。她認為,既然公司是這座小山使用權的合法擁有者,那么公司就有管理的權利和義務。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密云分局登記中心負責人認為,既然企業合法取得了土地使用權,村民想在其范圍內進行殯葬行為,應當先征得企業同意。至于在此區域殯葬是否符合殯葬管理規定,則應由民政局負責界定。
密云縣民政局負責殯葬管理的工作人員透露,9月15日有人曾給他們打電話詢問是否可以在云峰度假山莊合葬,當時他們的答復是,如果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墓地,且墓地所占土地的使用權屬發生了變化,就要和土地使用權人協商。
“雙方協商并達成一致,怎么都好說,問題是老人的親屬們是強行進入山莊的。作為人民警察,無論楊小鳳是否知情都是有責任的。”李璐說。
“警察也是人,也要盡孝心!”楊小鳳覺得很委屈。
當地有群眾認為,山莊之所以對楊小鳳父母合葬一事抵觸,原因是擔心山莊淪為公墓,誰都可以到此建墳立碑,“房地產企業可能比較反感這些東西,況且多一座墳就多一筆遷墳支出。”
“如果墓地是新建,也立碑了,只要接到舉報我們都會監管。”上述民政局工作人員建議,山莊首先應告知今后不準修墓立碑;其次在開發建設前要發布遷墳通告,積極與墳主就補償事宜進行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