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木材 易淑強
依托悠久歷史和名人文化,抓住長江經濟帶建設和跨江聯合開發、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契機,巴河傾力打造全國城鄉一體化建設重點鎮。
“過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道路坑坑洼洼 ,群眾苦不堪言;如今,破損的公路修好了,通暢了,我們出行方便多了。”湖北浠水巴河鎮80多歲的張大爺說。
巴河鎮位于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大廣北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巴水悠悠出大賢,千年古鎮從巴水河磅礴厚重的歷史中得名。這里先后走出了明朝武狀元文質、明朝宰相姚明恭、清朝文狀元陳沆、著名詩人聞一多,以及兩院院士聞立時、聞玉梅等。
近年來,巴河鎮黨委、鎮政府依托悠久歷史和名人文化,依托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環境,抓住長江經濟帶建設和跨江聯合開發、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契機,推進食品工業、生態農業和文化小鎮建設,傾力打造全國城鄉一體化建設重點鎮、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及4A級生態旅游人文景區。
科學規劃新鎮區
巴河鎮黨委、政府立足自身優勢,制定了“一心三區四帶”發展規劃,力求經過5至10年的努力,實現富民強鎮,全力打造全國重點鎮及楚天名鎮。“一心”即縣域經濟副中心;“三區”即6000畝食品工業園區、10平方公里望天湖休閑旅游度假區、20公里長江岸線造船區;“四帶”則是以東北方向丘陵地區為主的用材林、經濟林生態帶,以大廣線為中軸的高效訂單觀光農業生產基地示范帶,以葛洲壩大道為中軸的沿河、環湖的宜居村莊建設示范帶,以四湖三山及聞一多、陳沆、姚明恭三處名人故居為主的旅游觀光帶。
巴河鎮黨委、政府著眼長遠,以突出歷史文化特點,由清華同衡規劃設計院編制的巴河鎮城鄉建設新高標準鎮級市規劃、聞一多故居旅游開發區規劃、食品工業園規劃、造船工業園規劃,新舊規劃并入總體規劃,用規劃統領全鎮發展。
在整個規劃中,巴河鎮做足山水生態人文文章,彰顯名人文化底蘊,新規劃對接老城區,推動建設三縱三橫的新鎮區格局,修編了巴河總規劃和鎮區控制規劃、用地規劃、地形圖、污水管網規劃和日處理能力達一萬噸的污水處理廠規劃,編制了狀元路明清仿古一條街修建性詳規。
多產業帶動未來發展
巴河鎮舉全鎮之力加大有效投入,激活資本、土地要素,瞄準大型企業,推進親情招商、鄉情招商、以商招商,出臺招商引資獎勵政策。同時,該鎮創新融資機制,讓市場、資源、資本有效對接,推進PPP項目運作,激活民間資本。
巴河鎮緊抓正在建設的巴河古鎮中狀元龍庭工程、黃岡開發區巴河工業園、浠水特色農產品加工科技園、巴驛福利院、長江廉租房等在建項目,加快推進項目進程,緊盯萬畝水產園、望天湖綜合開發、聞一多藝術培訓中心等項目,確保進度。
項目的疊加為巴河鎮的發展提供了長足后勁,農副產品加工業、造船業、水陸運輸業、制衣業、房地產業等多點開花,形成合力,為未來發展帶來井噴效應。
依托巴河食品工業園區,該鎮在服務老項目的同時挖掘新項目,引進華窯集團旗下的中揚公司建設產業大廈落戶長江村,探索總部經濟園區,北京愛得樂游樂設備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實現當年引進、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生物柴油項目建成一棟鋼構廠房實現試生產。
與此同時,巴河鎮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為目標,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引導進行土地流轉,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
該鎮投資上億元的金輝苗木已流轉土地一萬畝,建成了千畝多種名貴苗木基地;萬畝現代水產園項目前期規劃和土地流轉工作正在進行;計劃投資一億多元的現代生態農業莊園項目已經落戶;巴河蓮藕被農業部評為名特優產品,并列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望天湖荷葉茶榮獲第十一屆武漢農博會金獎。
以聞一多故里休閑度假區和望天湖生態文化小鎮建設為契機,巴河鎮推動鄉村旅游、觀光旅游和體驗旅游,逐步實施聞一多故里旅游區的梯次開發,高規格打造城山風景區,投資200萬元的藏經閣氣勢恢宏地屹立在城山之巔,投資數百萬的綜合大殿也已開始接待游客,總投資百余萬元的大雄寶殿和舍利塔正在修建中。
此外,該鎮還重點打造巴河藕、巴河魚、巴河油菜花等特色旅游產品,挖掘“巴河天獅”等特色地域文化,把旅游聚集的人氣變為巴河發展的財氣和福氣。
富民設施日漸完善
合力富民強鎮,榮譽增光添彩,在多個產業的拉動下,巴河鎮形成了獨特的發展合力,民生設施建設也日益完善。 2008年巴河鎮被評為楚天名鎮,2009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體育鄉鎮,2013年被評為省級衛生鄉鎮,2014年被住建部等七部委命名為全國重點鎮。
目前,總投資近3000萬元的長江廉租房項目順利推進,投資千萬元的中心福利院建設項目正在做開工前的準備工作,巴河鎮將擁有全縣鄉鎮一流衛生門診大樓、鄂東一流的鎮福利院、規模齊全的鎮計生服務大樓。
按照“作業市場化、運行企業化、服務社會化”的原則,該鎮引導長江村組建了物業管理公司,強化村鎮環境衛生管理,對望天湖畔的7個村莊進行了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大力完善水電設施,興建了日產7000噸的巴河自來水廠、張嶺水廠,兩大水廠供水人數達數萬人。
目前,巴河鎮教育設施齊全,聞一多中學建有高標準的教學樓、宿舍樓和教師住宿小區,辦學條件全縣一流,2008年被評為省級示范學校;中心文化站和公私圖書館、書店、公共文化生活設施齊全,去年累計為村文化活動室及農家書屋增加圖書達4萬冊,全鎮村文化活動全部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