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旭娜

參加烏蘭巴托那達慕大會射箭比賽的選手。射箭、騎馬、摔跤被成吉思汗稱為“男兒三藝”,精通這三藝成為世代眾多蒙古族青年孜孜以求的目標。

穿著傳統服飾前來參加烏蘭巴托那達慕大會的婦女。
那達慕——在蒙語中是“娛樂”和“游戲”的意思,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據說當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為了檢閱自己的部隊、維護和分配草場,每年到了夏季,便舉辦大聚會,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在射箭、賽馬和摔跤中挑一項進行比賽。由于長年累月游牧和狩獵的生活方式,以及世代征戰的社會環境,使得這個馬背上的民族養成了一種尚武精神。成吉思汗非常看重培養人的勇敢、機智與頑強,于是把騎馬、射箭、摔跤統稱為“男兒三藝”,作為士兵和民眾訓練的內容。
多少個世紀以來,每逢慶祝戰功、祭旗點將、軍民歡聚、盟旗聚會以及敖包祭祀等,蒙古族人都舉辦那達慕活動。在那達慕大會上,“男兒三藝”是最主要的傳統項目,精通這三藝也成為世代眾多蒙古族青年孜孜以求的目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出人頭地,受人擁戴。
如今的那達慕不似從前,是選拔勇士和將領的平臺,但它仍然是蒙古族青年展示個人力量的舞臺。現行規模最大的那達慕是蒙古國每年在首都烏蘭巴托舉辦的國慶——那達慕。雖說現在的蒙古已然不復成吉思汗當年的功業,曾經的遼闊疆土也早已分崩離析,而且在現代化和全球化的滲透和轉變過程中,隨著越來越多的牧民進入城市定居,傳統的游牧文化被逐漸侵蝕、摧毀,但和許多被現代文化消解得面目全非的國家或地區相比,蒙古文化仍然表現得十分堅韌,這甚至給蒙古國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尤其每年的那達慕期間,方圓一二百公里的牧民都要穿上傳統蒙古服飾,攜家帶口,帶著蒙古包和日常用品,乘車騎馬從四面八方趕來赴會,整個國家仿佛集體穿越,重新回到成吉思汗時代。草原上, 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蒙古奶茶、馬奶酒、奶疙瘩、奶豆腐等蒙古美食應有盡有,草原上馬頭琴聲悠揚婉轉,歌聲宏大雄厲。在官方主持的開幕式后,還有巡游、開幕表演、傳統表演及嘉年華等等,盡管有些地區的那達慕加入了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現代體育競賽項目,但傳統的蒙古三項——騎馬、射箭和蒙古摔跤是最受歡迎的,蒙古子孫還在追逐成吉思汗時代所崇尚的驕傲與榮光,比過去更開放的是,現在的騎馬和射箭比賽還對女性選手開放參加。不過,盡管選手們士氣高漲,但犯規也很頻繁,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戰場,戰爭的藝術有時候談的并不是公平。

蒙古國摔跤源于清朝厄魯特摔跤,上身穿棉質短跤衣,下身穿棉質三角短跤褲,腳穿皮靴。

如今,女性選手被允許參加那達慕傳統三項競技中的射箭和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