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碧華

解決招商引資問題的最佳出路是考核成本,“從經濟問責為重心轉向創造經濟發展的適宜環境為重心,也就是以公共服務和可持續性為焦點的問責?!?/p>
招商引資源于我國改革開放后成立的開發區,早期主要是吸收制造業的外國直接投資。沿海開發區的招商引資所引起的示范效應被各地方政府官員發現后,隨即各級政府成立了大量開發區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招商引資一度成為各級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并且在政府工作報告和工作計劃中出現。其作用不言而喻,但在一些地方,招商引資在為拉動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問題,反過來影響了地方發展。
前不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刊文指出招商引資存在8個方面的問題,如過分強調政府主導作用,過分強調全民招商,破壞專業化分工原則,以及重引進來、輕服務和管理等。
他認為,根源在于政府主導型的管理思路和GDP導向的考核制度。
為此,李佐軍向《民生周刊》記者表示,各級政府必須提高對科學招商引資的認識,加快政府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招商引資體制,鼓勵以企業為主進行招商引資,明確招商引資的環保標準,優化和規范招商引資政策,合理確定招商引資的園區平臺,培養專業招商引資人才,強化對招商引資的監管,讓招商引資與經濟發展形成良性互動。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在接受《民生周刊》記者采訪時建議,解決問題的最佳出路是考核成本,“從經濟問責為重心轉向創造經濟發展的適宜環境為重心,也就是以公共服務和可持續性為焦點的問責?!?/p>
地方經濟的源頭活水
7月8日,中糧杭州大悅城品牌發布會在杭州召開,中糧杭州項目最終設計圖稿公布,項目所在地拱墅區又一次受到全國媒體關注。
這是中糧集團在杭州市的第一個高端綜合體項目,也是杭州市拱墅區又一精準招商的完美樣本。
拱墅區招商局發布的《上半年開放型經濟工作報告》顯示:1~6月,該區實際利用外資、市外到位資金、浙商創業創新分別同比增長5.34%、24.86%、43.03%,外資提前半年完成全年任務。
近段時間,多個地方亮出了上半年招商引資業績。9月初,《長沙晚報》刊文指出,作為產業集聚發展和提升的重要平臺,園區經濟已成為長沙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園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離不開招商引資不斷輸送的源頭活水。
今年1~6月,湖南長沙八大省級園區引進市外境內資金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4.5億元,引進省外境內資金51.5億元,利用外資3.8億美元。
毫無疑問,招商引資強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地方、企業雙敗
招商引資成為發展經濟的不二法寶,但過往招商引資亦存在諸多問題,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
近日,在湖南耒陽投資興業的數位溫州商人在北京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控訴遭遇招商陷阱。
這些溫州商人表示,因為當地政府既沒誠意又缺乏誠信,而且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諉,以土地招拍掛為托兒,致使溫州商人營銷團隊近兩年的調研、項目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成為空談,加之邀請當地數位領導到總部考察及在當地成立公司、數百萬合同保證金存入指定賬戶、辦公場地經費和差旅費等,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及經費消耗,損失達數百萬元之多。
類似案例數不勝數。
《人民日報》近日報道,兩年前,投資西部的企業主張華成跟某市招商局接洽時,招商局負責人跟他打包票:“你把制衣廠建在我們這里,各種政策優惠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們給不了的。”
按照這位負責人的說法,張華成開設在本地的制衣廠不僅會有用地、水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而且將在用工、稅收等方面享受補貼。
然而,廠房剛建起來就風波不斷:國土資源部門告知這個廠侵占了規劃綠地,必須重新改建;生產線已從外地運來安裝,環保部門的審批許可卻遲遲辦不下來……
一開始,張華成還能找招商局幫忙協調解決問題,時間一長,招商局負責人對他的各種訴求總是找理由推脫,到后來,直接不接電話,不回短信,登門拜訪也見不到人。
費盡力氣,工廠的生產線總算轉了起來,張華成的煩惱卻愈發多了:電費優惠遲遲沒有落實,拿著當初與招商局簽訂的合同優惠條款去電力部門討說法,電力部門卻說這個條款他們并不知情;向勞動部門申請用工補貼,卻被告知制衣企業不在補貼范圍內……
更令張華成著急的是,當初招商局承諾當地將在半年內建成的物流基地遲遲沒有影子。所謂的物流基地只是一個構思,尚未通過當地規劃部門論證。
接受采訪時,多位地方政府官員談到了不久前接受調查的云南省委副書記仇和。在他主政地方期間,就曾讓干部統統出去招商引資,完不成招商引資任務,就等于自動辭職。
因此,為了完成任務,官員們難免“降格以求”或者胡亂承諾,而一旦出現問題便不理不問。如果原來負責招商引資的官員升遷或調離,繼任者則可能 “新官不理舊賬”,最終導致政府招商引資成本打水漂、企業投資損失慘重的雙敗局面。
在李佐軍看來,招商引資早已成為各地發展經濟的重要手段,也為拉動經濟作出了突出貢獻。
但他也指出,招商引資在帶來顯著成效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比如,部分地區招商引資數量過多,增長速度過快,結構不合理,空間布局較亂,質量效益偏低,而且占用土地過多,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壓力大,尋租腐敗不少。
李佐軍把招商引資存在的問題歸納為8個方面:過分強調政府的主導作用;過分強調全民招商,破壞專業化分工原則;過度利用優惠政策;在缺乏科學定位的情況下盲目粗放招商;不計成本地招商;重招外資,輕招內資;重經濟效益,輕環保效益;重引進來,輕服務和管理。
很多地方為了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將招商引資的責任、任務分解到政府的各個部門乃至每一名職員身上。這種做法違反了專業化分工原則,往往導致招商引資投入多、收效少,還影響了那些本不應承擔招商引資責任部門的本職工作。
為了招對商、引對資,按理說應首先對本地的經濟功能、主導產業、重大項目或項目群做好定位,但實際情況是,很多地方一上來就盲目招商,不管是否符合本地實際,往往是稀里糊涂地先招進來再說,結果是招了很多不應招的商、引了很多不應引的資。
“招商引資本應以最小的成本或代價獲取最多的效益,但是,某些地方為了追求政績,常不惜成本地招商引資,只圖先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再說,先將形象做起來,至于以后是否有較高的效益則較少考慮?!?/p>
李佐軍表示,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資部門輕視或忽視對投資者的后續服務,甚至相互扯皮,導致很多投資者到來后不安心發展或不能發展。
招商只是第一步
李佐軍認為,招商只是第一步,引進來后更重要的是“留商”、“安商”和“富商”。
遼寧某縣招商局局長陳嘉在從事招商工作的6年時間里,幾乎跑遍了全國?!熬瓦B快捷酒店也早把我的會員卡升為鉆石級了。”
有一次,陳嘉到廣州參加一個招商推介會,一個房地產老總一看他們的材料,立刻就退了回來。
陳嘉感到非常尷尬,后來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老總的朋友曾在陳嘉所在的區有過投資,卻因為土地沒有合法指標及農民拆遷款不到位等問題導致工程無法開工。
“當時我們確實幫著協調過,但簡單一個手續,有些辦事員會讓你跑上十幾趟,等好幾天也不給辦。”
在陳嘉看來,軟環境建設非常重要,“現在媒體發達,一旦形成負面形象就會讓招商工作難上加難。”
北京大學創新巧實力研究課題組組長、中國招商引資研究院院長李偉林認為,要實行科學招商,首先要進行頂層設計招商,按照“先策劃后規劃”原則,將一二三產業按照產業招商理念實現循環發展。
“總之,要圍繞資源稟賦,打造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打造上下游產業鏈,或者引進龍頭企業打造上下游產業鏈,實現產業集聚,形成產城融合。”李偉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