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新
“反壩派”和“挺壩派”爭議了八年之久的小南海水電站再次站在了風口浪尖。3月30日,環保部通過了《關于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意味著由中國三峽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的烏東德水電站將可以隨時擇機實施大江截流,正式開工。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書》中提到,“不得在向家壩水電站壩址至三峽水利樞紐庫尾長江干流河段和支流岷江、赤水河河段等自然保護區范圍內,再規劃和建設小南海水電站、朱楊溪水電站、石硼水電站及其他任何攔河壩(閘)等涉水工程。”一向被視為橡皮圖章的環保部向重慶市國家重點規劃建設項目總投資320億元的小南海水電站開刀,挑起了媒體敏感的神經。該項目自2012年獲國家發改委批準前期準備工作后,重慶市連續三年將其列為重點建設項目,但也遭到環保組織的質疑,認為在該區域建壩將導致多種珍稀、特有魚類產卵場和棲息地大量喪失,毀滅性破壞長江上游的水生生態系統。
筆者認為,環保部背后的思維邏輯令人費解:為什么要在烏東德水電站的環評批復中否決建設小南海水電站?烏東德和小南海是兩個獨立的項目,在烏東德的環評批復中,作為行政審核機構,只能對該項目作出同意或否決意見,而不能對另外的項目小南海等作出否決,此舉顯然違背了相關程序,缺乏專業精神。
環保部為什么犯如此低級常識性行政審批錯誤?答案是中了三峽集團的套。與小南海電站相比,投資更多,規模更大,經濟效益更高的烏東德水電站盡早開工顯然是三峽集團更優先考慮的目標。在今年1月其向環保部正式提交的環評報告中,針對工程對環境的主要影響,公司提出的對策中包括了相關的內容。環保部在批復中只是照抄過來,前面加上“不得”2個字。
不是環保部否決了小南海,而是三峽集團為了烏東德放棄了小南海。為了烏東德,三峽集團還準備做出更大的犧牲——打算收購黑水河上已建成的系列階梯電站,并計劃拆水壩為珍貴魚類準備新家。烏東德水電站比小海南更有利可圖,但也面臨更嚴峻的環保問題。
種種跡象表明,圍繞小南海的各方博弈,才只是個開始。(作者郵箱:msx0607@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