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旭
7月尚未走完,就接連發生兩起和“大師”有關的新聞事件,引發關注。
7月14日,廣東珠海中院開庭審理了自稱是“佛祖轉世”的吳澤衡等5人涉嫌組織、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等罪一案。7月16日凌晨,“氣功大師”王林在廣東深圳被江西萍鄉警方帶走調查。
相比“氣功大師”,吳澤衡一案不僅讓沉寂多年的邪教組織再次進入到公眾視野,也給當代社會留下了更多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靜觀吳案,佛祖轉世、皇帝轉生、能預測地震、會遁術,如果有人宣稱自己擁有這樣那樣驚天的身世和凡人不能及的本領,一般情況下,人們的第一反應必定是:這人不是騙子就是瘋子。然而吳澤衡卻利用這樣明顯的騙術,創立了名為“華藏宗門”的邪教組織,還發展了數千名海內外信徒。
難以置信的是,吳澤衡、王林之流的信徒中,不乏有權有勢的名人,如企業家、藝術家、明星乃至官員,更不乏碩士、博士、教授之類高學歷人員,這些被人視為成功者、社會中堅的人,為何甘愿匍匐在一個滿嘴謊言的江湖術士腳小?僅僅用“精神空虛、信仰缺失”,就能說得清道得明么?
邪教及巫術是對文明社會的一種挑戰。其危害是顯而易見的。第一,侵蝕精神信仰,阻礙文明進步。二是擾亂社會秩序,破壞安定和諧。三乃至威脅政權穩定,危害國家安全。
由于邪教具有極大的欺騙性,有反社會、反人類、反政府的特質,因此拒絕邪教,一是必須在全社會開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宣傳,增強民眾祛“邪毒”的知識認知能力;二是要切實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民眾心中,不僅成為行為規范,而且成為精神之鈣,筑牢預防邪教的知識和價值之墻。
除此之外,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邪教,是深入持久、卓有成效地開展反邪教斗爭最有力武器,也是標本兼治、斬斷邪教罪惡之源的唯一途徑。
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
當前,我們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應當借鑒各國有益經驗,把治理邪教納入法治軌道,實行依法治邪。
首先,要完善立法,建立健全反邪教法律體系。制定并出臺一部專門的反邪教法,劃出一道反邪教紅線,明確規定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非法的;什么可以為,什么不能為,違背后將受到什么樣的懲罰,從法律層面上規范、約束人們的行為。
其次,要厚積反邪教社會土壤,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吳澤衡一案提醒我們,邪教組織潛伏于民間,活動于基層。依法治邪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基層,落實到城鄉社區,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把反邪教警示教育與法治宣傳結合起來。
再次,要常亮劍于邪教犯罪,形成法律震懾。對邪教的滲透破壞活動,各級政府、司法機關必須敢于亮劍,高舉法律的旗幟,及時依法處置。對那些社會危害性大,需要給予刑事處罰的,要固定犯罪證據,正確定性犯罪罪名。是經濟問題,就按經濟問題處理;是治安問題,就按治安問題處理,確保以法律效果引領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總之,反邪教斗爭將成為長期經常性工作,需要有法可依、需要長期堅持、需要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