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維 楊麗萍
在過去幾年的媒體報道中,不難感受平潭發展的速度。“現在平潭島變成一個大工地,遍地都是開建的重點項目……”
從福州驅車去平潭,需要90分鐘。而在五年前,至少需要3個小時。
因為交通不便,平潭人曾以“四等公民”的身份自嘲。“四等”是指等車、等船、等風、等雨。
交通改善還在繼續,“要致富先修路”的觀念在這里落地生根。“到2018年高鐵通車,時間將縮短至30分鐘以內。”平潭綜合實驗區黨群工作部副部長卓華彬告訴《民生周刊》記者。
交通,僅是平潭發展的一個縮影。過去五年間,平潭始終在“提速”。平潭,一直被視為兩岸關系中的“橋頭堡”和“試驗田”。五年間,平潭已從默默無聞的落后縣城,發展成為“比特區還特”的綜合實驗區。
五年來,外界始終以極大的好奇和熱情關注這塊熱土。如果以更廣闊的視角來觀察,或許能更準確地理解平潭的發展與定位。
“改革開放30年,前10年看深圳,中間10年看浦東,后10年看天津濱海新區,下一個10年看哪里?”五年前,平潭管委會副主任周青松接受媒體采訪時給出了答案——看海西!海西的窗口在哪里,要看平潭!
一天一個億
在福建省的行政區劃中,平潭的地位顯得有些特殊。
福建的行政區劃可以概括為“9+1城市群”,即9個設區市(福州、廈門、泉州、莆田、三明、漳州、南平、龍巖、寧德)和平潭綜合實驗區。
當然,比地位更特殊的是平潭發展速度。
如今,“四等公民”的時代早已終結。據卓華彬介紹,連接島外的高速公路早已通車,至福州車程縮短至90分鐘;平潭至臺中航程僅約2.5小時;澳前作業區2萬噸客貨碼頭也已投入使用……
雖然來平潭工作的年數不多,卓華彬對這里卻知根知底。除平潭綜合實驗區黨群工作部副部長這個職務外,他還身兼數職:“馬上辦”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平潭自貿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行政審批局負責人。
與交通類似,巨變同樣發生在房地產領域。
平潭的快速發展催熱了當地的房地產,一位本地企業的負責人指著一排排樓房告訴《民生周刊》記者,這都是最近五年新建的,五年前都還是荒地。“2010年年初,平潭的房價每平方米價格在1800元左右,到年底就漲到8000元。即便在全國房價低迷的去年,每平方米均價也超過8000元。”他說。
“一天一個樣”,這句話常用來概括過去五年的“平潭速度”。
在過去幾年的媒體報道中,不難感受平潭發展的速度。“現在平潭島變成一個大工地,遍地都是開建的重點項目……”“平潭勢不可擋,定將成為中國開發最熱的熱土,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用20年再造一個廈門。”2011年,時任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在接受采訪時說。
“一天一個樣”,這樣的速度背后的驅動力是什么?
有傳言稱,2500億元,是平潭計劃在“十二五”期間要完成的投資額。于是,在平潭流傳著“一天一個億”的說法。
這樣的說法是否屬實?卓華彬沒有直接回答,不過,他向《民生周刊》記者透露,以今年為例,半年之內認繳資金就已經超過400億元,全年肯定會超500億元。
走在平潭的街道上,難以想象它五年前的落后。實際上,2010年前的平潭還僅僅是福建省的一個落后縣城,“是福州周邊最窮的一個縣。”卓華彬補充說。
通過產業爆發式的推進,平潭經歷了“野雞變鳳凰”式的蛻變。梳理過去五年平潭的發展脈絡就會發現,“平潭速度”的出現,離不開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具體而言,即綜合實驗區和自貿區雙重的政策驅動。
“雙核”驅動
2010年2月,福建正式建立“平潭綜合實驗區”。同年12月,全長4976米的平潭海峽大橋全線通車。
2011年3月,“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寫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務院批準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平潭的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同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
“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實現與臺灣地區經濟全面對接、文化深度交流、社會融合發展,兩岸同胞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基本建成。到2030年,建成機制先進、政策開放、文化包容、經濟多元的現代化、國際化自由港。”這是2011年底獲批的《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中確立的發展目標。
除綜合實驗區外,福建自貿區的重磅扶持政策也開始惠及平潭。2014年12月,福建自貿試驗區獲準設立,包括福州、廈門和平潭三個片區,面積118.04平方千米。今年4月,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揭牌。
至此,平潭自此進入“實驗區+自貿區”雙核驅動時代。在平潭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認為,平潭發展面臨的不是百年一遇,而是千年一遇的機遇。
“建設平潭自貿區要明確定位,在綜合實驗區的基礎上,加快打造自由港和國際旅游島,突出對臺特色,積極建設對臺主平臺、主陣地、主通道、主樞紐。”福建省黨組成員、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李德金說。
平潭片區掛牌后,將進一步發揮綜合實驗區“對臺政策洼地”和自貿試驗區“體制機制創新高地”的獨特優勢,突出“共同家園+國際旅游島”發展定位,堅持把轉變職能、創新機制體制作為核心任務,努力打造更自由、更開放、與國際接軌的市場化、法制化自貿區。
“空氣里散發著鈔票味道”
平潭是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島嶼,一直被視為“兩岸關系的試驗田”。為臺而設的綜合實驗區平潭也是全國面積最大、政策最優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在平潭澳前海峽客滾碼頭,每天來往臺灣的運輸船從這里出發。
2010年平潭海峽大橋全線通車,隨后平潭先后開通了直航臺中、臺北的“海峽號”、“麗娜輪”高速客滾運輸船航線。除星期日外,每天均有航班從平潭往返臺北、臺中,航程僅需3個小時左右。
通航的便利,也使得海峽兩岸的交流和貿易變得日益頻繁。
距離平潭澳前海峽客滾碼頭僅1000米,就是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坐落處。2014年6月17日,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1號店正式開業。該市場經營面積接近10萬平方米,所銷售的商品都是臺灣原產,相當于一個臺灣的商品集散中心。
據實驗區管委會統計,2014年6月開業至今,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累計簽約商戶180家,入駐127家,購物旅客近30萬人次,銷售額超3億元,月增長67%。
據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籌建組相關負責人透露,2014年國慶長假期間,免稅市場總接待人數累計約在12萬人次。不少商品還一度出現賣斷貨的情形。
“大陸市場需求大,平潭的空氣中散發著鈔票的味道。”接受《民生周刊》采訪時,平潭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澳前片區分會會長林巧英說。談及銷售情況,她透露,剛開始,每月銷售額僅有2000多元,僅用一年營業額就翻了20倍。
“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習近平在平潭考察時強調,要把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和軟環境搞好,這樣才會吸引更多企業和人員前來干事創業。
在平潭走訪時記者了解到,平潭將推動建設兩個臺胞社區,爭取引進10家臺灣中介組織和服務機構,支持創辦兩岸合作或臺資獨資的專科醫院、學校。“從政府角度來講,肯定會大力支持臺商來平潭創業;此外,要發揮臺商協會橋梁作用,引導更多的臺胞在平潭投資創業。”接受《民生周刊》記者采訪時,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委員、副主任林江鈴說。
“對于臺商而言,免稅政策是最具吸引力的因素。”平潭順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顏有成告訴記者,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政策更加開放、便捷,但消費市場還需要深度開發,預計未來三五年后市場潛力會得到挖掘。
“習近平總書記來過21次”
2014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來到平潭調研。此次考察深入基層,走訪企業、養老服務站、社區……
很多平潭人都知道,這一次是習近平第21次來平潭。“因為交通不便,之前20次來平潭只能坐輪渡過來,這是唯一一次沒坐船過來的。”談起這次總書記來平潭考察,參與接待工作的卓華彬仍難掩內心的激動。
從1985年起,一直到2002年調任浙江,習近平在福建工作了17年之久。在福建工作時,習近平曾先后20次到平潭調研,有很深的“平潭情結”,對平潭發展尤為關注。其中,1996年至1999年,平潭被定為當時福建省委省政府幫扶掛鉤點,彼時,習近平是福建省委副書記。
在省里工作的習近平仍特別關注平潭發展。2002年9月20日,平潭縣一中建校90周年慶典時,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的習近平還發去賀信。
習近平對平潭是有感情的。“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建立一年后,2010年9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他回福建考察,聽取了平潭綜合實驗區工作匯報,對實驗區的建設思路給予了充分肯定。
“除獨特的區位優勢外,平潭的發展離不開領導重視,離不開總書記的掛念。”卓華彬說。除習近平外,實驗區成立以來先后有37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近300位部級領導上島考察,對平潭開發建設給予指導和推動。
2014年11月1日,這一次考察,習近平對平潭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實驗區敢于先行先試、創新機制體制、完善發展規劃,努力在兩岸交流合作中走在前頭。
調研結束臨別時,習近平還對平潭綜合實驗區相關負責人特意叮囑:“實驗區是全國獨創,要繼續探索。”
全國獨創的實驗區
6月中旬,《民生周刊》記者走訪了平潭的相關部門和企業。在平潭綜合實驗區行政服務中心大廳里,前來辦理業務的人員絡繹不絕。卓華彬和他的同事們均在“超負荷”地忙碌著,短暫的采訪也兩次被前來咨詢政策的企業人員打斷。
先行先試、大膽探索,這是中央賦予平潭的時代使命。
2011年11月,國務院批復《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賦予平潭7方面28條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更加優惠的配套政策。“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就曾令上海及其他自貿區眼羨。”卓華彬透露,上海也曾極力爭取,但最終未能獲批。
自貿區被譽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要突破口”,其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制度創新。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有些改革創新的舉措已逐漸完善:全島封關運作、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扁平化的行政管理體制;在福建省,平潭率先實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率先推出“三證一章合一”、推行商事主體登記網上申報……
值得一提的是,平潭實行“一表申請、一口受理、一證一碼、一章審批、印章即刻、立等可取”的商事主體登記綜合服務模式,3小時內企業注冊領證,不僅全國獨創,也是全國最快。
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平潭實現了高效運行和組織結構優化,建立了與國際規則相適應的新機制。
改革的紅利已經顯現。記者從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了解到,2015年1~5月,平潭綜合實驗區全區新增企業1218戶,同比增長62.4%。5月4日,全國首張使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在平潭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