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大眾日報社集團旗下的《經濟導報》刊發報道,質疑山東濱州有關部門在推進黃標車淘汰工作中,干涉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內定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名單。
報道援引專家觀點,呼吁當地政府本著簡政放權的執政新理念,對汽車拆解行業進行陽光管理,為全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民生周刊》記者對此事進行了追蹤調查,發現在同一執行標準框架內,當地有關部門對兩家申辦企業設置了“一受一拒”兩扇門。
被拒之門外的企業為濱州玉璽報廢汽車拆解有限公司,此后該公司以“有悖公平競爭”為由,向當地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申告,卻被該負責人責問,“和縣委縣府作對有何好處?”無奈之下,玉璽拆解公司以信件方式向山東省政府有關領導反映情況。
《民生周刊》記者了解到,山東省級相關部門已責成行業主管部門調查此事。截至記者發稿,省級主管部門已會同濱州市、鄒平縣兩級行業部門趕赴玉璽拆解公司。
“指標越少,機會越大”
玉璽拆解公司位于濱州市鄒平縣,公司負責人為宋延昭,他正是上書省領導的人。
十年行業從業經歷及報廢汽車高級鑒定評估師的身份,使得宋延昭對報廢汽車拆解行業了解頗深。正因如此,他對山東省商務廳于去年下發的“52號文”尤為關注。
為切實做好全省黃標車提前淘汰工作,提高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發展水平,2014年4月,作為牽頭單位,山東省商務廳會同公安、環保、工商等部門下發了《關于加強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管理的通知》,即“52號文”。
汽車保有量在100萬輛以下的市可新增1家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依據“52號文”的規定,因2013年濱州市汽車保有量為72.3萬輛,故該市只能獲得一個企業新增名額。
“指標越少,機會越大!”宋延昭這樣認為。
山東玉璽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宋延昭是公司技術總監,掌門人是其父親。
宋延昭預判,在日益嚴格的環保政策之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定會商機無限。因此,在他提議下,從2011年開始,玉璽爐料公司便在原有基礎上,斥資3000余萬元改建、新建與汽車拆解有關的存儲場地及設備,并成立公司。
有資料顯示,該公司是目前濱州市少數幾家完全按照國家標準建設、符合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條件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
“建得再好,拿不到合法的資質,公司也無法進入廢舊汽車回收拆解行業名單。” 據宋延昭了解,由于報廢汽車拆解極易涉及汽車盜搶等社會敏感問題,因此多年來各地對其監管十分嚴格。
“一個新增名額就是一張資質。這么多年,我們一直在等,等有了資質后公司就可以實現轉型升級,跨入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宋延昭說。
關在申報大門之外
自2014年5月起,運籌帷幄多年的宋延昭就一直期待濱州版“52號文”盡快落地,但這一等就是半年多。

從2014年11月到2015年3月末,玉璽拆解公司提交的材料被一次次退回、推托、拒收,公司被關在了申報大門之外。圖/鄭旭
宋延昭告訴《民生周刊》記者,這期間,他曾多次派人到與省商務廳對口的濱州市服務業發展局詢問,“7月中旬去的那次,工作人員說‘52號文’剛到,正在組織學習;10月初那次,說正在研究通知,起草初稿。”
最后一次是10月底,宋延昭自己去的。然而,打探來的消息,讓宋延昭收獲了信心,也起了疑心。
“幾次去我們都會帶上公司資料,但看的人不多。只有這一次,一位工作人員看了一眼資料后問我的企業是否也在鄒平,我回答是,然后對方就不再理我了。”再三追問后,那位工作人員才告訴他,“局領導已經定調了,這次名額只給鄒平的企業。”
既然把唯一的名額定在鄒平,憑借自己公司現有的實力,宋延昭認為,應該不會輸給其他競爭者。
如果沒有朋友提醒,宋延昭說他還在做著“舍我其誰”的夢。
“朋友問我,如果咱們兩家爭一個名額,你認為誰會贏?當時我以為他在開玩笑,他還說在鄒平地盤上沒有傳洋公司辦不到的事情。”見宋延昭并未理解其用意,這位在傳洋集團供職的朋友把話挑明了:“傳洋6月份就進行廠房土建,現在都開始安裝拆解設備了。”
山東鄒平傳洋集團位于鄒平縣長山工業園區,是一家集煉鋼、連鑄連軋、煉鐵于一體的鋼材生產加工企業,濱州市2014年納稅百強排名前40位。
2014年11月18日,也就是宋延昭在傳洋集團外圍求證的當天,《濱州市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設立工作方案》(簡稱《方案》)出臺。
宋延昭將朋友的話與《方案》內容聯系起來后發現,疑點像航標燈一樣若隱若現。
“既然圈定在了鄒平,為何各縣區的商務主管部門都說收到了方案?而方案又說選取全市經濟發展水平高、汽車保有量大、黃標車多的地區,特別是新增企業和原有企業不得小于70公里,滿足這些條件的只有鄒平縣。最讓人揪心的是,方案規定了從事鋼鐵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企業可以進入,這一項我們和傳洋都符合,但如何界定,由誰界定哪家實力強、起點高、潛力大?方案根本沒說清楚。傳洋還處在基礎建設階段,而我們又不是全市利稅大戶。”
然而,從2014年11月19日起按照《方案》要求組卷、報送開始,直到2015年3月末,玉璽拆解公司提交的材料被一次次退回、推托、拒收,公司被關在了申報大門之外。
“去年年底前,說我們申報資料不全,但傳洋也不全,那就各補各的。今年2月底前,縣商務局也收我們材料,但只是走過場,不是說領導開會就是具體辦事者家人住院。過了3月份,連材料都不收了。”宋延昭憤怒地告訴記者。
前任局長被抓
在濱州市和鄒平縣采訪期間,宋延昭給《民生周刊》記者提供了一張光盤和一個U盤,其中所透露信息似乎能佐證玉璽拆解公司遭拒的原因。
《方案》印發翌日,濱州市服務業發展局原局長楊煥清,電話通知鄒平縣商務局局長劉某到傳洋集團用餐。席間,楊指示劉某將傳洋集團作為申辦企業報送濱州市服務業發展局。遭到拒絕后,楊煥清甚至指責劉某“不講政治”。
某日,鄒平縣商務局局長劉某在與宋延昭交流時說:“我提過,如果對申報企業的審核由縣里主導,他的做法是搞個程序,讓大大小小的企業一起報,哪怕只有一個企業,也要把專家請來,對報名企業進行評審,誰最符合就要誰。但(鄒平縣領導)都不愿意。我說那我聽縣里安排,這事就一直拖,拖了半個月,最后縣領導說明確了,讓傳洋辦(申報)吧,然后我們就接到通知,說傳洋那邊也明確是他們了。”
隨后,宋延昭及公司法律顧問到楊煥清辦公室反映申報過程中有人暗箱操作,只允許傳洋集團一家申報。楊煥清隨即反問:“你怎么知道就一家?就像跑項目一樣,他們(傳洋)在跑嘛!從省商務廳文件下來就開始活動!到我這個地方(濱州市服務業發展局),光企業跑,沒有縣長跑也不行。張凱(鄒平縣副縣長)來跑過,長山(鎮)黨委書記老牛也來過。”
4月9日,宋延昭又找到新任濱州市服務業發展局局長劉丕功,繼續反映《方案》出臺前有悖公平競爭的問題。劉丕功說:“不要總針對內定這個問題,以后合作的機會有的是,非得在內定這一個事情上和縣委縣府較真?你辦企業可以關門自己說了算,出來后不是還得受大環境影響嗎?”
濱州市服務業發展局之所以更換局長,原因是今年3月,因涉嫌受賄,濱州市檢察機關依法對楊煥清進行立案偵查,楊目前已被采取強制措施。
此外,由于鄒平縣商務局局長劉某有事外出,鄒平縣委宣傳部聯系不到縣長鄒繼剛等原因,《民生周刊》記者暫時無法核實宋延昭所提供音視頻內容的真偽。
“他年齡和我孩子一樣大,我是以長輩身份對其進行教育,是為他好。”對于錄音中的部分內容,劉丕功如此解釋。
淘汰任務年底見分曉
經過數月,輾轉多個職能部門后,濱州市服務業發展局終于讓宋延昭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材料。
“今年2月28日,鄒平縣商務局按照《方案》要求聯合其他幾個部門對傳洋進行了初審,并把初審結果報到了市里。”宋延昭說,直到現在他才理解為何從3月開始,鄒平縣商務局不接收自己公司材料的原因,“縣里已經交差,下一步就看市里了。”
他告訴《民生周刊》記者 ,根據審批流程,市服務業發展局在受理縣商務局的初審材料后,應會同有關部門成立聯合驗收小組,對設立企業進行調查,但據他了解,這項工作至今沒有啟動。
“4月初,這邊的設備才調試。”前述宋延昭在傳洋集團的朋友說。
那么,為何直到現在仍未啟動對傳洋集團的驗收工作,劉丕功認為,這與宋延昭給省領導寫信反映問題有關,“我剛來主持工作,之前局里的情況我也不了解,只有先把手頭的工作停停,看看結果。”
事實上,濱州市服務業發展局也認為,濱州、鄒平兩級部門在程存上存在內定或雙重標準問題。
“建議他看看《行政許可法》第57條。”濱州市服務業發展副局長李棟解釋說,有數量限制的行政許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申請人的申請均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受理行政許可申請的先后順序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決定。
“總有個先來后到吧?”李棟反問。
“即便依照這條處理,也應當先行受理申請,然后根據時間先后作出許可或者不許可決定,而不是直接拒絕申請,這屬于典型的行政不作為。”玉璽拆解公司法律顧問說。
“這件事情爭論已經快一年了,根本原因還是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有利潤空間,兩家公司都想做。省廳為何要讓各地增加企業名額呢?還不是為了保護環境,加快淘汰黃標車。”鄒平縣政府一位工作人員說。
有資料顯示,按照山東省黃標車任務分配表,濱州2015年淘汰數量為25322輛。濱州市區原有拆解企業年最大處理能力為1萬輛,傳洋集團尚未投產,2015年已經過去半程,任務能否如期完成,只能等年底見分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