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嘉
1957年10月12日的《北京日報》醒目地刊載了這樣一則報道:本市城區就要全面實行垃圾分類收集的辦法。破布頭、爛銅鐵、玻璃和書報全部回收再生;煤渣、破碗盆用來制磚鋪路;菜根菜葉、雞腸魚肚、蛋殼雞毛及落葉、雜草漚成了成本低、肥效高的好肥料。從那時開始一直到改革開放前都是這么做的:分類著眼于垃圾成分和生活習慣。應該說那20年完成了當時的歷史使命,德國、美國很多國家都學習當時北京的廢品回收再利用經驗。

而后來的垃圾分類更多是一個時尚概念。隨著人們生活不斷變化,垃圾成分日益增多,沒有回收利用就直接填埋的處理方式已經成為對資源的極大浪費。中國從2005年進入到家電大量拋棄的階段,前幾年冰箱、彩電多,這幾年手機、電腦多。在垃圾處理的自動分選線上,一會兒出來個iPhone,一會兒出來個三星,工人們都已經見怪不怪。隨手丟棄?二手市場?家里存放?這些替換得越來越快的電子垃圾到底應該如何處理?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針對廢棄電子產品專門作了研究,數據顯示:中國的電子廢棄物產生量居世界第二,據統計,2013年我國家電報廢數超過1億臺,超過半數通過非正規渠道回收和處置。另據有關機構預測,到2017年全球電子廢物將達到6540萬噸,也就是說如果把這些電子廢棄物全部堆到一起,相當于兩百座紐約帝國大廈。
今年8月份,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百度合作推出了“百度回收站”,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電子廢棄物處理問題,這也是聯合國-百度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推出的第一個環保問題解決方案。由于新近推出的“百度回收站”是輕應用測試版,所以用戶不需要下載,只需網頁搜索后點擊使用,而這個測試版也意味著目前只有北京、天津兩個城市的用戶將要處理的電子廢棄物照片上傳后,即可在家坐等正規公司的上門回收服務。
“百度回收站”是電子廢棄物處理的線上解決方案,目前電器回收范圍覆蓋了電風扇和國家補貼的五類電器——電腦、電冰箱、電視、洗衣機和空調,根據不同型號的產品有不同的回收價格。
目前,與百度對接的TCL奧博環保發展有限公司是經過環保部認可的具備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資格的106家企業之一,為電子廢棄物處理提供線下解決方案,對于存有隱私信息的電子產品可以做到完全拆解,徹底解決了人們的后顧之憂。
越來越多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已經涉足到這個領域,相信中國的電子垃圾處理也即將踏上一個新的開始,但希望這不僅僅是“百度回收站”在其頁面打出“民強國盛”的口號,而是更需要每一個人為“保護環境”而付諸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