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皖
在美國和加拿大的交界處,有5個相互連接、煙波浩渺的大型淡水湖:聞名世界的“北美五大湖區”,其中,蘇必利爾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從空中俯瞰,蘇必利爾湖上的島嶼星羅棋布,
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散落在湖泊西南角貝菲爾德半島尖端附近的群島——那些大大小小的島嶼,如同上帝撒落的一把珍珠,落在蘇必利爾這面湖水形成的玉盤上,壯觀而美麗。曾經,這些島嶼是貝菲爾德半島的一部分,但是在漫長的冰川時代,冰川來來往往、反復進退,將貝菲爾德半島原有的尖端地帶割離,最終破碎成現在的群島。而湖水的侵蝕和漲落也在不斷地改變著群島的外貌,1901年,其中的汽船島永遠消失在一場風暴中,從此,群島的數
量定格在了?22?個。

每到冬天,蘇必利爾湖結冰的湖面就像大自然的畫板,每個角落都保存了一幅抽象的杰作。尤其是有的地方由于湖底的氣泡被封存在冰層里,當遇到有裂縫時,這些如萬箭齊發般的小冰泡便顯得特別奪目。
這組島嶼有一個宗教意味濃厚的名字——使徒群島。這一名稱,最早見于18世紀法國的耶穌會傳教士帶回歐洲的蘇必利爾湖地圖,正是這些傳教士,用“使徒”二字命名了群島。數百年間,不同背景的人對各個單獨的島嶼進行過不同的命名,因此保留到今天的名字形形色色,有取自人名的麥德琳島、斯托克頓島;有取自地名的密歇根島、約克島;有取自民間傳說的隱士島、惡魔島;有取自自然特征的海鷗島、橡樹島……而唯有“使徒群島”這一統稱沿用至今。
原住民傳說中的神選之地
幾經沉浮的近代史

2014 年,北美地區的冬天格外寒冷,蘇必利爾湖出現大面積封凍,這給了人們一個難得的探訪隱秘冰雪世界的機會——使徒群島國家湖岸的峭壁腳下分布著被水流沖蝕出來的一個個洞穴,這些洞穴在冬天會結出大量冰掛,如千萬枚冰箭當頭,游客能從結冰的湖面走近觀賞這一奇觀。
據西方歷史最早記載:使徒群島居民以奧吉布瓦人為主。這個族群是北美印第安原住民,大約一萬年前就在此居住。如今,在蘇必利爾湖沿岸仍能發現他們的身影。
根據一代代奧吉布瓦人口耳相傳的歷史,使徒群島原來并非其部落的發祥地,他們曾經歷了一場如“出埃及記”般浩大的遷徙,最后來到使徒群島這個終點。在傳說中,這場大遷徙始于公元 10?世紀,受到“天啟”的奧吉布瓦人放棄了原來在北美大陸東岸的家園,遵照化為巨大寶螺形象的神祇的指引,向西進入五大湖地區。途中,寶螺曾7次現形,每次都給饑寒交迫的奧吉布瓦人以庇護。在使徒群島中面積最大的麥德琳島上,寶螺最后一次現形,此后便銷聲匿跡,歷經漫長遷徙、身心俱疲的奧吉布瓦人認定這座島就是天賜的新家園,于是在此定居。相傳在麥德琳島上,奧吉布瓦人見到的第一種動物是金黃色的啄木鳥,因此稱這座島為“啄木鳥島”。那時島上原始森林茂密,木材隨地可取,森林里動物成群出沒,可供狩獵,四周的湖水成了天然漁場,可供捕魚。依靠豐富的自然資源,奧吉布瓦人部落迅速
壯大,據估算,部族鼎盛時,有多達兩萬人居住在島上。
奧吉布瓦人之后,歐洲人接踵而至。1659年,法國皮草商人哈迪松和格羅塞耶來到島上,從當地土著手里廉價收購了大量品質上乘的皮貨,回到東部便大發橫財。兩人在商業上的成功吸引了更多法國商人,在此后的200年間,使徒群島和附近湖岸地區便與皮貨貿易緊密聯系在了一起。

法國人在麥德琳島上修筑了商棧,大力促進皮貨貿易。后來,法國在英法七年戰爭中敗北,從此結束了對這一地區的控制,五大湖地區盡歸英國之手。法國人撤離使徒群島后,英國商人開始在這里恢復皮貨貿易。但隨著1815年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結束,星條旗在使徒群島上升起,但此時,整個北美的皮貨貿易開始衰退,一個重要原因是皮毛的主要來源動物河貍被過度捕殺,資源幾近枯竭;另一方面,在19世紀40年代,臨近的密歇根上半島發現了銅礦,將大批資本和人力吸引到那里。盡管如此,使徒群島仍然坐擁蘇必利爾湖西部唯一的港口,加上豐富的森林和漁業資源,伐木業、采石業和捕魚業成為新的經濟產業,大量木材、石材和腌魚運往各地。面對日益增加的船只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聯邦政府于1857年在群島中的密歇根島上設立了第一座燈塔,此后又陸續在其他島上設立了燈塔。時至今日,這些燈塔中有些尚在工作,有些已成為對游客開放的人文景觀。不過,對自然資源的嚴重依賴,使得使徒群島的經濟注定很脆弱。從19世紀到20世紀初,由于資源逐漸枯竭,以前一度紅火的伐木業、采石業陷入困境,相關企業紛紛關閉……

歷盡周折的國家公園之路
使徒群島野性的回歸
在其他產業陸續遭受重創之后,原本作為副業的旅游業卻逐漸發展起來,成為使徒群島的支柱產業。早在皮貨貿易時期,隨皮貨商人來五大湖區考察的政府官員、科學家和藝術家,就被使徒群島獨特的風光所吸引。但當時這里還屬于人跡罕至的“邊疆”,直到19世紀中葉,圣瑪麗河上的船閘修成通航,讓蘇必利爾湖與另外四大湖連接起來,才讓熱衷于自然和神秘原住民文化的美國人“發現”了這塊瑰寶。后來,人們在群島附近陸續開設了旅館,還在沙島上開辟野營場地,有錢人干脆在麥德琳島上購地,建起了私人度假別墅。1928年,電信大亨弗蘭克·伍茲和亨特·加里在這里接待了柯立芝總統一家,參觀了惡魔島上的海蝕洞和麥德琳島上的歷史遺跡之后,“第一家庭”贊不絕口,大批記者聞訊而來,讓使徒群島賺足了曝光率。
因此,當地居民對旅游業寄予厚望。1930年,第一份在使徒群島設立國家公園的議案擺到了國會議員面前。國家公園管理局派出景觀學家哈蘭·凱爾西帶隊前往考察、評估,當地名流和商戶則使出渾身解數予以接待,其規格之高,甚至超過了此前接待“第一家庭”。然而凱爾西不為所動,他尖銳地指出,長達半個世紀的伐木業,徹底改變了使徒群島的原始面貌。所以,他在評估報告中得出的結論是:使徒群島的現狀不符合國家公園的標準。這一結論,無疑給這份提案宣判了死刑,但當地民眾沒有就此放棄。

使徒群島國家湖岸的魅力在于每年冬天都會有不同的冰雪狀態與不同的景象,所以作為攝影師,不會擔心每次都拍出同樣的東西,這也吸引著攝影師們一次又一次地造訪那里。

使徒群島巖壁上懸掛而下的細流,在寒流中冰封成了一條條的冰瀑,而畫面中這一條,宛如天使之翼,在夕陽的照耀下閃閃發亮。
二戰結束后,旅游業回暖,美國民眾更加關注環保,威斯康星州政府便將使徒群島的大部分島嶼收歸國有,并將其納入州立森林系統加以保護。時任威斯康星州州長,是以環保工作聞名、日后成為“地球日”活動發起者的蓋洛德·尼爾森,他以此為契機,努力促成使徒群島和附近沿岸地區成為國家湖岸。1963年,尼爾森成為聯邦參議員,他不斷努力,歷經肯尼迪、約翰遜和尼克松3任總統,終于在1970年9月,促成了尼克松總統簽署法案,正式批準設立使徒群島國家湖岸。2004年12月,小布什總統又簽署法案,將使徒群島國家湖岸近80%的陸地面積劃為荒野保護區,并以蓋洛德·尼爾森命名,正式宣告了使徒群島野性的回歸。
如今,無論是從空中鳥瞰還是在湖上環視,人們都能感受到使徒群島茂密的森林郁郁蔥蔥。不僅如此,徒步、泛舟、潛水、垂釣等多種戶外活動,也引人入勝。然而,由于群島地處偏僻、冬季漫長,使得大部分美國人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與黃石、優勝美地等聲名顯赫的國家公園相比,使徒群島顯得有些冷清。到2014年冬天,使徒群島特有的冰雪奇景通過互聯網傳遍全美,終于成為美國人矚目的焦點。
令人震撼的海蝕洞奇觀
冰雪世界的不朽傳奇

2014 年,使徒島湖岸的冰洞因極冷天氣而一炮走紅,吸引了大量游客冒著嚴寒前來一睹奇觀。在結冰的湖面行走,必須要穿上冰鞋,即便如此,也是步履蹣跚,而攝影師更是辛苦,鉆在洞里拍攝,站了不到20 分鐘雙腳就已凍得發麻。
使徒群島最具特色的景觀,就是當年令柯立芝總統驚奇不已的海蝕洞。海蝕洞是湖岸巖壁在水浪的反復沖擊下形成的洞穴。在國家湖岸轄區內,以惡魔島和邁爾斯沙灘附近的海蝕洞最為著名。惡魔島的得名,正是因為湖水灌進海蝕洞后發出野獸般嘶吼的巨大聲響,才讓奧吉布瓦人相信島上有惡魔存在。
每到冬天,海蝕洞內外便披上了一層冰的外衣。雪水從頂端沿著洞壁流淌下來,凝固成一面面冰瀑,因冰中裹挾了有色砂粒而顯得繽紛。在洞口射入的光線的映照下,洞頂結出的冰掛群顯得晶瑩剔透,或如千百支倒懸在頭頂的利劍,或像冰雪宮殿里華麗的吊飾。然而要想目睹這童話般的奇景,唯有在蘇必利爾湖結冰后,在封凍的湖面上逐一徒步探訪。
但蘇必利爾湖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巨大的蓄水量使其很難徹底封凍,據說平均每20年才會徹底封凍一次。而且由于使徒群島伸向湖心,剛結成的冰面很容易被湖上的風浪打散,因此很難形成讓游客安全行走的穩定冰層。所以,國家湖岸的工作人員每年冬天都會監控海蝕洞附近的結冰情況,只有冰層穩定可靠,才會對游客開放。2009年比較幸運,從湖面徒步探訪冰洞的路線開放了長達兩個月,此后連續數年都未開放,甚至有人懷疑,冰洞因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絕唱。

冰究竟是什么顏色?有一定厚度的冰在柔光下會顯出自然的藍色,但也不盡如此,冰中的雜質會帶給冰更多的色彩。如使徒群島這座從赭紅色砂巖峭壁上淌下的冰瀑,因水流中裹挾著細小的沙粒,結出的冰就帶上了暖色。
2014年1月,一場前所未有的寒流侵襲了整個北美,五大湖區迎來了大量降雪和持續嚴寒,蘇必利爾湖95%的湖面結冰。1月15日,冰洞時隔5年后再次開放,第一個周末迎來了1500名游客,職業攝影師和記者聞訊也紛至沓來,當地冰雪奇境的圖片和文字在互聯網上鋪天蓋地、廣為流傳,吸引了大批游客,僅2月15日一天就突破了萬人大關。邁爾斯沙灘的停車場天還沒亮就已爆滿,后來的車輛只能停在路邊,到了中午,高速路兩旁竟排出了四、五公里的車流長龍。從邁爾斯沙灘到最近的冰洞大約兩公里的路程上,一條浩浩蕩蕩的隊伍出現在冰封的湖面上,前往冰洞,探訪那個別樣的天地……?2014年持續的嚴寒天氣,讓使徒群島的冰洞創造了一個傳奇——足足開放了10周之久,其間共接待了近14萬游客,收入超過1000萬美元。但更重要的是,這場嚴寒使世界“重新發現”了使徒群島。
2015年的冬天依然寒冷,結冰的動向剛見端倪,游客中心就被來自全美各地的電話打爆。雖然最終只開放了短短?9?天,但仍然吸引了近?4?萬名游客,更多的游客還在期待來年。正如景區負責人鮑勃·克魯梅內克所說的那樣:“我們承諾這美好的一切在冰雪消融后將得以保持,2014?年冰洞的傳奇將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