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莽
氣溫12度!3萬人參與!出發(fā)耗時大約20分鐘!全程完賽率接近95%,半程完賽率97%。杭州馬拉松給出了不俗的數(shù)據(jù)。
11月1日一大早,淅淅瀝瀝的秋雨中,2015杭州馬拉松在黃龍體育中心鳴槍。最終男女全程冠軍都被埃塞俄比亞選手摘得,但這并不影響大家享受這場一年一度的馬拉松狂歡派對。
在杭馬的第29個年頭,1987年的首屆杭馬冠軍來了,國內(nèi)的名人大腕、體育圈的冠軍選手、杭州本地跑圈大咖……都來了。
游泳奧運冠軍羅雪娟是土生土長的杭州姑娘,她是這次杭馬的形象大使。羅雪娟說,她的杭馬號碼簿是“0126”,這個號碼對她來說意義非凡,因為0126正是她的生日,所以她也會好好保存。
除了羅雪娟,羽毛球世界冠軍王琳也出現(xiàn)在出發(fā)的3萬人中,她說,這是她人生中第一個半程馬拉松,“完成了,太爽了!”
另外,外婆家掌門人吳國平帶領(lǐng)外婆跑團參加杭馬,江蘇衛(wèi)視主持人李響、微博超級紅人馬睿……也都加入了狂歡的人群中,馬拉松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場歡樂派對。
除了名人之外,首屆杭馬冠軍帶著一群老伙伴殺回來啦

28年前,鄭加利可以說是浙江馬拉松界的頭號明星。1987年的首屆杭馬,鄭加利獲得男子組冠軍,那年頭,要跟上這位風(fēng)一樣的男子,可不容易。他還曾5次代表浙江省赴日跑馬。
28年過去了,在2015年的杭馬賽場,曾經(jīng)的帥小伙已經(jīng)成了萌大叔,唯一不變的,是繼續(xù)在杭馬奔跑。
這一回, 已經(jīng)57歲的鄭加利不跑全程,改為小馬拉松,不過參賽熱情一點不減:“之前去了貴州發(fā)展,快5年沒跑了,不過底子還在,我經(jīng)常從貴陽開車回永康,連續(xù)17個小時不用過夜。”
像鄭加利這樣的杭馬老跑者,并不在少數(shù)。這些老朋友還提前相聚杭城,分享各自的杭馬故事。
過去29屆杭馬參加了26屆的凌國光透露:“這回他們來了50多人,平均年齡快70歲了,從上海、北京、香港、臺灣各個地方過來,大家都是因為杭馬成了朋友,只要跑得動,會一直堅持下去。”
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選手包攬了杭馬全程前三名,第一名的成績是2小時12分30秒,在近幾屆中屬于不錯的成績。
除了這些特邀選手,杭州本地大咖的水平也相當(dāng)高。第一名撞線的中國選手正是杭州的本地跑步大神——王累累。
在王累累的名下,成績也如同他的名字一般。寧波馬拉松華人第三名、太湖馬拉松第六名、寧波山地馬拉松全程第二……但凡是大型比賽,最后的成績表上都能找到他的大名,而王累累不是專業(yè)運動員,只是西溪喜來登酒店的調(diào)酒師。
在雨中跑,王累累說簡直是一種享受:“之前我的個人最好成績要2小時50分,但今天根據(jù)手表時間是2小時46分,是我的個人最好成績。”
除了王累累,冰點、毛健……這些杭州本地大神都紛紛現(xiàn)身跑道,作為東道主,他們說自己沒有理由缺席。
杭州跑步大神無香和解黃橋還分別拿下了男女半程冠軍。

作為國內(nèi)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三大賽事之一,今年賽事運營方智美路跑公司提出打造“杭州馬拉松服務(wù)年”,提升賽事服務(wù)水平。醫(yī)療部門派出20輛救護車,賽道上每隔2公里設(shè)置一個固定的醫(yī)療急救點,每個點都配備2名救護員、1臺AED(心臟除顫儀),賽道上還有10名流動的醫(yī)療志愿者身背便攜式AED。賽道沿線的9個醫(yī)院開通綠色通道。賽道上的AED(心臟除顫儀)總數(shù)達到60臺,志愿者人數(shù)達2000名(其中660名是醫(yī)療志愿者)。賽道上還有35名配速員,100名醫(yī)生跑者。
為做好賽道保潔工作,本屆馬拉松提出“光馬行動”,希望萬人跑過的賽道不留垃圾,只留喝彩。為解決就急問題,組委會在黃龍體育中心配置40個流動廁所,半程終點放置了30個流動廁所,黃龍和市民中心及賽道沿線相關(guān)單位開放了公共廁所,賽道上是每5公里放置一對流動廁所。
在杭馬組委會和智美體育集團的共同努力下,杭馬的組織水平不斷提升,過去的三年里實現(xiàn)了三個大跨步,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別被中國田徑協(xié)會評選為銅牌賽事、銀牌賽事和金牌賽事。今年為了和國際標(biāo)牌賽事接軌,還將“杭州國際馬拉松”更名為“杭州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