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禾

今年夏天,一本只有96張黑白圖和264個字的填色書籍不到3個月的時間在中國就賣了300萬冊。在紙質(zhì)書籍銷量嚴重下滑的今天,這絕對是個出版奇跡,而且其讀者群瞄準的是不怎么會去買書的成年人。除了中國,該書在全球其他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也創(chuàng)下極佳的銷量,截至8月底,在巴西賣出了110萬冊,在美國賣出65萬冊,在韓國和英國分別賣出50萬冊和47.7萬冊,在埃及、新西蘭、法國等國家也都登上暢銷書排行榜。
這部堪稱奇跡的圖書就是蘇格蘭插畫家喬安娜·貝斯福德 (Johanna Basford)創(chuàng)作的《秘密花園》(Secret Garden),2013年由勞倫斯·金出版社(Laurence King)出版發(fā)行。從2013年至今,《秘密花園》已經(jīng)被譯成22種語言出版,全球銷量超過600萬冊,在過去5個月中差不多賣了400萬冊,當然中國市場功不可沒。貝斯福德于今年3月推出第二部填色作品《魔幻森林》,在全球賣出了超過200萬冊,第三部《迷失海洋》則于10月出版發(fā)行。
短短3個月,《秘密花園》在中國已經(jīng)引發(fā)馬太效應,彩色鉛筆價格直線上漲乃至缺貨,不久前將《秘密花園》引進中國的后浪出版社表示,《秘密花園》作為“熱門IP”將被改編成電影,具體事宜正在商談中。很難想象,一本文字寥寥的填色書籍如何改編成電影。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說:“看來只有《新華字典》可以挑戰(zhàn)《秘密花園》了。”因為去年有消息說,《新華字典》將被改編成電影。
《秘密花園》的銷售奇跡引爆了成人填色圖書的熱潮。過去一年,那些用黑色和白色線條勾勒出來的設計精美的圖書,以百萬級的銷量為慘淡的紙質(zhì)圖書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去年,美國季刊出版集團銷售了400萬冊填色書,多佛出版社過去兩年賣出了550萬冊填色書,僅今年7月和8月就售出了50萬冊。9月初,亞馬遜美國排名前20位的最暢銷書籍中,填色書籍就占據(jù)四分之一的榜單,《秘密花園》自然排在榜首,其次是《成人填色書:壓力釋放方式》、《給貓咪填色》等。
作為填色圖書熱潮的發(fā)源地,英國填色書籍的火爆程度也甚于其他地區(qū)。亞馬遜英國最暢銷書籍前20位中,填色書籍占據(jù)5席,除了貝斯福德的《秘密花園》和《魔法森林》,米莉·馬洛塔(Millie Marotta)創(chuàng)作的兩本填色書《動物王國》和《熱帶仙境》上升勢頭非常猛。《動物王國》自去年面市已經(jīng)賣出50萬冊,這一銷量已超過《英國交通法規(guī)》以及《五十度灰》的續(xù)集《格雷:50道陰影娓娓道來》。《動物王國》的銷售勢頭如此強勁,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價格優(yōu)勢,其在英國的售價是3.99英鎊,而《秘密花園》的售價是9.95英鎊,此外《動物王國》的讀者對象不僅限于成人,對青少年讀者也有很大吸引力。
英國零售巨頭Sainsbury’s 8月27日的數(shù)據(jù)顯示,自今年4月以來,他們銷售的填色圖書已經(jīng)有34種,總銷量超過100萬冊,帶來逾120萬英鎊的收入。英國最大的工藝品零售商Hobbycraft表示今年填色書籍的銷量比去年增長了3倍。
成人世界似乎陷入了填色魔怔,人們紛紛拿起彩色鉛筆,一頭扎進黑白二色構筑的復雜世界中,然后將自己加工后的藝術作品發(fā)到社交網(wǎng)絡上,在某種程度上實現(xiàn)了釋放壓力、追尋內(nèi)心童真、獲得點贊和肯定、瞬間提高文藝品位等多重效果。
米莉·馬洛塔創(chuàng)作的埴色書同樣銷售火爆
舊金山編年史書店出版商克里斯汀·卡斯韋爾(Christine Carswell)說:“這是一種現(xiàn)象級圖書,我在出版行業(yè)做了30年,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出版商認為填色書籍有很大市場,因為其超越年齡、性別和地域。為了搶占這一圖書市場,出版商們也是絞盡腦汁:有的是與喜劇《大城小妞》的主角阿比·雅各布森(Abbi Jacobson,是演員,也是作家、插畫家)和《權力的游戲》作者喬治·馬丁等暢銷作家合作,有的干脆就把卷福、泰勒·斯威夫特等當紅明星的肖像作為填色摹本,有的是把城市街景作為填色內(nèi)容。此外,一些經(jīng)典的兒童繪本如《好餓的毛毛蟲》,也趁機推出了填色版本。
過去填色書被認為是學齡前兒童的專屬讀物,如今《秘密花園》的出現(xiàn)開啟了成人圖書的新陣地。最初,勞倫斯·金出版社接觸貝斯福德時希望能出版兒童插畫書,但貝斯福德認為自己的畫作過于復雜,建議將讀者對象定位為成年人。當時出版社也有些擔憂這一定位是否準確,首次印刷了16000冊。貝斯福德還和家人開玩笑說,自己要多買點書回來好撐面子。但是誰也沒有料到《秘密花園》一炮而紅,一版再版,多次出現(xiàn)斷貨的情形。
《秘密花園》為何如此暢銷?首先得益于原作者喬安娜·貝斯福德的構圖內(nèi)容精致有趣。這位31歲的女畫家畢業(yè)于英國著名的鄧迪大學藝術學院(全歐5所最佳藝術院校之一),擅長以黑白二原色勾勒出炫酷的作品。其創(chuàng)作《秘密花園》的靈感來自童年時期在蘇格蘭西海岸艾倫島度假時的經(jīng)歷,她的祖父是艾倫島布羅迪克城堡花園的首席園丁,她曾陪同祖父一起在花園里工作,祖父珍藏的植物圖書在其去世后也留給了她,因此《秘密花園》里充滿了奇幻花朵和珍奇植物。有評論說,《秘密花園》是一本既可以涂色又可以探寶,即可以娛樂又可作為設計參考的書。這種兼具藝術和趣味性的圖書引起讀者的興趣,也勾起了他們的懷舊情懷。
貝斯福德將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完成了三分之二,而且是最艱難的部分,剩下的涂色部分交給讀者,這無疑滿足了人們想要投身創(chuàng)作的欲望,為那些零基礎繪畫的讀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繪畫夢想的機會。只要你不是色盲,只要你對色彩有稍許了解,就能完成一幅超出常人水準的畫作。“我想每個人都擁有創(chuàng)意火花,他們需要的只是機會和鼓勵。在一張空白的紙上作畫可能很艱巨,但我的插畫書為那些因空白畫布而焦慮的人提供了一個溫和的緩沖區(qū)。他們不需要擔心如何布局和構圖,只需要調(diào)色板。”貝斯福德如此分析。
當然,所有的填色圖書都主打一個主題:釋放壓力,去除焦慮。一些圖書甚至明確標榜自己有“藝術治療”之功效。利特爾&布朗出版社今年出版的4本填色圖書,其副標題統(tǒng)一為“填色讓你靜下來”。季刊出版集團的責任編輯珍妮·狄龍說,填色書的賣點就是尋找安寧,她曾與藝術治療師一起通過設計圖稿來尋求平靜。
“當你身患癌癥,精神焦慮,”克里斯汀·菲德里斯(Christine Fedorys)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如此說道,“可是一旦你擁有這些美麗的圖畫,你可以想象自己身臨其境,它能舒緩情緒。”“我喜歡它,”全職媽媽妮可·施密特(Nichole Schmidt)說,“這非常令人著迷,它讓我遠離孩子,是我的禪。”
52歲的幼兒教師黛布拉·狄拓恩(Debra Dettone)不久前因工作而倍感焦慮,她的醫(yī)生擔心她的血壓升高,但很快她的血壓回到正常范圍。醫(yī)生問她干了什么,“散步以及晚上玩填色游戲。”狄拓恩已經(jīng)成為成人填色書的粉絲,“我會在夜晚坐上一個小時來填色,它能幫助我,讓我感到放松,這樣我就可以安心睡覺了。”
藝術心理治療師薩曼莎·戴維斯(Samantha Davis)認為,填色書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擁有創(chuàng)造力,“有些人覺得輕松,有些人可以獲得冥想,有的人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逃避或緩解壓力的方式。”這些書讓成年人有機會回到童年。
有批評人士稱,成人填色是不成熟的、逃避現(xiàn)實的舉動
如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被互聯(lián)網(wǎng)和電子科技所擠占,填色書讓人們有機會遠離電子屏幕。美國石溪大學小企業(yè)發(fā)展中心顧問安·蓋伯瑞(Ann Garbarino)表示:“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尋找不插電的東西,而且這些是幾代人都愿意做的。”
社交媒體也在為填色書推波助瀾。隨著填色書籍的火爆,線上線下出現(xiàn)了各種填色俱樂部、聚會以及派對,互相交流填色心得。37歲的珍妮·芬拉森(Jenny Fenlason)來自明尼蘇達州,是填色書的超級粉絲,“被技術圍繞的我們,有一個最基本的需求:筆和紙。”源自與朋友交談閑聊的契機,她于今年1月組建了女士填色俱樂部,每月會在當?shù)乜Х瑞^舉行聚會,每次都會有新面孔出現(xiàn)。一個月前,IT工程師本杰明·布朗(Benjamin Brown)與近20人在紐約灰馬旅館舉行了一個填色雞尾酒派對,“這是我近25年來第一次填色,我感到很激動。”獨立書店Liberty Bay Books位于華盛頓市波爾斯博,每月都會舉行成人填色聚會,書店會為參與者提供填色本和彩色鉛筆。書店老板蘇珊·喬波特(Suzanne Droppert)認為:“每個人的生活如此忙碌,這是放慢腳步,專注于一些細節(jié)的很好方式。”
不是每個人都對填色書籍趨之若鶩,有批評人士稱,成人填色是不成熟的、逃避現(xiàn)實的舉動,就如成人夏令營和樂高聯(lián)盟一樣,是一種不肯長大的“彼得潘式”行為。藝術治療師凱西·馬爾基奧迪(Cathy Malchiodi)對成人填色圖書持批判態(tài)度:“有些人堅持認為,填色書是通往正念、冥想或某種心靈涅槃的途徑,我發(fā)現(xiàn)許多叫得最響的支持者實際上就是填色書創(chuàng)作者。”
美國藝術治療協(xié)會的主席、喬治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唐娜·貝茨(Donna Betts)表示,她在診療過程中從未使用過填色書,并且也絕不會考慮。“這就像是聽音樂與學習如何演奏樂器之間的區(qū)別,聽音樂很容易,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但演奏樂器卻是一個整體技能。”
社交媒體對成人填色書的態(tài)度也開始發(fā)生變化,過去迎合和叫好的聲音非常多,但如今也有人質(zhì)疑填色書是否真正能減壓,認為這更多是為強迫癥患者量身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