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
這兩年,我家好事連連,女兒兒子同年完婚,又相差一個月生了外孫子和孫子。我這高興勁兒還沒過去,一樁擺在眼前的事就讓我作了難:女兒和兒子都讓我給帶孩子。兒子跟他姐說:“咱媽必須看孫子,天經地義。”女兒說:“現在男女平等,我生的也是孫子。以后爹媽養老咱倆都有份。”兒子說:“讓你婆婆幫你帶吧!咱媽必須和我住一起。”女兒不依:“你讓你丈母娘帶,媽和女兒最親,當然和我住一起。”姐弟倆爭執不下,我和老伴左右為難,私下里一起商議,給誰看孩子更合適。老伴說:“女兒比兒子大一歲,小的時候吃了不少虧,吃的奶水少,還常因為弟弟挨批評,女兒長大之后又特別孝順,咱虧欠女兒,應該給女兒看孩子。”我想了想說:“兒子小時候玩具是他姐玩剩下的,衣服是他姐穿小了的,那么小就住校讀書我真是沒疼夠,于情于理都該給兒子看孩子。”商量來商量去,最后也沒商量出個結果。
我問倆孩子:“我和你爸一家分一個怎么樣?”倆孩子搶著說:“媽去我家。”兒子說:“爸和兒媳婦住一起不方便。”女兒說:“老丈人和女婿天生是情敵,不能湊一塊兒。”老伴自嘲:“沒想到你這么吃香,我沒人要。”我說:“我也不能分成兩半。”
沒辦法,我只好告訴孩子們:“你們把孩子送來吧,我一個人帶倆,讓你爸打下手。”姐弟倆同意了。好在兒子女兒兩家都不遠,女兒距離我家兩站地,兒子距我家一條街。我和老伴每天早上去抱孩子,晚上再負責送回去。即使這樣,也不能做到大家都滿意,有時候女兒賴在我們家不走,我晚上摟著外孫睡,兒媳婦有意見,第二天就找個理由把孫子扔在我家很晚。

倆孫子一塊照顧還有個弊端,就是只要一個孩子生病,另一個也跑不了。為此姐弟倆相互埋怨,都說自己家的孩子是被傳染的。一次,倆孩子一起感冒發燒,我和老伴忙得暈頭轉向,累得飯都顧不上吃。姐弟倆又在那里掐,我生氣地說:“你們都把孩子抱走,別在這里煩我們了。”
倆孫子退燒了,我和老伴卻感冒了,兒女們都上班,我們只好硬撐著。老伴說:“我看咱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倆孩子現在還好帶,躺著喂喂奶粉換換尿布就行了。等他們會坐會爬,學走路了,咱倆哪能應付過來?”我問:“那怎么辦?”老伴說:“不如咱出錢請倆保姆吧,一家一個,也不厚此薄彼。”我想了想覺得可行。我和老伴退休金高,請倆保姆不成問題,更主要的是,幾個月折騰下來,我和老伴都感覺體力不支。都說有錢難買身體好,如果我和老伴累出什么毛病,省了錢又有什么用,還不如拿錢換健康。
我把想法和兒女們一說,沒想到他們一致同意。
我和老伴便去勞務市場物色了倆保姆,年齡、資歷都差不多,費用一樣,公平公道。沒有孩子圍著哭、大人跟著鬧,我和老伴一下子清靜了。正要享受幾天舒服日子,女兒兒媳卻接二連三來告狀,這個說保姆不按時喂奶粉,那個說保姆不換尿布。一天,女兒在辦公室給我打電話,讓我去她家看看,說自己眼皮不停地跳,準沒好事。我嘴上嫌她迷信,但還是按照她的吩咐去了。沒想到在門外我就聽到外孫子在哭,打開門我發現,外孫子一個人在床下爬,滿臉污穢。保姆從衛生間跑出來,紅著臉對我說:“我昨天吃壞了肚子,剛才在廁所呢,我真不是故意的。”經過這件事,我和老伴又添了一項工作:在孩子們上班時間去各家巡視。
我發現,花錢請了保姆也不輕松,身體解放了,腦子累了,天天琢磨著怎么和保姆斗智斗勇,要做到既不得罪她們又能威懾她們,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于我和老伴的抽查,保姆又怕又煩,兒子家的保姆說話爽快,直接問我:“阿姨,你們這是不放心我吧?”搞得我和老伴很尷尬,只好編謊話:“是我們突然想孫子了。”有次兒子讓我去他家取東西,我對老伴說:“我這去了,保姆會不會又不高興啊?”老伴搖頭嘆息,對我說:“說實話,我現在也很頭疼,去吧,保姆煩,不去吧,兒女們不樂意。”如果我和老伴身體好,如果不是兒子女兒一塊添孫子,我和老伴哪用這么作難啊!
無可選擇的時候,出力、出錢都可能是無奈之舉。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