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家華
韜奮是一個平凡的人,但韜奮精神是偉大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他也是一個偉大的人。他的偉大,包含著他誠摯而廣大的愛。他不僅愛家人,愛朋友和同仁,更愛他的祖國和人民。
韜奮作為家長和父親,是非常愛家庭愛孩子的,不論工作多忙,他總要抽點時間和孩子玩。每天晚飯之后,他總要逗我們玩一陣子,才去他的工作室工作,這成了他生活中重要的內容。有一次嘉驪趴在地上哭鬧,怎么勸她也不行,于是,父親也伏在地板上陪她假裝哭,一直到孩子破涕為笑。天下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韜奮對兒女的教育的確有他的獨特之處。那時,家里除了一日三餐,母親在生活細節方面主張對孩子嚴一些,她不讓孩子們吃零食,也不贊同給我們零用錢。而父親則不一樣,他主張給孩子們一些零用錢,可以讓我們隨時買一些學習需要的東西,因為他認為這樣做,可以培養我們獨立生活的習慣和能力。我想,這和他多年在外獨立闖生活,早早自立很有關系。

韜奮與夫人沈粹縝及長子嘉驊(攝于一九二八年)
他對兒女在學業和精神方面的培養,尤其注意。有一次,晚上嘉騮回家啼哭,父親一問,知道是因為嘉騮古文背不出來,被老師責打。他不但不責怪孩子,反而認為老師體罰沒有道理,所以,他連晚飯都沒顧上吃,立刻到學校對老師提意見。我想,這可能和他清明的民主作風有關。還有一件事讓我難忘,當年他第一次流亡到英國,收到我們從國內寄的家信,知道我病了,而且病得厲害,父親因此三個晚上沒有睡覺。他對親人的愛是深沉而誠摯的。
“推母愛以愛我民族與人群”,是韜奮的思想。這種愛,直接表現在他對工作和事業的愛,那是投入了他幾乎全部精力的。“竭誠為讀者服務”,就是他內心最真誠的想法,這句話至今鐫刻在三聯書店的墻壁上,作為座右銘,激勵著現在的三聯人和全國的出版人。
韜奮最大的心愿就是辦好一個刊物,他曾說:“要使讀者看一篇得一篇的益處,每篇看完了都覺得時間并不是白費的?!彼鲝垼骸坝米钌鷦印⒆罱洕墓P法寫出來。要使兩三千字短文所包含的精義,敵得過別人兩三萬字作品。”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他從確定刊物的方針,到組稿,到編輯定稿,一直到最后出版付印,乃至發行,他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與心血。他除了在文字內容上投入精力,刊物和書店的經營和人員管理他也是殫精竭慮,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而在這些工作當中,他又培養了不少青年一輩。他撰寫了不少專門研究出版經營管理、刊物管理的文章,留下了《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這樣的經驗總結。他特別強調實踐對于學習的重要性,他曾為員工題詞:“經實踐中體驗的知識,是最寶貴的知識?!彼€說:“要預存在工作中學習的態度,然后在學習中才能發生學習的結果。”“工作實踐中的學習,不但是同事的學習,即辦事技術上的學習,同時還有對人的學習?!薄斑@不是學習如何敷衍人,是要學習如何與人合作。”他認為,肯不肯在工作實踐中學習,學習效用是差異很大的。
在培養和管理的過程中,他把對同仁的關愛,對事業的熱愛都傾注其中。許多青年人在生活書店的工作中,在他的以身作則和嚴格要求下,迅速成長起來。以至于在那個時期,全國出版界、新聞界的不少骨干人物都是從生活書店走出來的。
當然,最能體現他的愛之誠摯與廣大的,就是他對民族和祖國的愛。他說:“中國人的浴血抗戰,抵御日帝國主義的侵略,為的當然是要搶救我們的祖宗所遺留下來的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祖國,和千萬世子孫的福利。只就這一點說,已經值得我們犧牲一切,為我們的祖國而苦斗?!彼麖娜粘5墓ぷ魅胧?,從他擅長的領域出發,一篇文章,一件事情地,他把他熱愛的工作,與民族解放緊密聯系起來,與爭取人民民主、促進社會進步緊密聯系起來。他曾說:“我們這一群傻子的這一個組織,所以要這樣挖空心思來盡量使它合理化,目的卻不是僅僅為著我們自己,我們要利用這樣的比較合理的組織,希望能對社會有更切實的貢獻?!薄拔覀冞@班傻子把自己看作一個準備為文化事業沖鋒陷陣的一個小小軍隊,我們愿以至誠熱血,追隨社會大眾向著光明的前途邁進!”
他有非常明確的奮斗目標,他曾題詞說:“在民族危機十分深重的今日,統一的目標就是抗敵救國,離開了這目標,就無法統一起來?!奔词乖诒粐顸h反動派關押在看守所中,他仍用筆表達他的決心:“我們的國家民族的光明地位,是要我們用熱血代價去換來的,是要我們肩膀緊接著肩膀,對著我們民族的最大敵人作殊死戰去獲得的。”
韜奮堅定地認為:“消弭內戰的唯一途徑,是一致對我們的民族敵人抗戰?!币痪湃炅缕呷?,《生活日報》創刊,“創刊詞”寫道:“同人愿以自勉的第一義,便是以全國民眾的利益為一切記述評判和建議的中心標準。”同時表明:“本報的兩大目的是努力促進民族解放,積極推廣大眾文化,這也是從民眾的立場,反映全國民眾在現階段內最迫切的要求?!痹谝痪湃炅率铡渡钊請蟆飞缯撝校鲝垼骸拔覀兩钚艊y的解決要靠全國民眾團結起來共同奮斗,決不是可以靠幾個‘英雄’,也決不是可以靠任何一黨一派的少數人。”“對于民眾的偉大力量,不但不輕視,不但不壓迫,而且要認為這是基本的國力所在,要特別加以保護的。”
韜奮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總結自己的人生說:“二十年來,追隨諸先進,努力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進步文化事業,竭盡愚鈍,全力以赴,雖顛沛流離,艱苦危難,甘之如飴。此次在敵后視察研究,目擊人民的偉大斗爭,使我更看到新中國光明的未來。我正增加百倍的勇氣和信心,奮勉自勵,為我偉大祖國與偉大人民繼續奮斗。”他不但是這樣說的,更是完全按照這樣去工作,去奮斗,直至犧牲的。他所有的工作,其實都有著這樣一個大目標。為了這個大目標,他可以做任何艱苦的工作,干任何危險的事情。他認為,大抵任事的人,范圍愈大,愈不能有譽而無毀,有恩而無怨,但求盡其心力,為大多數人的福利,開誠布公地往前去做而已。能抱定“盡其在我”的態度,便常常能將此心放在太平地。—可以說,為了祖國解放,韜奮是把個人名利完全放到一邊的。而這,需要一個人極大的勇氣和堅持。
韜奮自小受的雖然是封建的舊式教育,在他初期從事的社會活動中,也帶有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色彩,但是,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以及傳播到國民黨統治區的毛澤東著作,使韜奮逐漸認清了中國革命的前途,認清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道理,從而找到了前進方向,成為一個具有社會主義思想的、矢志為進步文化事業奮斗的革命者。他不計個人安危,自覺地接受黨的號召,在他主辦的報刊宣傳黨的主張,同國民黨反動派做堅決的斗爭。而這種斗爭,同樣也正是體現了他對祖國對人民的愛。
在韜奮人生的最后時間里,他的病情日趨嚴重,疼痛難忍,每天靠打止痛針維持。盡管如此,他還是強忍病痛繼續在病床上寫作。重病期間,他仍“心懷祖國,眷念同胞”。用他自己的話說:“以僅有一點微薄的能力,提著那支禿筆和黑暗勢力作艱苦的抗斗,為民族和大眾的光明前途盡一部分的推動工作,我要掮著這支禿筆,揮灑我的熱血,傾獻我的精誠,追隨為民族解放和大眾自由而沖鋒陷陣的戰士們,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當年,韜奮曾稱贊魯迅先生:“有人是不戰而屈,魯迅先生是戰而不屈。”魯迅先生的偉大,“是在他對于一般民眾的普遍而深入的影響”,“魯迅先生留給我們的最可寶貴的遺產,是他那樣始終不懈的積極的斗爭精神”?!氨Pl祖國,為民先鋒?!薄熬瞎M瘁,努力救國?!碑斈觏w奮的這兩幅題詞,還有他對魯迅先生的評價,既是韜奮先生追求的目標,也正是他自己一生的寫照。
韜奮先生因為有這樣一種對人民對祖國的大愛,才會有堅定的行動,有貫穿一生的堅持,有廣大的胸懷。當年,他們“七君子”獲釋出獄后,在群眾歡迎會上,韜奮當場題詞:“個人沒有勝利,只有民族解放是真正的勝利?!币惨虼?,他才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