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盼
王心怡和張明朗是高一同學,也是關系較好的朋友。某天兩人一起外出,王心怡手上的書掉到了地上,明朗主動撿起來交給王心怡,兩人的手不小心碰觸在一起。這一切正好被班里的搗蛋鬼、“大話精”宋衛(wèi)剛看到,于是他在學校里到處傳話,說他倆關系曖昧……結果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同學們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待王心怡和張明朗。聽到大家的竊竊私語,以及老師的批評和家長的指責,他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事件持續(xù)了近兩個月,自尊心強的王心怡最后選擇了轉學,而張明朗的學習成績一路下滑,精神狀態(tài)也非常差,父母、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底。這青春期的煩惱事兒,究竟該怎么辦?
異性間的交往是正常且必要的
青春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青少年情感的表現(xiàn)形式比較不穩(wěn)定,其興奮性、隱蔽性、易感性讓家長和老師覺得很難駕馭,特別是對青春期男女在異性交往的把握上,顯得尤為突出。
然而,青春期異性間的交往是正常的、必要的,對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塑造健全人格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說,青春期恰當?shù)漠愋越煌欣谥橇ι先¢L補短,情感上相互交流,個性上相互豐富,以及學習活動中相互激勵支持,使彼此的身心健康成長。
青春期男女要有正確的自我認識

首先,我們要改變“男女生交往就是早戀”的錯誤觀念,樹立正確的異性交往觀。其次,青春期男女應相互尊重,平等待人,做到自尊、自重和自愛,既不過分拘謹,也不過分隨便;既不過分冷淡,也不過分親密;最后,言行適度,舉止大方,不矯揉造作,才是這個時期男女生的相處之道。
那么,與異性交往的度應如何拿捏呢?記住這些準則,熱情而不熱烈,親切而不親密,自信而不傲慢,坦誠而不粗魯,謙虛而不虛偽,勇敢而不輕浮……青春期男女交往應在集體活動的時間內(nèi),避免時間過晚或單獨在一起。交往應是公開的,僅限于學習、工作和有意義的娛樂活動范圍內(nèi)。異性交往應保持適度的人際距離。一般而言,0~0.5米為親密關系距離,0.5~1.25米為個人距離。異性交往應在個人距離0.5~1.25米的范圍內(nèi)進行,既能體現(xiàn)友好,又不會引起不良情緒及不必要的麻煩。
良好的個性有助于青春期異性之間正常的交往。因此,要主動與周圍的同學包括異性同學交往、溝通,彼此坦誠相見,真誠而友好。青春期男女在許多問題上會有不同的看法,要學會換位思考,相互體諒,彼此包容,才能與異性和睦相處。
避免同學間不友善的流言
在正確認識青春期異性交往的必要性后,還應消除班內(nèi)不正確的異性交往觀念和個別同學的無端起哄。老師對傳謠言、說大話等言行不負責任的學生,應加以制止與勸解,對過分的學生,要適當懲戒。同學之間要相互尊重、理解,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園氛圍。
像文中受非議的明朗和心怡同學,也需端正自身心態(tài),坦然面對,不要太敏感。首先男女生都應培養(yǎng)健康的交往觀念,淡化性別意識,不要認為和異性同學說了幾句話,別人就會有什么異樣的看法;也不要認為異性同學對自己的贊美,就是對方表露了好感。因為敏感的思緒,會使原本正常的異性交往被誤解。有些同學,對異性不敢正視,害怕別人說閑話,這完全是沒必要的。
其次,要學會廣泛交往,避免太過單一。在與異性交往時,不能總是同一兩個異性朋友相處,這樣也較容易引起他人的疑心。其實,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長,交往的朋友圈越廣,所能學到的東西越多,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誤會。
另外,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男女生都要注意舉止得體,不要言行過于隨便。學會控制自己,也要尊重對方。不要放縱自己與異性的溝通和交流,這樣也能較好地避免別人的誤會及不友善的流言。
然而,像宋衛(wèi)剛這樣的同學,千萬不要散布謠言、胡亂起哄。異性交往與同性交往有很大區(qū)別,但同學們不要把它看得太復雜,應該用平常心去看待。如果不斷地懷疑、散布謠言,不但會傷害到當事人,也會令自己的品行信譽大打折扣,會為自己的成長帶來不好的影響,甚至會伴有愧疚感及罪惡感。希望同學們把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亂說是非、不煽風點火,做好自己,以現(xiàn)階段的學業(yè)為重。
總之,青春期異性交往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同學們要有科學正確的認知觀念。通過上述分析,相信同學們會更加了解如何與異性同學建立良好的友誼關系,希望類似王心怡和張明朗同學的故事不要再發(fā)生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