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個超大圓瓶中生機盎然的植物,你一定認為大衛·拉蒂默是一位杰出的園丁。不過說實話,53年過去了,這只大圓瓶并沒有占用他太多時間。他最后一次為它澆水,還是尼克松任美國總統的時候。
80歲的英國老先生大衛·拉蒂默是這瓶植物的主人。在1960年的復活節,他突發奇想種上了它。當時,在玻璃瓶中種植植物十分盛行,于是他將家里僅有的玻璃制大圓瓶清洗干凈,從瓶口倒了一些土壤、沙子和堆肥,種上了幾株紫鴨跖草幼苗,澆了點水。他想看看植物在封閉環境中到底能活多久。
不過隨后,幼苗相繼凋謝,只有一株生長情況良好。1972年,他澆了第二次水,用塞子封住了瓶口,就再也沒去管它。
他一直將這瓶植物放在距窗戶2米遠的樓梯下,平時只是偶爾轉轉瓶身,好讓陽光灑照均勻。在過去的53年中,瓶中植物完全與世隔絕,但一直生長旺盛。如今,瓶中植物的葉子幾乎充滿了整個瓶子,一派溫潤綠意。
這個超大圓瓶被稱為“瓶中花園”。瓶中植物的學名為紫鴨跖草,它之所以能夠一直生長,是因為在密封空間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態系統——即全密封、再加上些許陽光,植物就能通過光合作用自給自足的微型生態系統。除了依靠光合作用活下來外,瓶中的水和空氣也達成了完美的生態平衡。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水分來自它所制造的濕度且積聚在瓶中,再“降雨”回到土壤。二氧化碳和養分則來自葉子,當葉子枯萎腐爛,產生的養分可被植物根部吸收,被土壤中的細菌降解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又可再進行光合作用。陽光、水和空氣是構成生物生長最基本的條件。除陽光外,所有的物質都能在小小的世界中循環不息,沒有跟外界交換,這是最神奇的地方。
英國皇家園藝協會的生態學專家表示:“它維持了完美的生命循環,是植物具有循環利用能力的驚人典范。年齡已超過半個世紀的瓶中花園更是與眾不同。如果它是一粒櫟樹種子,現在可能已經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這株植物努力維持了自己的生命,很不簡單。”
而這種生態系統是如何達成平衡的,也是生態學家與太空生物學家最想要知道的答案。這株瓶中草的長壽對于NASA希望在外太空培育植物,建立獨立、可自我循環的生態系統來說,不失為一則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