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籬
他是湖北大山里的農家子弟,她是波蘭波茲南孔子學院的優秀交換生。7年前,兩人在華中師范大學附近一家琴行相遇。隨后,洋姑娘沖破藩籬,執意嫁給了中國的窮小子。兩人婚后定居波蘭,并擁有愛情結晶艾米。就在幸福觸手可及之際,他卻被查出HCC彌漫性肝癌晚期!波蘭妻子欲哭無淚,隨后奮勇漂洋過海救夫。這一次,他們的愛情之歌還能繼續唱下去嗎?
從武漢到波蘭,愛的軌跡跨過半個地球
1980年,汪一出生于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一個普通農家,從小熱愛音樂。父親汪冬陽、母親沈梅花是農民;妹妹汪美紅小他1歲,乖巧懂事。家雖不寬裕,但溫馨和睦。2001年夏,汪一從咸寧市藝術學校聲樂系畢業后來到武漢工作,做了一名鋼琴老師。2007年,他在華中師范大學附近開辦了屬于自己的琴行,名叫“樂與路”。
2008年12月底,汪一在琴行調試吉他,隨手撥弄琴弦。突然,一位金發碧眼、身材曼妙的洋妞出現在他面前,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道:“我叫羅琳。你彈的曲子真好聽,是貝多芬的《月光曲》吧?”汪一上下打量著這個年輕的外國女孩,她迎著他的目光,朝他豎起了大拇指。

汪一和妻子女兒
羅琳1986年出生于波蘭波茲南一個高級白領家庭,自幼熱愛音樂,后因學業放棄。2008年底,她作為優秀交換生來到武漢市華中師范大學學習。與汪一成為朋友后,羅琳經常放學后來到琴行聽他彈琴。武漢的冬天陰冷潮濕,琴行內沒有空調。汪一擔心羅琳著涼,特意將自己的烤火器搬到琴行,供她取暖。
2009年4月10日,汪一因騎電動車摔傷,在家休養。當晚7時許,羅琳拎著水果和食材出現在他的出租屋門口。他不知所措,臉漲得通紅。羅琳大方地進門,幫他收拾凌亂的家。她還貼心地煮了一鍋牛奶蘑菇湯,并告訴汪一:“在我們波蘭,腿受傷了就要喝這種湯。”喝著這個異國女孩煮的湯,一股暖流涌上了汪一的心頭,他感覺腿也不那么疼了。
晚飯過后,他一瘸一拐地送羅琳去打車。一路上羅琳不停地看他,他卻刻意避開她深情的目光。臨分別時,她如往常一樣向他索求擁抱,他卻拒絕了:“你這么優秀,我不想耽誤你的青春?!焙估铮_琳的背影落寞而孤單,汪一心疼不已。
此后幾天,羅琳風雨無阻地出現在汪一的出租屋里。為了給他補充營養,她還做起了排骨蓮藕湯、海帶筒子骨等湖北菜。汪一感動得淚流滿面,可他知道自己的學歷、社會地位及經濟狀況與她相差太大,只得將愛意壓抑在心底。
4月14日,正埋頭做飯的羅琳突然舉起一把芹菜走到他面前,鄭重地說:“汪一,你想讓我過黑色情人節嗎?一輩子找不到真愛是嗎?”他知道自己再也無法辜負這個女孩的深情,一把將她擁入懷中。愛情的發生猝不及防,他和羅琳甜蜜地相戀了。
一周后,汪一腿傷痊愈,與好友在吉慶街的燒烤店聚餐。其間,死黨贊他運氣好:“你沒學歷、沒房、沒車、沒存款,工作不穩定,怎么找到了這么漂亮的女朋友?”羅琳卻反駁:“我不在乎他的家境、學歷,我只要這個人對我好就行?!蹦且豢蹋粢桓杏X全武漢的路燈都為他而亮,全世界的鮮花都為他而開,他就是最幸福的那個人!
2009年7月22日,汪一和羅琳領取了結婚證?;槎Y當天,一幫死黨特別給力,用一頂大紅花轎將羅琳從虎泉一路抬到中南路安華酒店。沒有婚慶和主持,汪一的朋友們卻將婚禮操辦得分外熱鬧。
婚后,汪一陪羅琳回波蘭繼續完成研究生課程。其間,他在波茲蘭的孔子學院任職中文代課教師。羅琳擔心汪一沒有朋友和語言不通,組織各種周末派對,每次都烹飪滿滿一桌子中國菜肴。波蘭的華人朋友無不羨慕,汪一沉浸在幸福之中。
2010年3月2日,他們的女兒出生了,汪一為女兒取名艾米(Noemi),意思是“我的甜蜜”,女兒中文名字叫汪然。2011年,羅琳研究生學業完成后,與丈夫一起在孔子學院任教。
2013年,因想念中國親人,他們一家三口又從波蘭來到廈門定居,羅琳在廈門一家培訓機構做外教,汪一在一家唱片公司做人事管理,女兒則在附近上幼兒園。他們在森海麗景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作為新家布置起來。
羅琳不僅是位好妻子,還是位好媽媽。因為艾米是在波蘭出生的,一直由夫妻倆帶大,羅琳擔心孩子與祖輩感情疏遠,堅決要求把汪一的爸媽接到廈門同住。
在廈門,他們沒有什么特別的經歷,坐著公交車上下班,到菜市場和超市買菜回家煮飯,周末一家人到公園散步。
2014年7月,夫妻倆考慮艾米即將入學,且汪一的事業有了新目標,他們離開廈門再次返回波蘭,在波蘭波茲南開了一家小型翻譯公司,生意漸漸步入正軌。
然而,老天卻給他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不久后,大波蘭省腫瘤中心的一紙晚期癌癥診斷書,讓汪一從幸福的云端跌入了痛苦的深淵!
颶風襲來,愛妻教他笑著活下去
2015年1月18日,汪一加班到晚上9時許,腹部開始隱隱作痛,他以為是胃炎的老毛病發作,沒有太在意,喝了杯牛奶繼續處理工作。
回波蘭后,汪一將全部精力放在了新成立的公司上。由于前期員工短缺,他既是總經理又擔任業務員,有時候雇傭的翻譯忙不過來,他就充當臨時翻譯。整整半年,汪一基本是每天早晨6點就到公司,晚上11點才回家。
這天晚上汪一回到家后,羅琳見他臉色蒼白,讓他次日去醫院檢查,他告訴妻子是老毛病,吃幾片胃藥就好了。接下來的幾天,汪一腹部似乎好了些。偶爾間歇性發作,他也是拿普通胃藥對付。
2月25日凌晨,汪一因腹部疼痛難忍醒來。羅琳連忙驅車送他前往離家最近的大波蘭省腫瘤中心做全身檢查。上午10時許,羅琳握著化驗單走到病床前,滿臉悲愴。汪一故作輕松地問她:“老毛?。俊绷_琳“哇”的一聲當眾大哭。他知道事態嚴重,拿過診斷書,只見化驗單上寫著:HCC彌漫性肝癌,晚期。
這時,汪一內心的震驚已經取代了腹痛。他強撐著沖到主治醫生Michal Tomala 的辦公室,用波蘭語大聲質疑:“醫生,你是不是搞錯了?是誤診吧!我在中國生活時曾患過胃炎?!盡ichal Tomala表情堅定地告訴他:“我們化驗了兩次,這是最終確診結果?!蓖粢粌赏劝l軟,跌坐在地上。羅琳沖過來,緊緊抱著他。
更為悲催的是,這次生病,汪一竟被判了兩次“死刑”。他主動與主治醫師一番長談,商討治療方案,不料對方告訴他一個噩夢般的事實:波蘭社會公共福利成熟,實行免費醫療,但癌癥晚期的病癥,醫方會進行評估,腫瘤大小不能超過6厘米,而他的病情已嚴重超過該評估標準。
臨別前,醫生還告訴汪一,為了不浪費醫療資源,波蘭將沒有醫院對他進行手術。醫生的話猶如一把匕首,插進汪一的心臟,他覺得自己像丟了靈魂的肉體,搖搖欲墜。羅琳苦苦央求醫生想想辦法,可對方只能無奈地攤攤手。
回家的路上,汪一望著窗外熟悉的街道,不禁悲從中來,眼淚“嘩嘩”地往下流。羅琳捧著丈夫的臉說:“寶貝,我不會放棄你的。”這時,天空下起了瓢潑大雨,仿佛在為汪一的不幸哭泣。他漂洋過海,娶洋妻,生混血寶寶,開翻譯公司,一切順利得令人眼紅,卻要在壯年突遭不幸!可汪一畢竟還是幸福的,就在他的人生即將走入黑暗時,愛妻卻甘愿陪他走向黑暗深處。
一天,汪一坐在商場咖啡廳休息,突然覺得每一根鋼管、每一個階梯及來往的行人等,都被上帝設計得那么美麗……他很留戀眼前這個美麗的世界,可他分明感覺到自己是那樣的疲憊,仿佛隨時都有可能離開這個世界。
羅琳知道丈夫的精神已經垮掉,她立刻振作起來,前往孔子學院辭職。汪一生病后,羅琳每天早上7點就起床,料理家務,照顧女兒。晚上,她則查閱肝癌的相關資料,還兼職做翻譯賺錢,常常伏案工作到凌晨兩三點才休息。汪一心疼地勸她早點休息,她也只是應付兩句就繼續工作。
3月中旬,他們家的餐桌上多了一道菜——“抗癌大餐”,原料是羅琳從波蘭各地搜集而來的各種奇形怪狀的食材,且寡淡無味。汪一從小口味重,愛辛辣,吃了幾天抗癌食物就開始抵觸。羅琳見丈夫不樂意,每次都會烹飪兩份,自己一份,丈夫一份。艾米見食物跟她不一樣,強烈要求吃一份。愛妻的心意令汪一動容,女兒的真誠令他汗顏,他硬著頭皮吃了整整半個月。
其間,羅琳帶著汪一在波蘭各家有可能治療肝病的醫院進行咨詢,均被告知治療肝病技術不成熟,而他突然性晚期肝癌,醫院也束手無策??紤]艾米已經懂事,夫妻倆覺得不能把她帶到悲傷中來。白天他們都強顏歡笑,但是入夜后常常抱頭痛哭。面對命運的不公,他們決定堅強起來,共同面對。
汪一的斗志重新被點燃了,他開始從床上下來,修剪小花園的綠植,教女兒認識新單詞。同時,他還成了女兒的專職造型師,幫她剪頭發、設計每日的穿戴。汪一這才發現,生活細節這么耐人尋味,每處都有風景。
一場重病,不僅鍛造了汪一的身體,還讓他的心靈得到升華:以前覺得,活下去是為了讓生命延續;現在發現,活下去是因為要去捍衛兩個女人,捍衛一個家。
一天半夜,羅琳興奮地來到床邊,小聲告訴汪一:“寶貝,我們回中國吧!這段時間,我上網結識了一批病友,得知國內一些肝癌病人換了肝后,能很好地繼續生活很多年,讓我重新看到了希望。”說完,她遞給他一個小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病友的病癥及聯系方式等。望著熟睡中的女兒,汪一堅定地點了點頭。
4月8日,汪一即將離開波蘭,朋友們聚會為他送行。他大口吃肉,他們大碗喝酒。汪一告訴他們:今天的離開,是為了明天更好的相聚!
2015年4月9日,一家三口經過14小時的長途飛行,抵達香港。在深圳羅湖口岸,汪一的妹妹汪美紅全家前來迎接。看到喘著粗氣的哥哥、扛著行李并抱著孩子的羅琳,汪美紅失聲痛哭。然而,哥嫂卻樂觀地告訴汪美紅:“放心吧,沒事的?!?/p>
真的沒事嗎?其實汪一心里也沒有底。
回到中國,一路狂奔與死神賽跑
回到深圳后,考慮父母年事已高,汪一和羅琳商量后決定,向他們隱瞞病情。
在波蘭生活期間,由于汪一處于創業階段,他和妻子手頭并沒有多少積蓄。妹妹汪美紅得知情況后,主動拿出兩張銀行卡交到羅琳手里說:“嫂子,你為我哥做出這么大犧牲,我很感動、很感激,現在請讓我跟你一起分擔吧!”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汪一在家里調整期間,按時起床吃飯、喝水、吃藥,每天下午會獨自坐著輪椅外出溜達。
3天后,汪一的病情急速惡化,被緊急送往深圳市人民醫院。接診醫生直言:“這種晚期癌癥,真的沒有辦法治療了,別折騰了。”而后,給他打了止痛針和護肝針。
羅琳不甘心,汪美紅也不甘心。她們通過互聯網聯系上各地抗癌病友,一有空便泡在網上搜集各類肝病信息和成功治療案例。
2015年4月15日,羅琳聯系上紀錄片“與癌共舞”的主人公憨豆先生,并詳細告知汪一的情況。憨豆先生專程來深圳看望汪一。在他的建議下,汪一采取了靶向藥物治療(指被賦予了靶向能力的藥物或其制劑,能瞄準特定的病變部位,并在目標部位蓄積或釋放有效成分),但因藥物副作用大,汪一的肝部損傷更為嚴重,吃藥兩周后再次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羅琳堅持將女兒艾米隨時帶在身邊,并說服汪一:再優秀的學習也抵不住一份父愛。
2015年4月20日,汪一前往天津市第一人民醫院,尋找新的希望,因為該院有治好彌漫性肝癌晚期的案例,即換肝。可換肝費用高昂,需要70萬元人民幣。汪一全家砸鍋賣鐵也無法湊足這么多錢。羅琳當天便收拾行囊,馬不停蹄北上。丈夫病重后,她只有一個使命:救夫!
其實,自回國后,汪一每天都吃不下東西,全身乏力,走路打晃。因為吃太多止痛藥的緣故,他便秘嚴重,每天待在洗手間3~4個小時,可還是無法正常排泄。每次,汪一剛躺會兒病床,腹部又腫脹難忍。晚上,汪一起夜更多,幾乎每天都睡不好。這種非常人能夠忍受的痛苦,令汪一好幾次都想從病房窗戶一躍而下。羅琳總是輕聲細語地安慰他:“寶貝,會沒事的?!?/p>
每天,羅琳都會幫丈夫按摩手背腳背,想法安撫他的情緒。汪一知道妻子每天早上6點不到就起床,晚上12點等他睡下后才休息。中途汪一起夜,她幫他穿鞋、扶他去洗手間,然后又扶他回到床上,幫他脫鞋、蓋被子……
羅琳的堅持,令汪一不忍心放棄自己。何況,自從他生病后,許多親戚、朋友、同學、病友也都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自從家鄉媒體報道汪一的事情后,許多讀者打來電話,他們給汪一莫大的鼓勵。廈門大學教授廖先生向他推薦了上海的一家醫院。家鄉媒體記者得知汪一的病情后,將他的故事發到相關商會和義工QQ群,希望對他有所幫助。
4月26日,汪美紅過來換班,讓羅琳回深圳休整。見哥哥跟同房病友暢談,一副樂觀模樣,而不像一些絕癥患者那樣悲觀消極,她感到十分欣慰。汪美紅高興地摟著汪一的胳膊,親昵地說:“哥,有你真好,我永遠都不想失去你!”“傻丫頭,哥哥不會離開你的。”汪一像小時候一樣,用手指輕刮一下妹妹的鼻子,柔聲安慰道。窗外,風很淡,樹葉在唱歌。
27日早晨,汪一起床后腦袋眩暈得厲害,心率超過監控值。汪美紅哭著喊來值班醫生。從醫生那里,汪美紅得知哥哥很容易發生血管破裂,希望能盡快對他實施肝臟移植手術。汪一怕羅琳知道情況后更焦慮,也怕自己哪天就將與羅琳道別,內心糾結無比……
目前,汪一正在天津市人民醫院等待合適肝源。移植費用需要70萬元左右,他們現在還缺40萬元。羅琳并不覺得這是困難,她理性地聯系深圳公益組織、電視網絡媒體。自汪一的“重生賬號”公布后,每天都有好心人源源不斷地給予他幫助與關懷??墒菚r間緊迫,醫生已多次表示,這種病越早治療對汪一越有利。
“我知道所有人都在給予我生的希望,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堅持到最后!因為我的波蘭妻子羅琳帶著女兒,正在救我的路上奔波……”2015年6月下旬,汪一在接受筆者采訪時,眼含熱淚地說。
〔編輯:吳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