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



赫赫有名的法國外籍兵團,士兵來自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在這里服役滿五年,即可獲得法國國籍,雖然每年有上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申請加入,但淘汰率高達95%!四年前,天津一個小伙加入了這個神秘軍團。從此,沙漠、雨林、地雷、冷槍……一系列驚心動魄的經歷,寫進了他的青春履歷!
白領小伙當上雇傭兵
2012年,西非的馬里共和國發生了軍事政變,國內局勢震蕩,而位于馬里北部的圖阿雷格族人趁機叛亂,到2013年年初,反政府武裝占領了將近一半的國土。作為曾經的從屬國,馬里政府請求法國增兵援助。1月15日,法國總統下令增兵赴馬里作戰,而增援部隊中的主力則是赫赫有名的法國外籍兵團。這支戰斗力極強的雇傭兵團一出現在動亂的馬里,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更令西方戰地記者好奇的是,在前線勇猛作戰的士兵中,竟然有傅晨這張東方面孔!第一次在法國雇傭兵團看到傅晨,不少西方人的第一反應是:“你是這里的廚子吧?”而他卻用戰場上一次次優異的表現給出了響亮的回答。
加入外籍兵團之前,在天津一家外貿公司工作的傅晨和絕大多數80后一樣,過著普通的生活。
因為熱戀的女友突然遭遇意外,離開了人世,傅晨想換個心情,他準備出國。傅晨想起讀大學時從雜志上看過一篇介紹法國外籍兵團的文章,文章中那句“加入外籍兵團,就意味著和過去的生活說再見”,一下子回響在他的腦海。
為了能加入外籍兵團,傅晨白天學法語,晚上健身。2010年7月,一切準備就緒的傅晨,終于踏上了法蘭西的土地。持學生簽證的他,在語言學校短暫地呆了三個月后,就把行李交給房東保管,乘火車前往位于法國奧巴涅的外籍兵團總部。
外籍兵團在法國很多城市都有報名處,而位于奧巴涅的這處是最有名的,每天都有人跨進那扇著名的小門。
走進那扇門,傅晨總算明白了什么叫“英雄不問出處”,無論國籍、宗教信仰、出身背景,只要是年齡為17歲到48歲的男性,都可以報名。但要想真正過關,卻要通過一系列嚴苛測試,過去一年的精心準備,讓傅晨順利通過了為期兩周的選拔考試,考試內容從萬米長跑到引體向上,從反應速度到智力水平測試……和傅晨一同報名的十個人中,只有他留了下來。
通過考試僅僅是個開始,要正式成為外籍兵團的士兵,必須經過為期四個月的魔鬼訓練。期間,新兵們每天睡覺不足五個小時,經常全副武裝行軍120公里,腳底全磨出了水泡,食物永遠不夠,翻垃圾筒,找軍官吃剩的飯菜是每晚的常態。因為吃不了這些苦,有將近一半的人或放棄或被淘汰。
2011年3月,傅晨通過了嚴苛的選拔和殘酷的魔鬼訓練,正式和法國外籍兵團簽約,戴上了象征兵團榮譽的白色高頂帽。隨之,他們被要求扔掉了家門鑰匙,剪掉了手機卡,每個人還擁有了一個假名,連證件上的生日也是假的。傅晨的新名字叫Fang。“軍團的信條是你進來了,就要脫胎換骨,跟外面的自己告別,忘掉你的家庭。從此軍團就是你的家,戰友就是你的兄弟。”
外籍兵團不但在日常訓練時非常嚴格且難度較高,對軍容的要求也達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部隊要求士兵的襯衫上要有14條用熨斗熨出來的線,其長度與間隔都要控制到以毫米為單位的精確程度。熨出一件這樣的衣服至少要一兩個小時,技術不好的話,可能要熨上一個通宵甚至一兩天。那些小長官還經常變著法子整你,侮辱你,一個人犯錯,所有人都會被罰。比如長官說一分鐘集合,你如果用61秒跑到樓下,那你的戰友們都要被罰做俯臥撐,晚1秒鐘全體做10個,晚20秒就是200個。更折磨人的是,犯錯的人還得坐在前面,看著大家做得滿頭大汗,他心里會萬分內疚,畢竟大家都是一起吃苦的兄弟。
模擬戰場上的一天,是這樣度過:上午冒著風雪射擊,下午跟中尉去發射AT4反坦克火箭筒,幾個人手指一扳幾萬歐元就出去了,然后趴在戰壕里看地型,清理訓練場。一次清理訓練場時,傅晨踩到一枚沒有爆炸的迫擊炮彈,當時就嚇出了一身冷汗。一天到此還沒有結束,晚飯后還可能“被整”,比如擦槍七小時,然后凌晨3點睡,5點起……
在炮火中涅槃重生
2013年,真正的戰斗開始了,法國外籍兵團進駐馬里,在地獄般的撒哈拉沙漠,與神出鬼沒的反政府軍周旋,傅晨和戰友們經受著酷熱、沙包、毒蟲與戰火的考驗。
最令傅晨印象深刻的是,那天他們到達一個村莊,并苦守了幾個小時。但就在他和戰友放松警惕時,突然從對面屋頂上射來一梭子彈,一名非洲籍雇傭兵應聲倒地。傅晨立即躲進掩體,予以還擊……比起神出鬼沒的反政府游擊武裝,更大的敵人是撒哈拉沙漠,遮天蔽日的沙包讓人睜不開眼睛,空氣溫度長期保持在50℃,地面溫度更是高達70℃!每人每天要喝近20升水,才能小便一次,因為要呆在裝甲車駕駛艙里,傅晨要比其他人承受更嚴重的酷熱,因此嚴重中暑險些喪命……
在馬里駐扎的四個月里,所有伙食都是軍用罐頭,傅晨稱之為“法國軍用狗糧”。沙漠里新鮮水果和蔬菜更是稀缺,偶而能隔一兩周吃到些洋蔥,都算是最鮮美的恩賜了。
伙食還不是最大的問題。對士兵們來說,沙暴更讓人頭疼。大漠上的沙暴,像一堵墻一樣推過來的情景在傅晨眼前回放了不知多少遍。發生沙暴的時候,地表能見度幾乎為零。漫天黃沙襲來時,人只能像以頭鉆地的鴕鳥一樣躲進車里,往往這一躲就要躲一個多小時才能出來。時間長了,他們都有了經驗:伸出手摸沙子時,如果感覺是熱的,那就有沙暴要來;若風是涼的,那就要下雨。
四個月后,馬里作戰任務終于結束了,政府軍在法國軍隊的幫助下重新奪回了北部地區的控制權。2013年6月,雙方簽署停火協議。隨后,法國外籍兵團載譽而歸。運輸機上,一身戰地風塵的傅晨,和精疲力竭的軍團大兵們抱著槍支鼾聲如雷。
如今,傅晨所在的外籍兵團第一騎兵團,就駐扎在法國南部小城奧朗日市郊,這里屬于普羅旺斯地區。傅晨對這座巴掌大的城市很熟悉,他和戰友時常會在歌劇院前的小廣場上,找個餐桌坐下,在明媚的陽光下,喝幾口普羅旺斯粉酒。那一刻,他似乎找到了久違的存在感。
難得的閑暇時光,傅晨會穿過外籍兵團的靶場,去看漫山遍野的薰衣草,它們夾雜著一些燦爛的小花隨風起舞時,煞是好看,簡直像一個夢境。
經常有中國網友好奇地詢問傅晨:“怎么才能成為一名雇傭兵?”每逢此時,他總會耐心作答:“珍惜你眼前的生活吧,別胡思亂想。”因為經歷過殘酷的戰爭,這個80后小伙深深懂得,和平安寧的日子,是多么來之不易!也因為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傅晨不僅走出了痛失女友的陰影,也變得更加沉穩和陽光。傅晨說,退伍后他不會要法國國籍,只想回到中國,找一份安全顧問方面的工作,好好體驗與親友相伴的幸福生活。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陳陟 ?czmocho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