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思潔
生命在于運動, 隨著人們對于運動健身的認同和崇尚,愛好戶外體育鍛煉的人越來越多,即使是已經進入冬季,在清晨或傍晚的冷風中,我們仍可以看見路旁瀟灑奔跑和跳廣場舞的人們,他們享受著運動帶來的快樂和健康。但是,運動不當也會給人帶來不適或發生傷病,做好針對性的預防十分必要。
比如,一些健身者會在運動中或是運動結束后受到腹痛的困擾,在運動醫學上,這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性疾病,被稱為“運動性腹痛”。
運動性腹痛泛指運動過程中或運動結束時產生的腹部疼痛,疼痛部位多數發生在右上腹部,也有的出現在左上腹部或下腹部。運動性腹痛疼痛的程度受運動負荷影響,特點是:安靜狀態時不疼,運動時或運動后疼;除疼痛外,一般不伴隨其他癥狀。
運動性腹痛多發生于長跑、自行車、籃球、排球、較劇烈的廣場舞等運動中,在游泳等鍛煉中也時有發生。尤在沒有鍛煉基礎或某項運動的初學者中發生率較高。當然,運動員,即使是國家級的運動健將,在訓練中也有人受過這樣的困擾。
運動性腹痛發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準備活動不充分
內臟器官的惰性要大于骨骼肌,如果熱身不夠,剛開始運動就過于劇烈,內臟血管急劇收縮,發生缺氧;還有運動代謝產物的刺激,容易發生腹直肌痙攣、胃腸痙攣等等,都會引起腹痛。
2. 運動前飲食不當
如運動前吃得過飽,飲水過多,胃部脹滿,腸道過度膨脹;還有,在運動前吃了較多容易產氣、不易消化的食物,像豆類、薯類等等,都會使胃腸道不適,反射性地引起腹痛。再有,運動前過于饑餓也是產生運動性腹痛的原因。
3. 腹部炎癥性疼痛
患有慢性肝炎、闌尾炎等腹內炎癥以及膽道疾病等,在運動時會由于胃腸活動加強了對病灶的刺激,引起血流淤滯、腹膜被過度擠壓、牽拉,膽道平滑肌痙攣等都會引發疼痛。此外,宿便、蛔蟲癥、腹部受涼等也可引發運動性腹痛。
當運動中腹痛發生時,不要驚慌,也不一定馬上停止運動,首先要把運動的強度降下來,比如,在跑步時發生運動性腹痛,可以用手按壓疼痛部位,然后采用深呼深吸的方法調整呼吸。在降低跑速后,如果一段時間后仍然不能緩解,甚至疼痛加劇,就要停止運動了。
運動后的腹痛可以熱敷腹痛部位,同時做深呼吸,指壓足三里和內關穴有緩解腹部疼痛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 ,實施上述措施應該是在排除疾病的前提下。
當然,對于運動性腹痛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的。經常性的腹痛不僅破壞了運動健身的樂趣,而且也會影響身體健康。預防運動性腹痛的方法有:
★飯后一小時以后再進行運動,過飽過饑時都不要參加劇烈運動。運動前半小時內的飲水量不要超過300毫升,為防止運動性失水,可根據運動量在運動中每20分鐘補水120毫升左右。
★除了在運動前充分熱身外,運動負荷要循序漸進,適合自己的體能,并且應該學習正確的呼吸方法,例如不要在跑步中張大嘴呼吸,或者與同伴邊聊天邊跑步,以免吸入過多的冷氣。
★運動中要注意腹部保暖。
如果已經患有慢性胃腸病,應及時治療,在未愈前不要參加劇烈的運動。
運動是為了更加健康,除了掌握運動的技巧外,還應掌握足夠的運動醫學常識,做好充分的身體準備,以獲得更多的運動健身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