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志偉

12月12日,全日本一年一度的“今年漢字”評選結果揭曉。和往年相同,書寫儀式在坐落于京都市東山區的清水寺舉行,一方長1.5米、寬1.3米的和紙(日本紙)被事先樹立在俗稱“清水舞臺”的正殿中,住持森清范揮毫寫下“稅”字。
2014稅金亂相多
在談道為何是“稅”字脫穎而出時,森住持認為:“我之前根本沒想到會是‘稅’字,最終數它得票最多,想必同稅金在多數日本國民心目中的嚴峻形勢不無關系。明年是羊年,以‘羊’為偏旁且寓意吉祥的字有‘祥’,希望那將是平平淡淡的一年。”很多人對于這個結果也感到意外,一位生活在京都市的60余歲男性就表示:“我覺得今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所以自己選了‘災’這個字。這些年圍繞稅金的選舉也進行過多次了,至于如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使用稅金,必須有更多人共同來思考。”
來自于兵庫縣的20余歲青年女子對媒體談道:“票選結果竟然是‘稅’,對此我深感意外。希望來年能夠諸事順遂,選出一個孕育希望的字。”也有人不那么意外,一位正在清水寺禮佛的大阪女子抱怨道:“合著該是這個字。今年政府加收消費稅,大伙都碎碎念呢。”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稱,今年4月日本政府把消費稅從5%上調到8%,而手握決定權的國會議員和縣議會議員們本該致力于稅金的有效利用,結果卻紛紛卷入“政治與金錢”的漩渦,圍繞稅金的一系列社會現象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種種亂象不能不引發世人的深思,這也就是“稅”字高居榜首的理由。
根據協會的統計,今年票選排名第二的漢字是“熱”。在年初的索契冬奧會上,日本代表團歷經數次激烈鏖戰(日文漢字“熱戰”),最終摘獲1金、4銀、3銅共計8枚獎牌,這是繼1998年在本土舉辦的長野冬奧會(10枚獎牌)之后的最好成績。另外,今年搞得全球人心惶惶的“登革熱”和“埃博拉出血熱”(日文漢字“熱”有發燒的意思)也是“熱”字高居次席的主要原因。
每當歲末,設在京都市下京區的“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就會通過郵寄明信片和互聯網這兩大渠道向公眾征集“今年漢字”,從中統計出得票最多的一個予以公布。今年11月1日至12月5日,協會共向全日本社會征集到167,613張票,其中8679票是“稅”,第2-10位分別是:熱、噓(相當于“謊言”)、災、雪、泣、噴、增、偽、妖(相當于“流言”)。
食品安全引發深思
今年是年度漢字評選活動舉辦20周年,自從1995年第一次“今年漢字”開展以來,每一年的漢字均出自專攻書法的森清范住持之手。京都市在今年的評選活動結束后,在境內悉數展出了這些年來由森住持揮毫寫下的二十個漢字。
1995年末第一次當選“今年漢字”的是“震”。當年關西地區遭遇阪神地震,6000余人罹難,而且大阪、神戶地區是日本第二大經濟區,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相當于當年整個中國大陸GDP的七分之一,阪神地震理所當然地成為那一年日本最重要的事。
1996年的漢字是“食”。當年春天,先是從位于關西的岡山縣和大阪府的一些學校里爆發了O157大腸桿菌食物中毒事件,隨后波及全日本,近9000人遭到感染。戰后日本經歷過多次食品,比如1955年森永毒奶粉事件,以及眾所周知的1956年“水俁病”,所以政府相對重視相關領域的立法、監測和執法工作,而且相比中國,日本民俗更加看重健康和清潔,一旦爆發食品安全危機,哪怕涉及范圍再小,也會立刻引來全國的目光。無獨有偶,1998年的“毒”和2007年的“偽”也出自食品安全,前者的起因是和歌山市發生人為的咖喱投毒事件,后者源于“不二”等一批名牌食品企業爆出售賣過期產品的丑聞。
1997年當選的漢字是“倒”字。盡管日本并不處在亞洲金融風暴的中心,但余波所及還是讓包括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山一證券等一大批金融企業在短時間內宣告破產,即日文漢字所謂的“倒產”(漢語里的“倒閉”)。
2002年是“歸”,以紀念“朝鮮綁架案被害者”回國。朝鮮在20世紀60-70年代陸續從日本沿海擄走十余名日本公民,2002年日朝兩國舉行第一輪首腦會談,時任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第一次承認此事的存在,隨后送返一部分日本受害者。
2003年是“虎”,阪神“老虎”棒球隊贏得日本職業棒球聯盟冠軍。美國勢力范圍下的東亞國家和地區幾乎都熱衷于棒球,日本更是把棒球作為第一國民運動(日文漢字“野球”)。
“金”字兩度當選
惟一兩度當選“今年漢字”的是“金”。2000年悉尼夏季奧運會,與2012年山中伸彌榮膺諾貝爾生理獎,都讓“金”字榮登那兩年民眾心目中最好的年度總結漢字。此外,去年東京成功申辦2020年夏季奧運會,為低迷的日本經濟注入一針興奮劑,于是“輪”字當選(日文以漢字“五輪”稱奧運會)。
2005年是“愛”,當年日本皇室的紀宮清子公主出嫁,同年舉辦愛知世博會。2006年是“命”,這個漢字在日語中的義項近乎漢語中的“生命”,該年明仁天皇的次子秋篠宮喜獲一子,這是少嗣的日本皇室時隔40年后再添男嬰——值得一提的是,前一名男嬰正是秋篠宮本人。
也有一些和日本國內沒有直接聯系的字,比如1999年的“末”代表世紀末;2001年的“戰”字當選是因為這一年爆發“9·11”事件,小布什政府旋即出兵阿富汗;2004年印尼發生海嘯,該年的漢字是“災”;2008年年末正好是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高呼“改變”的當口,于是在旋即開展的“今年漢字”選舉中,“變”字高居榜首。
“今年漢字”有對一年的總結,有對社會亂象的抱怨吐槽,也有部分傳遞出溫情。2011年3月,日本東部遭遇大地震,到了年底日本民眾選擇“絆”字作為一年的總結。漢語的“絆”字引申出“牽連”的義項,在日文體系里,它發展為該字的一個主要涵義即情感紐帶。一方面,大地震讓全日本團結一致、共克時艱,另一方面,人類在災難面前所表現出的弱小也促使日本人反思平日生活,加倍珍惜人與人之間、尤其是親人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