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意

動畫片《超級無敵掌門狗》中,英國人華力士和他的愛犬格羅米特生活在一座充滿科技智能的房子里,早晨叫你起床、為你穿衣服、給吐司抹上符合你口味的果醬,更別提保持室內溫度濕度、360度安全監控這些小事了,這樣一座言聽計從的房子,誰不渴望擁有。
看上去很美
實際上,隨著科技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智能家居也不再只是科幻片里遙不可及的夢想。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智能家居建筑位于華盛頓湖東岸,當地人稱之為“大屋”。 它占地 1.5 畝,耗時7年建造。這里有拿出面粉就會調出菜譜的廚房、可以顯示氣溫的穿衣鏡、全自動感應澆灌的植被、能夠被遠程遙控的各種開關,客人來到這里會佩戴一個能識別身份的胸針,中央控制系統會根據記錄準備你喜歡的食物,調節你習慣的燈光強度或播放你喜歡的背景音樂等等。這座被稱作人類未來生活典范的豪宅屬于比爾·蓋茨,投資與設計超過 5.3 億美元。
當然,嚴格意義上來說,比爾·蓋茨的生活已經不屬于現實生活范疇,然而近幾年隨著可以用作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智能手機日益普及,另外,寬帶和云計算服務價格日趨親民,在某些方面和范圍內,智能家居也成為了我們普通人可以負擔和享受的產品。
霍金森的家位于馬里蘭州郊區,他是這樣開始一天的,霍金森伸了伸懶腰。于是,他手腕上的健身追蹤器中的加速度計記錄到他的動作,通過無線的方式將信號發送給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再把信號傳給云端的家庭控制軟件。
當霍金森下樓時,燈光亮起,照亮了分層式的廚房和起居室??Х葯C開始工作,恒溫器將環境溫度調高四度,安全系統被關閉。
霍金森走進廚房后,咖啡已經煮好。當他打開放著咖啡杯的櫥柜時,柜門上的傳感器觸發了餐桌上的聯網揚聲器,朗讀天氣預報的機器女聲隨之傳來。
英國利物浦的喬納森先生也享受到了智能家居在某一方面帶給他的便利,他在家里安裝了一套家庭安監系統,這樣當老人身體不適,他身上佩戴的健康追蹤器會遠程通知醫院,甚至當他的狗跑出院子時,安監系統也會發出警報。
一切看起來似乎真的能讓人們產生一種錯覺,科技真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美國科技作者杰弗·里福勒對這個結論卻嗤之以鼻,他認為現代的智能家居只會讓生活變得更復雜和困擾。
做起來卻不美
以他自己的家為例,他的家安裝了Nest溫控器、靠應用程序控制的飛利浦智能燈泡、Dropcam的串流安監攝像頭、Sonos無線揚聲器和其他幾樣自動化的東西。而他所遇到的問題是他需要一個中央控制器來控制這些智能家具協同工作,而這些家具卻因為“加密措施”、“軟件升級”、“兼容性”等因素毫無同時兼容的可能,人們可能需要同時操作多個“控制中心”,才能分別完成開燈、調溫、煮咖啡、聽音響等動作。在沒有更多合作的情況下,控制中心根本無法實現住宅全自動化的夢想。
而即使控制中心能夠操控部件工作了,也會因為設備的智能化程度不夠而無法理解人類行為的復雜性。杰弗設置好了一套“早上好”的指令,由動作感應器來激活,但如果他在半夜起床,程序也會激活。于是一天腹瀉他半夜多次起床上廁所時,智能家居會一遍又一遍地啟動早上要做的那些事情:燈光刺眼、溫控器熱浪襲人、輕音樂響徹凌晨3點的夜空。杰弗聲稱,當時他只想將那個價格昂貴的控制器摔碎。
雖然那些生產控制中心的公司號稱允許使用者自行編寫程序來控制家中設備(霍金森就是這樣做的,他是一名高級軟件工程師),但編寫自動化的日常事務需要解決一些類似于法學院入學考試的邏輯題——如果控制中心在一天的A時刻感知到B事件,那么它將執行C任務,但前提是D事件沒有發生。這對普通使用者來說,根本無法完成。
那些投身智能家居市場的公司正在致力于解決操作繁瑣的問題,谷歌旗下的Nest期望以與眾不同的方式讓住宅重獲新生。Nest市場主管馬克西姆·貝隆強調,Nest恒溫器有意采用不可編程,它會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讓技術適應用戶,而不是讓用戶手動調節。意大利的一家燈具電子產品公司,其產品除提供舒適性和控制功能外,系統還會收集和分析數據。例如,通過更明智地使用電能,幫助用戶降低電費。
即使是最狂熱的“數碼控”對此也不會抱有太大的幻想,畢竟單一產品的智能化程度再高,也不能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居生活。杰弗認為,智能家居不能等于智能化產品,也不是單一的控制系統,而應該是一個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綜合布線技術,將與家居生活有關的所有各項設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常事務的控制系統平臺。
而這也正是無數智能家居技術制造者正拼命尋找的“缺失的那一環”。智能手機屆發現了這個寶藏,并堅持認為自己就是那最關鍵的因素。
期望會更好
在今年的6月,蘋果宣布將推出HomeKit,該平臺允許恒溫器和門鎖等“智能家居”設備制造商連接至iPhone和iPad,并通過使用一個“通用協議”幫助設備間的彼此通信,比如如果用戶告訴虛擬語音助手Siri想要睡覺了,那么用戶的手機就會調暗燈光,鎖上門,設定恒溫器等。蘋果公司希望HomeKit成為設備連接中心。但要做到這點絕非易事,眾多智能家居技術使用的是不同標準,甚至是不同的無線協議。但蘋果在消費電子品領域內的重要影響力可能會為智能家居這個分化行業帶去一些通用標準,特別是首次設備購買用戶。
三星等一些知名智能手機品牌也抱有同樣的打算,也是在今年下半年三星收購了智能家居創業公司SmartThings,三星數字家電創新歐洲中心掌門拉恩·默卡茲在公布收購SmartThings交易前夕表示,“作為一家公司,我們的下一場革命將是家居產品”,三星將“實現家居的未來”。
還有其他一些科技巨頭也想分一杯羹,亞馬遜盡管沒有公開表示對智能家居系統的興趣,但它通過Fire TV在客廳市場占有了一席之地。BT和Sky等電信公司提供家用寬帶路由器,可以通過攝像頭和傳感器提供付費的家庭監控服務。沃達豐已經通過與多家公司合作,在新西蘭和荷蘭提供家用智能儀表。德意志銀行推出了一款智能家居平臺,控制安全、能源和娛樂等應用。西班牙電信表示,該公司計劃在歐洲和南非推出智能家居產品。
而這些正是我們所樂意看到的,激烈的競爭才能推動產業的進步,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智能家居成為過時的名詞,成為最普通的生活,成為用起來更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