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4年,無論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公開場合的講話,還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全年決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都是關鍵詞之一。創業和創新已經被當成破解“新常態”下諸般社會經濟難題的基本答案。這一點,在2014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得到了明確。
創業活動不是現在才有,創新也沒多少人不喜歡。但創業型經濟、創業型社會意味著,我們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需要進行一次“重構”,以獲得真正持久的內在動力。
創業需要資本,創業需要政府支持,但當前最需要把資本和權力放到恰當的位置,擠掉“資本泛濫”推動的虛假創業,打破形形色色的致富神話,回歸到常識,真正解放無論何種出身的人們的創新精神和企業家才能。
在創業世界里,歸結到底,沒有神話,也不需要神話,要的只是足夠的陽光。所謂神話背后往往有一些“秘密”。這些秘密或者拿不到臺面上,比如灰色政商關系;或者并不難被看穿,比如企業做大了,“資本意志”便構建壁壘,反過來去扼殺新的創業者。
比理論更生動的是現實生活,比政策宣示更深刻的是草根的實踐。因此,我們還需要走進草根創業者們、新一代創業者們的真實世界。
在他(她)們的創業故事里,我們不僅看到了一種“幸存者的游戲”,看到了年輕人眼睛里流露出的“欲望”,我們更看到了一個原生態的中國社會。未來正在發生,該成為過去的也還沒有離開或者并沒有離開多遠。
策劃|南風窗編輯部 ? ?統籌|趙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