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俊

金陵之星大酒店,來自安徽的18歲少年小剛(化名)低頭不語地坐在大廳一角,眼神里透著一股漠然。其母親孫霞(化名)緊鎖眉頭,一邊揮手扇著風,一邊焦急地等著網戒專家陶宏開的到來。為根治兒子的網癮,孫霞不知想了多少辦法,甚至把兒子送到網戒中心接受最殘酷的電擊。結果,這樣的罪還是白受了,小剛一年之后再次陷入網癮泥潭,而那段恐怖的治療經歷成了永遠的陰影,盤桓在小剛的心里揮之不去……
小剛身體瘦弱,因為長時間窩在電腦前打游戲,缺乏鍛煉的他看上去很單薄,臉色蒼白,沒什么血色。面對陶宏開,一直沉默不語的他漸漸打開了話匣子。那段在網戒中心治療的日子,顯然不是一段愉快的經歷。講述的過程中,小剛的眉頭一直皺著,講到遭受電擊的過程時,他略顯麻木的臉上有了輕微的抽動,眼眶也一點點地紅了,下面,則是他的自述。
那個地方,我實際上是被騙過去的。
那時剛放暑假,爸爸媽媽說帶我到山東的海邊旅游,放松一下心情,我高興地同意了。一路上我睡著了,醒來后發現自己并沒有置身于海邊旅館,而是置身于一個有點像軍營,又有點像監獄的地方。當時,我感到很奇怪,后來才知道,我是被父母送進了一家網癮戒除中心。
當天的經歷,我現在想起來還頭皮發麻。我醒來后被帶到一間屋內,里面除了幾個工作人員,還有6個穿軍裝、跟我年齡差不多大的孩子,管理人員讓我叫他們“盟友”,他們是已經在這里接受過治療的人,負責幫助新人完成治療。
有人問了我一些基本情況,然后叫我躺在一張床上。我躺在床上后,又有人問我:“你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了嗎?”我說:“不清楚。”這時,旁邊站著的6個“盟友”忽然分別按住我的手和腳,還有人捂住了我的嘴。我感到大事不好,正準備大喊大叫的時候,有兩個電擊棒抵在了我的太陽穴上,瞬間我頭痛欲裂,那種感覺痛苦極了。接著又有人問:“我們準備讓你在這里治療5個月,你同意不同意?”我趕緊說:“不不不,不行!”我可不想在這里待這么長的時間。于是,又是一陣電擊和頭痛。后來我才知道,這個叫“電擊療法”,我去這個機構的第一天,前前后后被電擊了20多次。
嘗到電擊的厲害后,我心里害怕了。以后每次他們問我,我都順著他們的意思回答。即使這樣,我還是沒能完全逃脫被電擊的命運。因為在這里,如果我們說話聲音大一些、亢奮一些,就會遭到電擊的懲戒,理由是說話聲音大、亢奮,就證明你沒有克制好自己。如果講粗話、打人、和教官頂嘴、違反紀律等,肯定是要被電擊的,有時甚至你什么錯也沒有,僅僅因為態度不好,也會被拉去電擊。電擊主要有兩種,一種從太陽穴處電擊,一種從手部電擊。我看到有的人手都被電得起泡了,哀求不要電擊了,但是毫無作用,哀求只會被電得更厲害。
除電擊外,每天的安排很軍事化。早上6點起床鍛煉,跑步、軍訓等,7點半吃飯,8點半唱感恩的歌……讓人感到夸張的是,我們每天要做一種“糾偏操”,有點像膜拜的姿勢,要求一邊做一邊想著自己犯過的錯誤,一做就是500個,做完后渾身酸痛。另外,我們被困在這個機構里,不允許出去,也不允許相互打鬧、嬉戲,氣氛非常壓抑。我們每天還要服藥,據說是治療網癮的藥,吃過藥后會犯困。有時候,正跟同伴說著好笑的事情,說著說著卻突然哭起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在這個機構里,我每天想的都是什么時候能夠出去。我討厭這里,討厭這里的環境、這里的人、這里的氛圍,對電擊更是從心底里感到恐懼。
終于熬過5個月,我可以離開這個恐怖之地了。不過,離開時要給5000元押金,要求一年之內回去七八次,給里面的人講述自己成功治愈的經驗,如果不去就不返還押金。如果病情有反復,則要回去重新治療。凡是出來的人,沒有一個想回去的,因為回去就意味著痛苦。那種地方,還是離得越遠越好。
在離開網癮戒除中心之后的一年里,小剛的學習成績有所上升,基本不玩電腦游戲了。網戒治療果然有效了,父母一開始非常高興,可是好景不長,一年之后,小剛再次沉迷于網絡游戲中不能自拔。為什么在經歷了這么痛苦的戒除網癮治療之后,他還會沉迷于網絡游戲當中呢?
記者與小剛進行了一次對話。
記者:當時父母把你送到網戒中心,你恨他們嗎?
小剛:剛開始恨他們。那個地方太殘酷了,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現在,我有點理解他們了,但說到底還是恨他們。
記者:你覺得在網戒中心接受的治療有用嗎?
小剛:根本沒有用。在那里大家都被電擊嚇壞了,所以表面上很聽話,裝出乖乖的樣子,只是希望能早點出去,誰也不敢表現差。
記者:聽說你出來后,學習狀況有所好轉,也不玩游戲了。你覺得這是網戒治療的作用嗎?
小剛:是因為心里害怕,不想再被送進去,而不是真的戒掉了網絡游戲。有了一次那樣的經歷之后,我再也不想進去了,所以只能無奈地好好學習。
記者:既然決定了要好好學習,那為什么一年后又迷上了上網打游戲呢?
小剛:可能因為受同學的影響,也可能因為學習壓力太大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很高,當我發現學習成績有所下滑時,就怕父母生氣,感到壓力特別大。有一次考試,我沒有考好,怕父母吵我,就借了輛自行車到外面散心,結果在外面逛得太晚,夜里兩點半才回家。爸爸媽媽以為我又到網吧去了,根本不聽我的辯解。實際上,那次我真的是感覺壓力太大,出去逛逛排遣壓力而已。后來,我發現即便我不打游戲了,父母還是會誤解我,還不如上網打游戲,這樣也能讓心情放松一些,并獲得成就感,于是我就重新拾起了打游戲的愛好。
記者:你不怕再被送進網戒中心嗎?
小剛:說實話,怕,很怕。所以剛開始只玩一小會兒,覺得玩一小會兒不會被發現,不要緊。但是到了后來,發現玩的時間越來越長,已經管不住自己了,這時想抽身都難了。
記者:也就是說,對電擊的恐懼已經壓不住網絡游戲的誘惑了?
小剛:可能吧。
記者:你和父母的關系怎樣?
小剛:我們經常發生沖突。他們不讓我打游戲,把電腦線拔掉,我就跟他們鬧。有時他們打我,我也會還手。
記者:去網戒中心戒網癮,同學們知道嗎?他們怎么看?
小剛:同學們都知道。在學校,我感到很孤獨。同學們知道我去過那里,都不太愿意和我交往。
孫霞和老公專程陪孩子從安徽趕來,向教育專家陶宏開求助。“為戒掉孩子的網癮,我們全國各地跑了很多地方,試了很多辦法,但是效果都不大。偶爾看到陶老師的書和網上的報道,心想要挽救孩子就只能找他了。這次聽說他來南京開講座,我們一大早就趕來了。”
提起送兒子到網戒中心的事情,孫霞像做了錯事的孩子一樣愧疚,特別是聽兒子講到被電擊的痛苦時,更是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在兒子治療的5個月里,孫霞是全程陪同的,但電擊治療時不讓家長在場,所以她這個當媽的并不知道當時兒子受了多大的罪。
“一開始,我們不知道有電擊療法。到了那里以后,聽他們介紹說除了軍訓、服藥、心理輔導外,情況嚴重的還要進行電擊治療。當時,我聽了心里不舒服。但是他們說,這是最后一關,是在前面的治療都不管用的情況下才使用的,因為孩子病得太嚴重了,不這樣不行,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配合,不能心疼孩子,否則治療會半途而廢的。”孫霞紅著眼睛說,想想也是為了孩子好,為了讓他徹底除掉病根,就把孩子完全交給網戒中心了。
對于當時把孩子騙到網戒中心一事,孫霞稱這也是無奈之舉。“孩子以前學習蠻好的,可是到了初二開始沉迷網絡游戲后,他頻繁逃課,出入網吧,學習成績下滑得很快,后來越來越嚴重了。我們罵過打過,也做過思想工作,還把電腦線給掐了,限制他上網,反正軟的硬的都用了,但是他就是不聽啊,而且還跟我們頂嘴。他爸爸管他,有時兩人還會動手。實在沒有辦法了,聽說有網戒中心,就想著帶孩子去試試。”孫霞說,把孩子送網戒中心也是左思右想,慎重考慮之后才決定的,如果還有別的辦法,哪個家長會走這條路呢?
孫霞知道兒子難受,兒子對電擊深惡痛絕,時時刻刻想離開那個鬼地方,但是她這個當媽的把心一橫:“不這樣,就沒有效果!”這個信念支撐著她,讓情緒低沉的兒子在網戒中心足足待夠了5個月。小剛從網戒中心出來后,學習變好了,不玩游戲了,孫霞高興過一陣子,慶幸把孩子送去是對的。可是好景不長,一年之后兒子再次迷上網絡游戲,整天抱著手機上網玩游戲,有時還偷偷跑到網吧打游戲,平時干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早上連臉都懶得洗。孫霞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不由得陷入深深的焦慮中。“孩子今年上高三,眼看就要高考了,再這樣下去,可怎么辦啊?”
孫霞告訴記者,送兒子去網戒中心治療的費用并不便宜,治療5個月一共花了三四萬元。這還不算多的,和小剛一起治療的孩子中,有的在里面一待就是三四年,家長前后花了十幾萬的都有。“難道還要把孩子送去?錢倒是小事,關鍵是真有效果還是假有效果,孩子能受得了嗎?”
被稱為“中國網戒第一人”的陶宏開在聽了小剛的經歷后,并沒有感到意外。在他搜集的材料和接觸的案例中,小剛只是普通的一例。他認為,這種粗暴的治療方式,不僅不會真正治愈孩子的網癮,反而會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目前全國的網戒機構有數百家,但是真正規范的基本沒有。”陶宏開稱。各類網戒機構都研創出一套獨門“武功”,有中西藥的,有催眠的,有吶喊的,有針灸的,還有電擊的。“這些機構歸誰管,有無規范標準,現在都是一筆糊涂賬。”陶宏開認為,必須由政府主管部門統一制訂相應的標準,成立相關的治療機構,才能給網癮患者提供真正有效的幫助。另外,還應對現有的網戒機構進行全面的調查和整頓,嚴禁以網戒為名,采用關押禁閉、強迫打針吃藥、電擊電療、暴力訓練等錯誤甚至違法手段,為牟取暴利,摧殘、傷害網癮患者的身心。“電擊讓孩子的身心受到摧殘,是對孩子的二次傷害。”陶宏開說,很多孩子在接受治療后,變得仇恨家長,報復社會,嚴重的甚至打罵父母,反社會情緒強烈。“在網戒機構,孩子被看成病人,看成犯了罪的人,他們得到的是身體和心靈的又一次傷害。而家長看到的只是屈服于電擊和棍棒等暴力下的孩子變乖的假象。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幫助網癮少年走出困境呢?”
“其實,家長應該認識到,患上網癮并不是孩子的錯。”陶宏開說,可以這么說,患網癮的孩子100%背后都有一個問題家庭。孩子迷戀網絡游戲,是為了獲得補償,獲得現實世界中所缺失的愛、尊重和交流。而對父母而言,當孩子出現網癮癥狀后,不管你的工作有多忙、事業有多重要,都請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找出導致孩子身陷網癮的原因———是學習壓力太大、人際關系緊張,還是性格上的缺陷,讓他認識到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矯正和改正錯誤,然后幫助孩子找到比網絡游戲更讓他感興趣的事物,從而轉移孩子的興趣,戒除網癮,這才是根本之道。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