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李白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天地就是空間,光陰就是時間,這是我們把握現實的兩大坐標。西方人也常常說,人是生死之間的一個旅客。
關于旅行的動機,第一個是教育,中國古代的讀書人要到京城去赴考,這就是教育的旅行。孔子去拜見老子,司馬遷為了他的史學大業,就到名山大川去看,這些都是為了教育。還有一種是政治旅行,也就是貶官。唐朝把韓愈貶到潮州,宋朝把蘇軾貶到最南邊的海南島。宗教的旅行也叫朝圣。你到羅馬,到普陀山,到宗教圣地去,都要跋山涉水。
另外一種旅行也是不得已的,就是逃難。中國最偉大的難民應該是杜甫,安史之亂使得他離開陜西去了成都,住在草堂,生活非常清苦。到那邊后也不得安寧,就一路順流東下,到了三峽,最后去了湖南。
再一種就是純粹的旅游了,非常自由。旅游的方式,一種是群游,一大堆人。一種是獨游,一個人。一大堆人就是旅行團了,好處是不用費心,壞處就是你跟當地的民俗、語言之間永遠隔著幾十個同胞。雖然去了美國,結果沒有碰見美國人,沒有講英文,沒有認識到美國的民主制度等等。這個群游很熱鬧,可是不夠反省,你想得太少。一個人獨游,好處是考驗你的意志和靈活的應變能力,壞處就是太寂寞了,沒有人可以交流。所以打個折中,不要群游,也不要獨游,要兩三個人一起游。
英國有句話叫做:烏鴉去旅行,回到家里,其烏如故。就是說,你出外旅行沒有吸收到什么東西,就等于沒有改變。比如,我如果沒有來香港,來香港沒有去聽音樂會,前面幾排沒有坐著印度人,那我就不會知道印度人有聽到高興的時候要搖頭的習慣。所以旅行時看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習慣,你就會心胸寬大點——并不是世界上每個人都按照你的生活和你的方式在過日子,你可以參考別人的方式。
關于旅行與文化,我想講錢幣。一說到錢好像充滿銅臭味,其實鈔票上大有文化。一個國家為什么會把這個人的頭像印在鈔票上,那一定是非常重大的決定。
比如法國鈔票,總統從來不上鈔票,上的一定都是音樂家、畫家或者學者。20法郎上是法國浪漫派作曲家德彪西,他的名曲之一是《大海》,鈔票背后是海潮起伏。50法郎上是一個小男孩,他就是《小王子》的作者安東尼·圣埃克蘇佩里。100法郎上是法國浪漫派畫家德拉克洛瓦,鈔票背后是他拿著一支羽毛筆在寫日記。后來新的100法郎上是一位現代畫大師,后期印象派、立體派等都受他的影響,他就是塞尚。
再來看蘇格蘭鈔票。5英鎊的正面是蘇格蘭詩人、浪漫派的先驅羅伯特·彭斯,他是農民出身,可惜37歲就早逝了。鈔票后面畫的是一只老鼠,游客一般會以為蘇格蘭盛產老鼠,其實不然,這個老鼠是詩人詩歌中的老鼠。彭斯做農夫的時候,犁田犁到一個老鼠窩,老鼠倉皇而逃。那時候已經冬天了,非常冷,他覺得很抱歉,就寫了一首詩叫《向老鼠道歉》,可以看出他充滿人道精神。他也寫過很多情詩,其中很有名的一首詩中寫道:“啊,我的愛人像一朵紅紅的玫瑰,在六月里迎風初開。”所以老鼠跟玫瑰就出現在這張鈔票上。
這就是鈔票之中的文化,銅臭之中不能掩蓋文化的芬芳。希望你能做一個真正的旅行者,而不只是觀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