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摘要】行業報刊記者站是行業新聞媒體單位派駐在注冊地以外的從事新聞組稿、發稿和通聯工作的機構。目的是為了加強新聞媒體單位同駐地工作的聯系,并及時報道當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建設中涌現的先進經驗、先進事跡以及典型案例等。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報刊媒體受到網絡媒體強大沖擊的情況下,行業報刊記者站該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緊緊圍繞新聞報道這個中心任務開展好工作,是一個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行業報刊記者站新聞采訪
報社記者站是報社根據新聞采訪需要在其登記地以外地區設立的從事采訪、組稿、通聯等新聞業務活動的派出機構。從新聞媒體單位的角度來說,設立記者站是為了更好在各地設置耳目,是及時捕捉地方信息動態的觸角。因為記者站身處基層,能夠最貼近地方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最近地感受社會的變遷,從而能夠更好地為報社提供更準、更快的新聞信息。對于記者站駐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來說,好的記者站是他們的好幫手。記者站不僅是地方政治、經濟、文化建設與發展的見證者,也是宣傳者和監督者。
但是,在新媒體時代的大背景下,傳統媒體普遍受到網絡媒體較大的影響,特別是行業報刊類媒體受到的沖擊更大。這也給行業類報刊媒體派駐各地記者站帶來了新的更大考驗。特別是像《安徽經濟報》這樣綜合類的行業報刊記者站,要想出色完成報社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同時又能夠得到駐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配合與支持的話,那就要求我們駐站記者必須在堅決捍衛和執行“新聞記者管理辦法”和“報社記者站管理暫行辦法”條文規定的前提下,立足自身特點,擺正自己的位置,端正工作和學習態度,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形象。特別是要自覺維護黨和國家及人民群眾的利益,充分發揮記者站置身一線,能夠及時獲得真實信息,發現在社會進程中出現的真與偽等優勢,積極弘揚正能量,大膽地為人民鼓與呼。只有這樣我們行業報刊記者站的優勢才能夠立于長期不敗之地。基于此,筆者認為要做好行業報刊記者站工作,就必須要先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擺正位置是行業報刊記者站工作的重中之重
為什么說行業報刊記者站要擺正位置是做好本職工作的重中之重呢?首先從行業報刊記者站本身工作的職責來說,它是行業報刊媒體因工作需要而派駐在外的機構。它的工作職責是為報社做好組稿、發稿和通聯工作;從時間觀念上來講,行業報刊記者站工作往往因為遠離報社編輯部,很容易造成他們在時間觀念和工作紀律方面出現偏差。甚至有的不能端正自己的位置和工作態度,時常把自己置于報社與地方無人監控的“真空”地帶,這非常可怕的。
因為,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目前行業報刊記者站普遍是人員較少,特別是像省級媒體的行業報刊記者站,多數都是一個人,記者站的站長既是負責人又是記者。面對當前搶信息、搶新聞的多媒體時代,這些行業報刊記者站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另外,由于記者長期工作在基層,自由散漫性較強,難免會導致一些記者站游離于單位和地方黨委政府的監督之外。造成個別記者盲目自大、目無一切的不良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個別比較有“權威”的行業媒體單位,它的記者站也與眾不同,常常擺出一副“大記者”的模樣,凌駕于他人之上。在下面官腔官調、指手畫腳,甚至故弄玄虛、吹毛求疵——動不動就以負面報道相威脅,強迫別人接受他的觀點或滿足他的不正當要求。這樣反而會事與愿違,給自己的媒體窗口形象抹黑。通過近年來國家新聞主管部門查處的不少違規、違紀新聞媒體的記者和記者站的案例來看,無論是哪一級新聞媒體派駐的記者站或者記者,只要是不端正工作態度,不按規則辦事,就很難得到駐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配合與支持;更別說想在這個位置上干出好的成績了,嚴重的話還要受到黨紀、政紀或法律的懲處。
《安徽經濟報》作為有著30多年發展歷史的傳統行業媒體,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指導經濟服務企業的輿論陣地”,肩負著推動全省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重要社會責任。因此,作為駐地方記者站,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尤其是要擺正自己與地方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既不能自愫記者站是新聞媒體派出機構,有新聞輿論監督權,把自己看成是上級派來監督地方的“使者”,更不能顛倒自己與黨和人民群眾關系。而且記者站還必須無條件地接受地方黨委和新聞出版管理部門的工作指導。否則,我們不僅得不到他們的配合與支持,反而會因為疏于聯系、不接地氣,寫不出較好質量的新聞稿件,甚至還會給我們工作帶來諸多麻煩,更有可能造成記者站及我們整個媒體單位的形象受損。
我們要時刻清醒地認識到,記者站是媒體單位的一個派出機構,更是它的一扇窗口。記者站在地方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們媒體單位的形象,所以,行業報刊駐地記者站不僅要處理好與地方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關系,還要注意保持好與當地新聞媒體和其他駐地記者站的友好關系。
因為同在一定范圍內,共同干著同樣的事業。雖然說是新聞資源共享,但是各自服務對象不同、各自媒體的特點不同、各個記者站記者的視角也不同。尤其是眼下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媒體與媒體之間相互爭奪新聞資源是正常的事情;特別是行業類報刊媒體,目前普遍不及各級黨報黨刊在地方的“實力”。特別是像我們《安徽經濟報》這樣經濟綜合類的專業報刊媒體,它生存在黨報黨刊與“都市報”的夾縫之中。如果我們不能與同行們相處很好的話,往往會出現受冷落的尷尬地位;如果大家都不能很好相處的話,那么最糟糕的是同行之間相互排擠、詆毀,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新聞亂戰”現象發生。這樣既不利于黨的輿論宣傳宗旨,更不利于各個媒體單位的發展。反之則似百鳥同棲一林中,盡管各奏各的曲,但也能齊聲歡唱。
二、采寫新聞報道應注意“三個意識”
作為行業報刊媒體記者站,在平時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好“三個意識”。首先,要有工作主動意識,一個記者站工作成績的好壞,首先是與記者站平時工作的主動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記者在平時工作中能夠發揮主動性,他的各項工作成績在單位一定是上乘的。因為記者站長期遠離編輯部,往往又是單獨一個人從事新聞采訪工作,如果記者站工作整天依賴編輯部下達編采計劃,缺乏工作主動性的話,別說寫不出有較高質量的新聞稿件,就是連單位平時交給的一般工作都很難完成。
特別是像我們行業報刊記者站,如果平時不主動深入基層去與地方黨委、政府及人民群眾聯系起來,根本別想得到鮮活的新聞素材。沒有鮮活的新聞素材的話,記者就更別想寫出有價值的新聞報道來。假如說一個記者站常年不能夠為報社提供出一些有價值的新聞稿件,那么這個記者站還有它存在的實際意義嗎?所以說記者必須要有積極的工作主動性,特別是我們行業報刊記者站的記者,在這個瞬息萬變、新聞稍縱即逝的信息時代,更應該做到這一點。
其次,記者站記者在采訪新聞報道時一定要有很好的宏觀意識。因為記者站記者長期在基層,若不能及時把握新聞報道中的宏觀指導思想的話,即使是能夠捕捉到一些鮮活的新聞素材,也很難寫出具有一定引領價值的優秀稿件來。特別是像我們經濟綜合類的行業報刊媒體,每天除了要刊發一些新鮮、典型、有指導經濟發展價值的新聞之外,還應具有引領社會發展經濟方向的導航作用。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行業報刊記者站的記者平時一定要多學習、善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才行。
再次,行業報刊記者站必須具備新聞報道的全局意識。平時除了要多培養自己新聞報道的主動意識和識宏觀意識之外,更要胸中裝有全局意識。記者站是新聞媒體在各地的窗口,如果我們記者站記者胸中沒有全局意識,是不能做到真正貼近百姓、貼近實際的,也不能寫出符合報紙需要的好稿子來。有位學者曾經說過:“感覺了的東西,我們并不一定能夠理解它;而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因此,記者站記者要及時把握上級的指導精神,這樣才能對事件真相與事件發展的態勢進行有效把握,才能夠寫出有價值、有指導意義的好的新聞報道,否則,多少會受到偏于一隅的影響,導致行業報刊記者站永遠別想把工作開展得風生水起,優于其他。
三、牢記宗旨,杜絕違法亂紀
應該說,各級新聞媒體記者站的建立延伸了新聞的觸角,為拓寬新聞渠道、豐富報道內容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不可否認,部分報刊記者站的建立卻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并未完全將心思放在新聞報道上。當然,這絕不是哪一家報社或哪一個記者站想故意而為之,是現實情況中不得不為之而又充滿矛盾的一個事實——刊發新聞是報刊媒體的使命,創收是它的生命。報社要刊發新聞報道,必將需要付出新聞采集、編輯、出版和發行等費用。特別是行業報刊媒體普遍自負盈虧,它的生存和發展完全要靠自己。這些事實情況擺在面前,行業報刊媒體單位包括它駐各地記者站,該怎么有效規避風險,杜絕違法亂紀現象發生?筆者認為,首先要嚴格按照新出臺的“報刊記者站管理辦法”規定辦事,記者站須接受所在地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的業務指導、監督和管理;堅決執行“記者站記者就是做好新聞采訪,發稿和通聯工作”,決不能承擔報刊發行任務和從事經營創收任務。
當然,這必須事先強調報社媒體單位本身不能將記者站視為報社的經濟增長點,或出賣牌子、變相承包給個人或下達經營任務、規定創收指標,否則,行業報刊記者站包括所有新聞媒體記者站必出差錯,嚴重的將受到法律嚴懲。
(作者單位:安徽經濟報社淮北記者站)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