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涵康 吳祖強
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健全立法機關和社會公眾溝通機制。市人大財經委把廣泛聽取民意作為做好立法監督的基礎工程來抓,通過設計量表和問卷,開展滿意度測評、問卷調查、電話訪談,探索收集人大代表和公眾意見的民意調查工作法。
一、滿意度測評——匯民意,廣大代表滿意才是真滿意
“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監督是監督法規定的一項法定工作。但五年規劃綜合性強,涉及領域多,如何在較短時間內綜合各方面情況,科學、合理作出評價,是一大難點。記得前年人大正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大家認為要把服務代表、吸收代表意見作為人大貫徹群眾路線的重要途徑。這時就有委員提出,五年規劃是人代會上代表表決通過的,實施情況好不好,代表最有發言權。因此,我們策劃了面向全體市人大代表的“十二五”規劃中期實施情況滿意度測評。
經過短短兩周的籌劃,由我們自主設計,一份涵蓋本市經濟、社會、民生、文化、生態、改革等6大方面20個子項的測評量表通過信函、網絡等兩種方式向全體市人大代表發出。測評得到代表積極響應,有557位代表反饋意見。測評表明,代表們對本市“十二五”規劃實施中期情況總體滿意度達到90%,但同時一些代表對某些工作諸如國企改革、養老、舊區改造、環境質量等投出了不滿意票。不論是滿意票還是不滿意票,代表們的意見和建議,都成為了市人大審議市政府的“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的重要依據,成為了委員和代表審議發言的利器。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高度評價這次代表滿意度測評,不僅形式新而且效果好,既發揮了代表主體作用,又提高了監督實效。
二、問卷調查——聚民聲,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誠信是社會關注的熱點。2014年市人大常委會就“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開展專題詢問。為了更有效的查問題、找對策,我們在聽政府匯報、聽企業和中介組織意見、實地調研之外,開展了代表問卷調查。
記得當時委員會全員動員,利用前年“五一”放假,設計問題,放假一回來,又專題討論,從早上討論到中午,中飯后不休息接著討論,力求把題目出準、出好。比如,調研中政府部門反映最多的是信用信息共享不暢,“共享不共享”儼然成了信用體系建設中問題的全部。這時就有委員提出,我們不僅要知道政府部門怎么說,更要了解社會怎么看。于是我們專門設計了一道題:你認為當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薄弱環節是什么?最亟需解決的重點問題是什么?結果有90%的人大代表反饋:最薄弱而最亟需解決的不是共享,而是失信懲戒不到位。問卷調查的結果撥正了大家的認知,推動調研更客觀更全面。這次調查最終回收有效問卷468份,匯總7大方面450多條書面意見,問卷調查結果被委員和代表在專題詢問時多次引用,受到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和媒體廣泛報道,促進了社會各界對信用建設共識的形成。
三、電話訪談——集民智,海納百川為我所用
公眾參與立法是民主立法的重要形式。四中全會提出,要健全法律法規規章公開征求意見和公眾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以往我們在立法征求意見時,報刊、網絡一登,就坐等人家反饋意見,公眾參與度不高、反饋意見較少。在去年開展《上海市旅游條例》修改的立法調研中,我們不等意見上門,而是主動出擊,采用了電話采訪方式收集市民意見。
我們與市旅游局、市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的同志坐在一起,分析這次《上海市旅游條例》修改的重點、難點和焦點,選取了公共服務、郵輪旅游、農家樂等幾個與市民切身相關的方面,設計采訪題目,開展電話訪談。調查使用全國統一的民調熱線“12340”電話號碼,短短一周時間,電話訪談共獲取有效樣本1000份。從“等意見上門”到主動上門征詢意見,從呆板的書面語言到淺顯易懂又娓娓道來的親切話語,大家反復斟酌,保證了電話訪談征求意見的質量。市民反映比較集中的,如完善旅游公共服務、加大特殊群體優惠力度、強化郵輪旅游的消費維權、規范農家樂等建議,都寫進了委員會的審議報告。
四、啟示
不論滿意度測評、問卷調查還是電話訪談,都只是民意調查的一種形式。但凡民意調查,都有一些共性。一是要以尊重民意,真聽、真信為價值取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要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二是要以問題為導向,更要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民意調查既要發現問題、反映群眾呼聲,更要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尋求解決之道,使得人大工作能廣泛凝聚社會共識。三是要以科學設計為基礎,準確把握民意。就像旅游條例立法調研中的市民電話采訪,通過科學設定抽樣規則,樣本的性別、年齡、職業構成和區域分布等都與本市常住人口情況基本吻合,克服了網絡調查只針對網民的缺陷,通過統計檢驗,這樣1千份樣本的調查與1萬份的調查沒有顯著性差異,確保調查既有足夠覆蓋面和代表性,又簡便易行。
市人大財經委關于民意調查工作法的探索,為從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方法和途徑,為找準立法監督工作重點提供有力支撐,推進了人大財經工作進一步接地氣、匯民意、聚民聲、集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