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菁琳 范毅仲
一飯膏粱,維系萬家;柴米油鹽,關系大局。”食品安全直接關系每一個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幸福。金山區人大常委會歷年來始終將食品安全作為重點監督內容,為進一步推進《食品安全法》在本區的貫徹實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近期,區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區人大代表對本區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情況開展執法檢查并召開評議會。
檢查活動分兩個部分進行。先是現場檢查,分兩個檢查組,分別前往金山工業區和亭林鎮相關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實地檢查;后是召開評議會,聽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金關明所作關于本區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工作情況的匯報。據悉,2014年以來,金山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積極推進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將工商、質監、食藥監等部門的食品生產、流通、餐飲監管職能劃入新組建的區市場監管局,實現了食品安全全程、綜合監管。同時,組建各街鎮(工業區)監管所,下沉執法力量,并充分發揮村居食品安全信息員、志愿者隊伍在隱患排查、信息報告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截至今年6月30日,金山區共有食品生產企業111家,針對區內食品生產企業較多、規模大小不一、容易出現監管漏洞的實際情況,該區探索出“制訂巡查計劃——實施——整改——回訪——調整巡查計劃”的“閉路循環”監管模式,確保工作環環緊扣。同時,將食品企業產品按照風險等級分為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三類,按照企業對產品質量保障能力將食品生產企業分為A、B、C三級,對不同監管等級的企業確定不同的監管頻次和監管措施。今年以來已監督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9211戶次,發現問題281戶次,全部責令整改;完成監督抽檢1775批次,合格率93.8%,快速檢測6475項次,合格率95.1%。截至目前,全區沒有發生區域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總體狀況有序、可控、穩中向好。
區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在對這項議題開展執法檢查時發現,盡管本區食品安全狀況總體有序可控,但食品安全隱患依然存在。
首先是食品生產企業的主體責任意識還不強。目前全區食品生產企業仍以中小型規模企業為主,處于“小、散、弱”狀態,部分食品生產企業從業人員乃至企業管理者素養較低,導致食品生產企業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和誠信意識參差不齊,有些食品生產企業存在從業人員健康管理、教育培訓、索證索票等方面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執行不到位的問題。
其次,食品安全監管能力還不足。基層市場監管所除了食品安全監管,還要承擔市場監管、投訴處理,消費調解、案件查處等多項具體事務;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是項技術活,要操作專門的儀器設備,也要積累相當多的現場查看經驗,沒有一定的專業背景,沒有受過一段時間的專業訓練,將難以勝任。市場監管所人員來自食藥監、工商、質監,要一下子從“專科醫生”變為“全科醫生”確有難度。
第三、食品安全監管投入還不夠。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基層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區(縣)和鎮(鄉)財政要保證食品安全的各項工作經費的落實,建立與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相匹配的財政經費投入保障機制。但目前部分街鎮(工業區)保障機制落實還不到位,造成宣傳、檢驗、設備等費用不足。
執法檢查了解到,下一步,區市場監管局將督促食品生產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在有條件的企業推行生產過程視頻監控和遠程視頻監管,督促關鍵崗位和從業人員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食品生產加工;以部分重點食品生產企業為試點,建立食品安全審計工作制度,對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逐項審核檢查,排查一般日常檢查難以發現的主觀故意違法行為;鼓勵市民特別是內部人員舉報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一經查實將依法嚴肅查處,并按照舉報獎勵辦法對舉報者給予獎勵。
據悉,區人大常委會將就本次執法檢查情況制發評議意見送區政府研究處理,并將繼續關注和監督本區食品安全情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