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體是一種新型功能材料,它既能像液體一樣流動,又具有磁性,可以千變萬化。這款時鐘看起來有點像迷你水族箱,通過強大的電磁鐵來改變磁流體的形態,讓時間如同有生命般流動、舞蹈。除此之外,它還內設智能系統,用戶可以創建各類文本、圖形,甚至可以制作動畫、講述故事。對于有著水墨情結的中國人來說,這款時鐘無疑神奇而又迷人。
法國計算機公司BleuJour推出了一款木質電腦Wood Kubb,簡直是“小而美”的典范。遠觀就像一個擺在桌上裝飾用的小木頭盒子,尺寸只有12厘米見方。外殼有三種不同風格的天然木質可選,每一臺的紋理和顏色都獨一無二。硬件方面采用主流配置,足以滿足用戶的大部分需求。Wood Kubb的設計與生產都在法國完成,現在眾籌只要459歐元就能入手。

玻璃是一種擁有悠久歷史的材料,現在,麻省理工的一幫牛人用老材料玩出了新花樣——他們成功地實現了玻璃3D打印!這臺打印機由兩個腔室組成,上面的是加熱室,溫度高達華氏19 00度(攝氏1037度),將玻璃變成液態,然后通過“噴頭”到下面的冷卻室,將打印出的結構冷卻成型。整個打印過程可控,可編程,可以打出造型非常復雜的玻璃制品。
高樓大廈玻璃幕墻是典型的都市風景,如果貼個膜就能發電,是不是很神奇?美國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正在為此而努力。他們開發了一種具備透視性能的柔性塑料發電涂層,可以直接應用在玻璃窗上,既不影響采光,也不阻擋視野。這種技術可以應用到高樓大廈的每一個側面,利用日光、陰影甚至人造光來發電。研究人員稱其轉化率勝過現有的太陽能系統50倍。
汽車上的安全氣囊技術已經非常普及,可不可以直接戴在身上使用呢?美國人發明了一款可以戴在手上更加小型化的氣囊作為水下救生設備,這便是Kingii。它像手環一樣戴在手上,游泳或者玩水時并不會有累贅感,緊急情況下,只需拉動觸發裝置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充氣,變成一個碩大的“氣球”,拉著人浮出水面。發明者說,充氣狀態能保持兩天,還配備指南針和哨子,便于海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