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 張麗萍
規劃是城市建設的藍圖,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龍頭”。近年來,松江區人大常委會始終高度重視城鄉規劃工作,監督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圍繞“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總體要求,深入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上海市城鄉規劃條例》的貫徹實施,充分發揮規劃對城市建設的調控、引領和約束作用。
持續有力監督,城鄉規劃體系日趨完善
自區三屆人大以來,常委會先后聽取和審議了城鄉規劃法實施、新城高鐵片區規劃編制、新城總體規劃修改、佘山新市鎮總體規劃等專項工作報告,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促進城鄉規劃體系日趨完善。一是以《城鄉規劃法》施行為契機,2009年7月,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聽取區政府《關于松江區貫徹執行〈城鄉規劃法〉情況的專題報告》,2011年5月,區人大常委會會議聽取和審議《關于松江新城總體規劃修改情況的專項報告》,并作出《關于松江新城總體規劃修改的決議》,目前《松江新城總體規劃修改(2010-2020)》已獲市政府批準,城市空間布局得到優化,產城融合更加凸顯,為松江新城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二是以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為著力點,積極推進區級、新城、鎮級規劃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城鄉規劃體系,先后完成了全區城鄉總體規劃和街鎮總體規劃的梳理工作,啟動了新市鎮總體規劃、東北部四鎮結構規劃的編制和法定版《松江區域總體規劃》的研究工作。三是以加快推進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為目標,進一步強化道路、供排水、電力、供氣等市政基礎設施布局,著力促進區域市政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保障城市各項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規劃有效銜接。目前,已批控規達到61個,在編6個,城區基本控規實現全覆蓋。
服務發展大局,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化
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在專題和專項審議中指出,區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要穩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工作效率。一是圍繞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三規合一”,督促全面梳理規劃行政審批事項,重編行政許可事項的《業務手冊》和《辦事指南》,簡化審批事項,明晰受理清單,規范審批流程。二是圍繞規劃的有機整合和有效銜接,在行政審批時間基本做到法定時限內減少三分之二的基礎上,承諾縮減項目審批時限,尤其是資料齊全的個別項目,做到當天受理,當天辦結,切實提高行政審批效率。三是圍繞加快重大建設項目落地,改進便民服務措施,對涉及規劃行政審批事項的相關職能部門及其業務科室,要求實行集中辦公,入駐區行政服務中心,并設置相應受理窗口,方便業務辦理,進一步強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力度。
堅持規劃引領,科學合理布局初見成效

在區人大常委會持續有力的監督下,區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規劃工作法律法規,堅持以科學規劃為引領,不斷促進編制程序更加完善、過程更加透明、效果更加科學,使松江城市建設和管理邁上了新的臺階。一是促進規劃和土地的有機融合,深入推進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基本形成了以沿油墩港和洞涇港為主體的兩條生態走廊,新城北片區、新城南片區、工業園區和科技園區,沿南北向的人民路形成的公共活動發展帶,核心組團、老城組團和南永豐組團的三個新城級公共活動中心的“兩廊、四片、一帶、三心”空間格局,確保松江建設發展與城鄉規劃的一致性,有效提升松江的城市形象和品質。二是促進“產城融合”,在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加強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和規范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同時,不斷推進重大項目規劃建設,積極推進產業園區的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進一步提升城市服務功能、產業功能和居住功能,以項目建設帶動松江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三是促進“城旅融合”,不斷健全產業體系,優化服務設施,提升服務質量,進一步打造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品牌影響力。目前,歡樂谷、辰山植物園、廣富林遺址公園、櫻花林一期工程等一大批項目相繼建成,城市發展凸顯了宜居宜游、生態環保的特色,同時詮釋了松江“上海之根”的文化內涵,促進城鄉建設上水平、增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