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俊
九年級下學期,同學們在學習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之后,又研究了二次函數. 此時的你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研究函數的方法和經驗. 但是,當大家面對一個陌生的函數時,你能否運用已有的研究函數的方法和經驗去研究它呢?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問題!為此,筆者設計了一節數學綜合與實踐課《借助幾何畫板探究對勾函數的圖像和性質》,讓同學們認識到“面對任何一個陌生的函數,都可以運用已有的思路、方法去研究它”.
具體的探究方案如下:
1. 學前先思,激活經驗
回顧學習研究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的過程,總結研究函數的思路和方法,思考:面對一個陌生的函數,你將從哪些方面對它展開研究?你的方法是什么?
(設計意圖:在學習新知之前,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大家回顧總結研究函數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激活已有知識和經驗,生成解決問題的新智慧. )
2.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 問題背景:若矩形的周長為1,則可求出該矩形面積的最大值. 我們可以設矩形的一邊長為x,面積為S,則S與x的函數關系式為:S=-x2+x(x>0),利用函數的圖像或通過配方均可求得該函數的最大值.
(2) 提出問題:若矩形的面積為1,則該矩形的周長有無最大值或最小值?若有,最大(小)值是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同學們在運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出新問題,并為類比原有解決問題的策略解決新問題埋下伏筆.)
3. 類比學習,建立模型
若設該矩形的一邊長為x,周長為y,則y與x的函數關系式為:y=2x+,且x>0. 于是,問題就轉化為研究該函數的最大(小)值了.
(設計意圖:期望同學們能類比原有解決問題的策略,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建立數學模型,努力通過對數學模型的求解而解決實際問題. )
4. 自主探究,分析問題
(1) 實踐操作:填寫下表,并用描點法畫出函數y=2x+(x>0)的圖像:
(2) 觀察猜想:觀察該函數的圖像,猜想當x=______時,函數y=2x+(x>0)有最______值(填“大”或“小”),是______.
(3) 推理論證:問題背景中提到,通過配方可求二次函數S=-x2+x(x>0)的最大值. 你能通過配方求函數y=2x+(x>0)的最大(小)值嗎?
(設計意圖:以問題為載體,引領大家從“形”與“數”兩個角度,自主探索,獨立求解新函數的最值.)
5. 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 小組合作交流,分享經驗,共探疑難. 小組成員先分別介紹自主探究過程中的收獲,提出自主探究過程中的疑問,然后共同分析疑難問題.
(2) 全班展示交流,相互補充,共同完善. 各小組代表匯報小組交流達成的共識,以及還未解決的問題,然后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3) 同學們在交流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引發深思的追問,觸及問題的本質,激發思考,并有意識將問題拓展延伸.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互相追問,深化同學們對問題的本質理解.)
6. 運用技術,拓展研究
借助幾何畫板探究對勾函數y=ax+(a,b為常數,且a≠0,b≠0)的圖像和性質.
(1) 按照從特殊到一般的順序,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對勾函數的圖像,感受a,b對函數圖像和性質的影響.
(2) 用極限的思想,體會對勾函數y=ax+(a,b為常數,且a≠0,b≠0)與正比例函數y=ax(a為常數,且a≠0)、反比例函數y=(b為常數,且b≠0)之間的關系.
(3) 當a>0,b>0時,作出對勾函數y=ax+的圖像,并寫出你發現的性質.
(設計意圖:當大家在借助幾何畫板探究陌生函數的性質時,應按照從簡單到復雜、從特殊到一般的順序展開,逐步觸及問題的本質. 同時,也滲透了研究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