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克曉


摘 要: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越南語專業于2011年對2008級越南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進行了新的改革,至今已有五屆。本文旨在分析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越南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新改革的利與弊,并進行思考,以尋找出對獨立學院越南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更科學、更實用的方式。
關鍵詞: 獨立學院 越南語專業 本科畢業論文改革
一、引言
畢業論文是高等學校本科生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科研初步訓練的主要綜合性形式,同時也是本科教學過程最后一個重要的環節,它起著深化學生的基礎知識、綜合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和檢驗學生各種能力的作用,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越南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也不例外。
應東盟市場對越南語人才的需求,以及地處廣西的優勢的地理位置,同時依托廣西師范大學良好的學辦資源和環境。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于2005年開設了越南語專業,至今已有10年。專業開設至今,本學院越南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進行一次新的改革,下面筆者將對這一新的改革進行分析與思考。
二、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越南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新改革
(一)畢業論文改革的原因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越南語專業自2005年開設至今,一直效仿國內一、二本各兄弟院校越南語專業對人才的培養模式,并結合獨立學院對人才培養的特色,制訂適合本學院越南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畢業論文是檢驗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部分。
自2009屆至2011屆,本學院越南語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一直采用其他兄弟院校均采用的傳統的寫作模式,即要求越南語專業學生需使用越南語寫一篇字數不少于6000字符的文章。且要求學生盡量結合實際從經濟、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選題,選擇的課題應具有專業性和典型性,以及課題內容應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盡管學生完成了論文,但因獨立院校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弱,造成畢業論文出現一些問題:學生選題不夠明確,范圍過大;學生寫作技能不高,難以表達論文的中心思想;學生的科研能力不高,無法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最后導致學生論文的質量不高或者學生無法完成論文的現象。
為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經本學院越南語專業創始人及科任教師的商討,于2011年決定對越南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進行新的改革,即學生既可以采用傳統的寫作模式,又可以采用新的形式——翻譯作品的模式完成論文。
(二)畢業論文改革的形式及要求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越南語專業學生既可以選擇原來的傳統寫作模式,又可以選擇翻譯作品模式。
翻譯作品模式要求:1.翻譯一篇完整的中文或者越南的文學作品,該作品必須是別人未翻譯過的,且作品要有一定的意義,如中文著作《阿Q正傳》,越南的文學作品《Chi Pheo》等;2.作品要有相應的原文,即翻譯的作品需是原著作品,要有作品原文,有原著作者;3.要有完整的論文框架,即要嚴格按照學士學位論文格式要求;4.作品的字數不少于8000字,即作品原文和譯作不能少于8000字;5.譯作要遵守原文,即翻譯出來的譯文要和原文內容,思想一致,且文字要達到“信,達,雅”的翻譯要求。除此之外,翻譯作品模式仍要按照傳統論文的所有過程(開題,初稿,修改稿,定稿,使用越南語答辯等)進行。
三、分析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越南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新改革的利與弊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越南語專業學生本科畢業論文新的改革不僅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而且增強了學生運用專業知識的實踐能力,更體現了專業敢于創新的教學態度。從學生論文實踐中發現,這既有成效,又有不足,具體分析如下:
(一)畢業論文新改革的成效
1.增強學生自主選擇的彈性
論文新的改革打破了原有單一的形式,為學生創造了多余的選擇空間。從下文的統計表1中得出結論:一般大部分學生選擇翻譯作品模式(目前都是越南作品翻譯成中文),而小部分學生則選擇傳統論文模式。很多學生會在沒有合適的選題或者傳統寫作中途遇瓶頸時及時選擇翻譯作品模式,這保證了學生有題可選的彈性。
2.提高學生完成論文的積極性
據學生反饋:論文新的改革使學生有了選擇余地,減輕了學生“無題可選”或者“無內容可寫”的恐懼心理,加上翻譯作品模式相對傳統寫作模式而言較輕松,使得學生在準備和完成論文的過程中提高積極性。
3.提高學生對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
翻譯作品模式學生需要讀通并理解作品原文的所有內容及中心思想然后轉換成中文。在這一過程中既要保持原文的中心思想,又要保證譯作需符合中文的語法、語序,并達到翻譯“信”、“達”、“雅”的要求。這既能考驗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又能考驗學生對中文的熟練,還能考驗學生對翻譯技巧的掌握,很好地提高學生對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
(二)畢業論文新改革的不足
1.學生選題不當
翻譯作品模式要求學生選擇翻譯一篇至少8000字的越南文學作品。學生在查找越南語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常會鎖定越南的長篇小說及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則篇幅較長,字數一般超過10000字,而短篇小說則篇幅較短,字數一般是6000字~7000字。學生為了達到要求的字數,會從長篇小說中節選一部分章節,甚至有學生從一篇長篇小說中節選不同的章節翻譯,因此造成譯作的不完整且出現翻譯同一作品的結果,偏離原本對翻譯作品的要求。
2.學生論文質量不高
從幾屆學生的論文得出結論,大部分學生都采用翻譯作品的模式完成論文。從表2可以看出,論文新的改革保證學生論文的完成,但論文質量不高,大部分學生論文質量處于中等或中偏低等成績,高分的幾乎沒有。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1)學生所選的文學作品一般都是時間年代較久遠,如戰爭時期的越南文學作品,學生對原文的背景或大意了解不深,譯文的思想表達不夠貼切原文;(2)學生中文的語言組織不夠,譯文的語言表達較為口語,沒有達到翻譯“信”、“達”、“雅”的要求;(3)因學生論文時間安排的關系,使得指導教師難以與學生進行面對面指導。因此造成學生論文的整體質量不高的現象。
3.加大論文指導教師審閱論文的難度
論文翻譯作品模式指導教師要對照原文和譯文進行審閱,較傳統寫作模式而言,這不僅加大了指導教師的審閱的時間,而且加大了審閱的難度。
四、對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越南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新改革的思考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越南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由原來的傳統寫作模式增加了新的翻譯作品模式,針對這一新改革出現的不足,筆者做出以下思考:
(一)加強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
從學生的畢業論文(傳統寫作模式和翻譯作品模式)看,學生的選題、開題、論文的內容、答辯等環節都會出現不規范性,其原因歸結于學生缺乏統一的指導。因此,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可以以講座或者課堂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論文前的指導,如如何選題、如何開題、每個論文模式的相關要求及論文的寫作過程,并以往屆學生的論文為范例進行分析。
(二)加強畢業論文的嚴格管理
專業教師需從歷屆學生論文實踐中總結,并及時修改每一屆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手冊,對學生論文的選題、內容、論文格式等進行嚴格的要求,避免學生出現選題重復、論文偏題或者寫作不當等現象。
(三)調整畢業論文的時間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越南語專業根據越南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學生畢業論文完成的時間為第八學期。而第八學期不安排課程,學生可以利用該時間段找工作、實習、備考等,因此,對學生完成論文在時間上形成沖突,導致學生沒有時間專心完成論文。同時,由于學生不在學校,造成論文指導教師無法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因此,應該把學生完成論文的時間調整為第七學期,并嚴格督促學生按時完成。
五、結語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越南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新的改革改變畢業論文原有的“形式單一”的模式,突出獨立學院強調突出專業特色的辦學特點。即使目前新改革仍存在一些不足,同時也沒有達到本質上的創新,但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越南語專業教師仍將繼續探索,以便尋找出更適合我院越南語專業學生,甚至全國獨立學院越南語專業的學生論文方式。
參考文獻:
[1]殷曉彥.獨立學院本科畢業論文探索.新西部,2014(06).
[2]楊旭.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論文問題的現狀及對策.學園,2013(1).
[3]祖大慶,戴可微.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形式改革的思考與探索.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