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
摘 要: 教育是職業,更是事業;教育是清貧,更是奉獻;教育是堅守,更是崇高;教育是積累,更是積淀;教育是創新,更是開拓。
關鍵詞: 教育 立德 教師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傳的“道”,我認為包含對“德”的傳播和發揚,更包括對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弘揚。老師是學生的榜樣,老師的言行往往影響著一代代的學生,特別是班主任的言行更能影響學生一輩子。所以我們更應該懂得如何做好自己。
老師,肩負著教育祖國未來一代的責任,承擔著一個個家庭的夢想,所以我們更應該是全社會的榜樣和楷模,應該是學生眼中最完美的那一個,也應該是家長眼中最放心的那一個。我們就應該有理想、有追求、有義務、有責任。我們應該做最好的自己,讓自己成為完美的一個。
一、教育是職業,更是事業。
我們往往把教育看做職業,把教育看做行業。某些老師認為這是我養家糊口的職業,我為之付出,也要為之索取。我的工資不高,我的教學與我的收入是相匹配的。所以就多了一分埋怨,少了一份坦然;多了一份指責,少了一份反思;多了一份無奈,少了一份滿足。所以也就多了憂郁,少了關愛。有人說這是職業倦怠,而我說那是缺乏對事業的追求。當一個老師把教育當做事業對待,就會有使不完的勁,每天都是快樂的,見了學生是幸福的。放假了,想學校、想學生、想教室、想教學。他的每一天都是充實而滿足的,他的每一刻都是有追求、有積淀的。上班了,他想教學、想課堂、想方法、想策略。他愿意為之付出一切,他是幸福的。
二、教育是清貧,更是奉獻
我的中師班主任說過:想發財,就不要當老師。二十幾年前的我,只當是一句過耳話。而今天,想起這句話,我才明白為什么我選擇了當老師,其實就是選擇了一輩子與清貧為伍。我們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們干著“天下最光輝”的事業,我們拿著并不光輝的收入。當然,選擇了當老師,就沒有任何后悔,我滿意我的工作。我帶出了一批批學生,我送走了一屆屆畢業生。看到他們的成長,我是幸福的;看到他們的進步,我是滿意的。我為他們付出過真摯、善良和關愛,我為他們的成長注入了本該有的色彩,我是愉悅的;看到他們的未來,我是欣喜的。我為他們奉獻過,奉獻過時間,搭上過熱情,更多的則是滿滿的深情厚誼,還有幾十年不變的深深祝福,祝愿他們的未來光輝而燦爛。
三、教育是堅守,更是崇高
許許多多的老師,選擇了堅守:堅守教育,堅守校園,堅守課堂。我們在努力堅守一片樂土,這里有最善良、最單純、最清麗的學生;這里有最美、最靚、最炫的兒童少年。我們堅守的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是中國崛起的基石;我們堅守校園,它是最純凈的一堣,它是最有活力的生命場;我們堅守課堂,它是知識能力的培養地,它是學生起航的新碼頭。我們更堅守崇高:職業的崇高、精神的崇高、追求的崇高、擔當的崇高。我們仰望崇高:仰望世界的頂峰、仰望科學的頂峰、仰望精神的頂峰。
四、教育是積累,更是積淀
我們大步向前,走在教育的最基層;我們闊步而行,走在教學的最前沿。我們繼承教育的傳統,我們發揚教育的精神,我們吸納教育新知,我們積累教育經驗。一代代教師向前輩看齊,接過他們的旗幟,昂首闊步,走向教育的新天地。我們日積月累,讓教育結出碩果,芳香四溢;我們歲歲傳承,讓教育的光輝,映照四方。我們起早貪黑讓教育積淀,積淀著文明,積淀著文化,也積淀著未來的能量。我們的積淀是為了助推,推動祖國的富強,推動文化的傳承,推動文明的發達。只有教育,才有如此神力;只有教育,才有如此功力。
五、教育是創新,更是開拓
時代在變,學生在變,社會在變,世界在變。我們的教育也在變,我們的教育有這樣那樣的弊端,我們的教學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我們看到了,我們明白了。我們在尋找最好的教學、最好的教育,我們要繼承,更要創新。我們要站得高,看得遠,我們要發現新目標與新動向。我們要改變陳舊的教學教法,我們要開創嶄新的未來。我們要積極追求,追求最適當的施教方法,追求最適切的教育行為,追求最適合的教學策略。有追求才會有目標,有目標才會有方向,有方向才會有動力,有動力就會有成果。每一個教育人都在追求那份最適當的教育。
立德,是根本;立本,是根基。只有德先行,才有果后至;只有德先行,才有善來到;只有德先行,才有愛光臨。教師,堅守住德,才有未來;堅守住德,才有明天。我們孜孜以求,與廣大同仁一起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