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會閣

摘 要: 河北省初中升學考試作為全省統一性考試,試題命審特別慎重,不可謂不深思慎取,然而同世間萬物一樣,絕對完美恐怕只是一種愿景,指出其白璧微瑕,意在助力其順利成長和發展,引發學術思考。
關鍵詞: 河北省 中考語文試題 句子 答案 材料
近年來的河北省中考語文試題,穩中求進,變中求新,傾注了組織者、命題人、審題人的心血和智慧,可圈可點之處很多,幾乎無可挑剔,堪稱精品,贊譽度頗高。2014年河北省中考語文試題想來肯定也是幾經打磨,整個試卷亮點不少,值得稱道的是讓學生談談對“孝”的看法,對名著的變相考查,其他出彩的如考查應用文,關注初中、高中銜接,結識新事物(下一代網絡),等等。展卷審讀,“雞蛋里挑骨頭”,卻忽有缺憾之感,恐怕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F著意于指出瑕疵,權作學術爭鳴。
一、一個句子的誤讀
第二部分議論文閱讀材料的第⑥段有這樣一個句子:最近一屆的“芥川獎”獲得者田中慎彌卻是個“普通人”。字面上看似乎沒有問題,但認真推敲則發現:“的”字應放在“獲得者”前,或者在“獲得者”前添加“的”字,或者干脆去掉這個“的”字,因為這個句子造成了限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的不匹配:偏正關系的“最近一屆”限制“芥川獎”而非“獲得者”,即是“屆獎人”而非“屆人”。
二、一個答案的偏差
第一部分的4題是“閱讀下面這則新聞,回答后面的問題。”第(1)小題要求“給這則新聞擬一個恰當的標題?!眳⒖即鸢甘牵洪T戶網站聯合發布當前“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調查結果。標題是“眼睛”而非全貌,言簡意賅、短小精悍為上;主要內容則需是主謂賓齊備為好。筆者認為,這里是“擬個標題”與“概述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混同了。
三、應用材料值得商榷
第一部分的5題:請找出下面這則應用文中兩處不恰當的地方,并提出修改意見。
似乎是比較明顯,按題意指向是格式上缺少“日期”,內容上“不能到校學習(病了)”而請假無需“原諒”,只求“批準”。然而作為全省統一的命題材料,應該是典范的,下面這幾點值得考慮:1.“請假條”屬于應用文中的條據類,按性質和內容分為憑證條據(如借條、欠條、收條等)和說明條據(如便條、留言條、請假條等),是與通知、倡議書等并列的常用應用文,“病假條”是與事假條、喪假條、婚假條、產假條等并列的,對學生來說“請假條”更合適。況且,真正的病假條是需要“醫診證明”或“醫生建議”之類的內容的。2.作為標準的應用文,署名里自己的稱謂“學生”后應加“:”。3.“急性腸胃炎”(或胃腸炎)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張丹昨晚得病,假條沒寫日期,估計應是今天早晨捎去的吧。“現正在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現在進行時】,寫假條前難道沒去看醫生嗎?上吐下瀉地折騰,能承受得了?是不是應該“還在接受治療”啊【病癥延治時】。4.假如是張丹在中考沖刺或總復習前的應約或會聚,宴席上受長輩呵護或好友勸諫等而暴飲暴食,或者食入生冷腐餿、穢濁不潔的食品,引發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癥,事后愧悔了,而說“請您原諒”,似乎也順乎情理。此其一。其二,張丹因病救治得誤課兩天,又不能前往學校當面請假,對班級的學習和學校的紀律來說,請求老師原諒,似乎也能說得過去。
四、作文材料尚有缺失
2014年的作文材料是:“衣著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衣著體現著人的個性、愛好、修養、追求……它的背后往往有著生動的故事,有著不同的見解。”
請以“這樣的衣著”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文體自定。(余略)
這則材料是相當不錯的,各層級考生都有話可說,有文能寫。問題是命題作文不能以話題為題,“這樣的”雖然體現著或蘊含著、滲透著“個性、愛好、修養、追求……”,但是按材料的指引【審題】,文體只能在記敘文(有著生動的故事)和議論文(有著不同的見解)之中選擇,而無法擇用說明文。這樣就造成了命題雖然不是有意制造偏愛取舍,但實則無意間失落了一種文體的現實。其實,添上“有著別樣的設計”或“有著獨特的樣式”等就規避了這種缺失,也為想象力豐富的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個性和自我的平臺。
以上所言,僅僅是追求完美的拙見,意在表明“完美只是一種追求”,命題材料一定要竭力做到“深思而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