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澤星
摘 要: 高中計算機專業教師從教幾年來送走大批高中畢業生,但是學生考入大學后選擇計算機專業的寥寥無幾,究其原因是高中根本沒有學到扎實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分析其原因是培養的學生特色不突出,專業知識和技能雜而不精,與實踐中計算機人才的需求標準脫節,導致學生對計算機專業沒有興趣。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教學 學習環境 課堂結構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課程,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要不斷關心、支持、探索、交流,使信息技術課教學內容不斷更新,教學水平不斷提高。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總結。
一、創造和諧學習環境,激發學習興趣
很多學生認為信息技術課是一門不太重要的課程,部分學生甚至認為這門課是一門娛樂課,所以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實踐教學讓我懂得鼓勵和誘導相結合,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抵觸情緒,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是保持學生學習情趣的最佳手段。
1.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
如講述《信息及其特征》時讓學生觀看朝鮮戰爭與蘭德咨詢公司故事的幻燈片,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朝鮮戰爭前,蘭德公司向美國國防部推銷一份秘密報告,其主題詞只有7個字,要價150萬美元。美國國防部認為是敲詐,不予理睬,結果“在錯誤的時間,在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戰爭結束之后,國防部才想起那份報告,要來一看,追悔莫及。問題:“那7個字是什么?”——“中國將出兵朝鮮”,從而引入信息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寓言故事創設情境,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求知欲望,發掘創造潛能,獲得學習樂趣,并轉化為學習動機。
2.聯系生活中的實際例子
我們要盡可能緊密聯系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運用計算機和多媒體工具將學習內容以多媒體形式和友好互動的界面為學生提供數字化資源,讓學生身臨其境,經歷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教學規律。例如,講授電子郵件時,教師可以用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對照講解,使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
二、優化課堂結構教學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我們應該讓學生自己探究知識,注重學生的獨立鉆研。遵循科學探究未知領域知識的途徑,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等步驟掌握知識。學生是探索的主體,教師是“顧問”和“引強人”。同時創造一個比較理想的認識、發生、發展的環境,給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從而極大地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以積極主動的狀態投入學習。
1.任務驅動法
讓學生通過學習和努力在本堂課內完成教師預定的任務,任務式教學法是一種信息技術學科性比較強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學制作帶圖形的文檔一節時我創設如下情境:又到春節了,同學們總會花錢買些賀卡互相贈送,我們今天學用Word制作賀卡,不僅能節省買賀卡的錢,而且這種祝福方式獨特新穎,更主要的是獲取新知識。學生嘗到了甜頭,學習興趣盎然。又如教完Power Point,先用數碼相機把班集體的精彩場景拍攝下來,然后傳到電腦中,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任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制作多彩的班級相冊。
2.合作學習法
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傳統學科課程有一定差距,不能用傳統方法教。信息技術課程中應該貫徹合作學習理念與方法。教學中強調學習者合作學習、相互協作,以彌補原來學生信息技術技能差距很大的不足。
3.競賽激趣法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作欲望,我利用學生的好勝心、自尊感,組織學生進行操作比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熟練掌握軟件的各種操作,適時舉行一些應用軟件的競賽活動,活躍課堂氣氛,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例如:辯論會、電腦美術制作比賽、網頁制作比賽等。甚至可以舉行一些電腦小游戲過關比賽,對提高學生基本操作能力有很大幫助。這樣,不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而且增長科學知識、激活思維。
三、嘗試“放飛”與“自主學習”
各種各樣的虛擬社區是學生的所好,很多學生在那里自覺地學到很多東西。但我們一直在課堂上排斥“OICQ”和“聊天”這類工具,反過來想一想:“如何有效組織起學習、怎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學生的這些愛好能不能為學習活動服務呢?在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理論中,這一類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學生進行自主、協作學習”。而教師實施這一方案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用華南師范大學未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桑新民教授的話來說,就是學會放飛學習者。放飛學習者的關鍵是:老師敢放、會放,學生要大膽飛。放飛是一種藝術,我們應該怎樣演繹這種藝術?實際教學中,學生中存在不少不敢飛、飛不起來、飛了又掉下來、懶得飛的人,他們或放棄自主學習的機會,或不斷等待。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是最難的,“自主”在學生習慣了幾年、十幾年的“灌輸”教育之后會演變為“自由散漫”。但“自主”在做他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會有很好地體現。“放飛”不是放任自由,放飛的方向、放飛的尺度都要教師把握好藝術要領。
總之,要學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只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就必須使用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
參考文獻:
[1]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審定稿)[S].2003.
[2]王克勝.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信息技術.
[3]韓忠強,王世軍,董玉琦.關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實施的調查與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