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 要:百年大計教育為先,教育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根本。在全面部署城鄉教育、農村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幼兒教育是一個全民關注的熱門話題。旨在通過運用SWOT分析模型對農村大班幼兒的成長環境進行分析,以研究農村大班幼兒的閱讀興趣,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和建議,希望能夠促進教育的公平性,縮小城鄉教育的差距,培養農村幼兒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閱讀環境;閱讀方法;閱讀材料
教育是每個幼兒都應該享有的權利,然而在很多農村地區,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同,幼兒受教育的程度也參差不齊,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從實際著手,用科學的方法對農村幼兒所處的環境進行準確合理的分析并解決問題,為幼兒制訂科學合理的閱讀計劃,以此來提高農村幼兒的早期閱讀興趣。
一、運用SWOT模型對農村大班幼兒的閱讀環境進行分析
1.SWOT模型分析的介紹
SWOT分析模型也稱為態勢分析法,是組織中內外部環境常用的系統戰略統籌工具。在分析問題時應該將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然后根據要素分析,對問題進行整理歸納,為有效合理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2.對農村幼兒大班內部閱讀環境的優勢進行分析
在農村,幼兒接觸的都是原汁原味的事物,受外界污染和誘惑較少,他們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對新事物充滿好奇,模仿與學習能力較強,心靈純凈清澈。教師應該對他們進行及時的指引,通過早期的訓練培養幼兒閱讀的習慣。
3.對農村幼兒大班內部閱讀環境的劣勢進行分析
農村幼兒大班的幼兒心智尚未成熟,易受生理和心理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幼兒注意力不集中,閱讀積極性較弱。幼兒需要教師時時地監督,并能及時地答疑解惑,才能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幼兒學習的熱情,這就要求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對幼兒進行閱讀輔導。
4.對農村幼兒大班外部閱讀環境的優勢進行分析
農村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農村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都是良好的閱讀環境。利用自然環境營造恬靜的閱讀氣氛,將閱讀題材內容與自然結合起來,讓幼兒主動地去發現所閱讀的內容與自然景物的聯系,培養敏銳的洞察能力。
5.對農村幼兒大班外部閱讀環境劣勢進行分析
由于城鄉經濟的不平衡,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滯后,教育資源有限,且思想觀念較為保守,這些消極因素都會增加農村幼兒閱讀習慣培養的難度。
二、影響農村大班幼兒早期閱讀興趣的因素
1.留守兒童大多由祖輩照顧,祖輩年齡較大,教育觀念落后,不能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甚至剝奪幼兒的閱讀時間
2.農村幼兒由于父母無暇照顧且父母知識結構單一,對幼兒監督力度較弱,并不能對幼兒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
3.農村地區教育水平落后,師資水平不高,教師隊伍缺乏動力和創造性
三、農村大班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培養方法的策略
1.重視幼兒早期閱讀方法的指導
眾所周知,目前農村大部分的家庭都只有老人和小孩,老人不能夠有效地教給幼兒正確的學習方法,不能夠很好地引導幼兒進行閱讀,進而不能夠很好地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因此,在實際的幼兒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幼兒的個性發展和心理特點,并注重幼兒早期閱讀方法的指導,激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那么,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正確引導幼兒進行閱讀:一是制造懸念,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如,在幼兒進行閱讀之前,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發幼兒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并為其設置懸念,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二是使幼兒在游戲中進行閱讀。在采用這種方式時,教師應該將閱讀環境、閱讀內容與閱讀形式緊密結合起來。如,教師可以通過幼兒熟悉的動漫、蔬菜、水果以及唐詩等卡片,讓幼兒自行抽取,對自己抽到的卡片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表達出來;三是及時對幼兒進行夸獎和贊揚。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幼兒的表現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贊賞,進而激發幼兒的閱讀熱情,如,教師可以經常使用“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你能行”等評價語言。
2.對閱讀材料進行分級和選擇
(1)針對兒童的天性,幼兒對色彩鮮艷事物尤其敏感。因此,在幼兒讀物的選擇上必須是彩繪繪本。鮮艷夸張的圖畫有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發對閱讀的興趣。(2)要重視閱讀繪本的難易程度和數量。幼兒家長和教師要將幼兒讀物根據難易程度分門別類地擺放,從易到難的閱讀符合幼兒認知發展的規律,因此,教師或者家長可以將不同等級的閱讀讀物放置在不同的小籃子或小格子中,方便幼兒取閱。如,在家里,家長可以將童話故事、動漫、笑話等不同類型的書籍分類放置,讓幼兒根據其愛好進行有效地選擇;在學校,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周期板報、舉辦幼兒讀書大賽以及講故事比賽等活動,使幼兒積極參與,調動其積極性,激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這樣對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與積極性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3.教師可利用多種方法創設情境
情境創設有利于幼兒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且創設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一方面可以通過語言地描述激發幼兒的興趣,創造想象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以及善于表達情感的能力,將知識形象化轉述出來,以情動人。例如,在教學《春天到了》時,為了讓幼兒更加理解“五花十色”,教師可以繪聲繪色地講述:春風輕輕地走來,給了春天美麗的顏色,黃色給了迎春花,紅色給了玫瑰花……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教師通過抑揚頓挫散發出情感的語言,讓孩子們跟隨教師生動的語言想象出春天的景象,感受文字的音韻與內涵美,“五花十色”自然得到了理解。
另一方面,巧妙設置問題,引發幼兒思考,進而提高對閱讀的興趣。設置巧妙的問題可以誘發幼兒探究的興趣,并樂于通過獨立的思考進行判斷和研究。在教學《孔雀舞》讀本的時候,可以先創設情境讓幼兒學習孔雀舞,使幼兒親身體驗孔雀舞的靈動與美妙,同時體會學習舞蹈的艱辛。隨即向孩子提問,孔雀也能跳舞嗎?跳孔雀舞的人是怎樣成功的?引發幼兒閱讀的興趣,隨著讀本的深入,再進行下一輪的提問,設置懸念,引人入勝,從而讓幼兒緊跟著閱讀的節奏。
4.加強家庭與幼兒園的緊密聯系,開展多種交流活動
家長與學校的聯系有助于及時全面地掌握孩子的閱讀動向,通過雙方的充分交流和溝通,可以具有針對性地給孩子提出合理的意見和改進的措施。或以班級為單位展開集體閱讀活動,家長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在與幼兒共讀時產生的困惑與困難予以解答和幫助,并將常見的問題編制成冊,有利于宣傳和推廣,其中的內容主要是:“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如何處理在指導孩子閱讀時出現的常見問題”等。或者開展一系列沙龍活動,鼓勵家長自愿參加幼兒園組織的關于幼兒閱讀興趣培養的交流活動,起到示范效應與從眾效應,充分利用幼兒園與家長的教育資源。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個性因材施教,積極地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閱讀興趣。讓幼兒在主動參與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為將來的閱讀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主動閱讀、海量閱讀對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興趣有著積極的作用,閱讀習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周而復始的堅持,老師和家長應該堅持不懈地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培養幼兒,鼓勵幼兒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
參考文獻:
吳燕.互動式分享閱讀對4~6歲幼兒閱讀興趣、敘事能力的影響[D].上海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