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韜
魯迅是現代文學史上首屈一指的語言大師。他不但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而且有得心應手地駕馭語言的能力。他猶如三軍統帥,指揮調閱,出奇制勝;又如高明的魔術師,點鐵成金,不著痕跡。《雪》的語言即體現了魯迅這爐火純青的造詣。
作為散文詩,《雪》的語言富有鮮明而多變的節奏。節奏是詩的語言的基本素質之一,也應是散文詩之可以稱其為詩的條件之一。節奏來自音節、聲調、句子長短和內在感情的變化?!堆返恼Z言就是隨著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而不時變換著句型、音節、聲調的。如寫江南雪景,表現喜悅、向往之情,采用的是較長的句型、大體整齊的音節和平緩的聲調:
“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磐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
文字的節奏是舒徐緩慢的。在這種節奏中,我們仿佛看見作者注目凝神、愛憐不已的情態。而寫孩子們的天真活潑,則用簡短的句型、跳蕩的音節、高揚的聲調形成輕捷明快的節奏: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p>
寥寥數字,卻擬態傳神,聲形畢具,生命的活力躍然紙上。到了寫朔方雪的雄渾勁拔氣象,就使用長短錯落的句法、急促的音節、昂奮的聲調,從而形成急風暴雨似的節奏:
“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p>
這一段文字一氣呵成,筆力遒勁,讀之令人心神激越,振奮鼓舞。
《雪》的語言很富有形象性。作者狀物賦形,能抓住人事景物的特征,經過鮮明突出的描畫,訴諸讀者的感官,引起豐富的聯想和想象。
應當指出的是,《雪》的語言的通體特色是簡潔凝練,深沉含蓄。這也是魯迅作品共同的特色。用語少許而意蘊豐富,略加點染便形神畢肖,言盡于此而意歸于彼;他的語言具有醇醪的濃度、金子的光彩、神曲的音響。正如古人詩論說的:“誦之行云流水,聞之金聲玉振,觀之明霞散綺,講之獨繭抽絲?!薄堆氛沁@樣一篇叫人百讀不厭、愈咀嚼愈有味的優秀散文詩。
(節選自《西江月·下旬》2014年第4期《漫談魯迅〈雪〉的意象與內蘊》,本刊有改動。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