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延沛
摘 要:從消防安全生產隱患的定義出發,論述了生產現場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對安全生產的意義,客觀評價了生產企業消防安全隱患排查的現狀;引入發散思維工作方式,闡明了發散思維工作方式是消防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消防安全隱患發掘的實例,說明發散思維工作方法有利于挖掘深層次安全生產隱患。
關鍵詞:消防安全;發散思維;安全隱患;事故預防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7.033
1 消防安全隱患
安全生產隱患從字面意思來看即為生產隱患的根源,它是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潛在不安全因素。安全隱患是導致安全事故的導火索,消防安全隱患是重、特大消防安全事故的直接成因。
現場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工作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找出可預知的消防安全隱患和消除這些被發現的消防安全隱患。預知隱患是基礎,預知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固有的或潛在的消防安全隱患,然后在此基礎上采取各種有效方法、手段和行動來消除這些隱患,以免給安全生產帶來危害。
在日常消防安全隱患檢查中,利用一般思維方式很難找出較深層次的隱患。引起重、特大事故的消防安全隱患往往隱蔽性很強,不易被察覺。這些深層次消防安全隱患有的是在設計階段就埋下了安全隱患,有的是在施工階段因疏忽而造成的,有的則是長期日積月累形成的,從此,這些消防安全隱患就一直存在于生產現場。這些消防安全隱患只通過表面消防安全檢查,而不深入思考是無法發現的,往往釀成了消防安全事故后,才明白原來事故的發生是由早已存在的深層次的消防安全隱患造成的。
眾所周知,大中型石油化工企業工藝流程復雜、點多面廣,這就使得消防安全隱患不易被徹底挖掘。很多類似企業也經常組織員工定期、不定期地排查消防安全隱患,雖然也挖掘出來不少安全隱患,但這些隱患大都比較浮淺,真正的深層次的消防安全隱患不易被發覺。
消防安全事故由以下三個基本要素組成:①存在條件,即消防安全隱患。生產現場自身存在的設計或施工等隱患是消防安全隱患產生破壞的基本條件。②觸發因素,即人為因素。如果沒有消防安全隱患存在的基本條件,即使小小的人為過失,也不會釀成較大的消防安全事故。③消防安全隱患的存在條件與觸發因素的偶然結合。潛在的消防安全生產隱患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一旦觸發條件形成,就可能釋放能量,產生預想不到的危害。
從近年來國內發生的幾宗重、特大消防安全事故來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對現場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識別不清,對消防安全隱患的危害程度認識不夠,沒有采取有效的方法排查出深層次的消防安全隱患。這樣就為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因此,如何利用有效方法挖掘深層次的消防安全隱患,然后對其進行有效的整改,就成為目前現場消防安全隱患排查管理中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現實問題。
消防安全隱患在石油化工企業中的存在范圍大,各種消防安全隱患隱蔽性較強。如果沒有有效的方法,就很難將這些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出來。
2 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不少心理學家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的思維,可以由點及面、由面到點、點面蓋全。發散思維具有如下特點:①流暢性。流暢性就是觀念的自由發揮,指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生成并表達出盡可能多的思維觀念,并較快地適應、消化新的思想概念。機智與流暢性密切相關,流暢性反映的是發散思維的速度和數量特征。②變通性。變通性就是克服人們頭腦中某種自己設置的僵化的思維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來思索問題的過程。變通性需要借助橫向類比、跨域轉化、觸類旁通,使發散思維沿著不同的方向擴散,表現出極其豐富的多樣性和多面性。③獨特性。獨特性指人們在發散思維中做出不同尋常的、異于他人的新奇反應能力。獨特性是發散思維的最高目標。④多感官性。發散性思維不僅運用視覺思維,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加工。發散思維還與情感有密切關系,如果思維者能夠想辦法激發興趣,產生激情,把信息感性化,賦予信息感情色彩,會提高發散思維的速度與效果。
3 發散思維在消防安全隱患排查中的應用
消防安全隱患必須從宏觀的面和微觀的點這兩個角度來進行排查,如何使點與面有效銜接,發散思維式排查法就是很有效的方法。利用發散思維查看生產現場,預先分析、確定消防安全隱患,然后分析根源、制定對策并落實,最后消除消防安全隱患,確保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
從各種消防安全隱患存在的隱蔽性可以看出,如果要科學排查消防安全隱患,就必須將傳統直觀的檢查方式轉變為發散思維的工作方式,采用運動式大排查的方法來發掘深層次的消防安全隱患,變以事故管理為重點為以事故預防管理為重點;以人為本,以生產現場為對象,全面運用發散思維工作方法,深入分析和評價生產現場的消防安全隱患;預先消除消防安全隱患或采取防范措施,有效控制生產事故的發生,將消防安全生產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
2013-11-22T10:25,位于山東省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儲運分公司東黃輸油管道發生原油泄漏,泄漏的原油進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密閉空間的暗渠內,油氣積聚遇火花發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75 172萬元。
一般石油化工企業廠區內或廠區外可燃液體管道經過處,可燃液體泄漏收集溝渠與市政排污溝渠連接處有一個油水分離池。該分離池上游進水口即是可燃液體泄漏收集溝渠,下游出水口與市政排污溝渠連接。平時,該分離池是用來收集雨水和排污使用,但有可燃液體泄漏時,可用來收集可燃液體,阻止泄漏的可燃液體進入市政溝渠。油水分離池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事故發生后,國務院發文要求全國上下所有類似石油化工
企業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大排查。類似企業應該認真排查,消除油水分離池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避免可燃液體泄漏至市政排污溝渠,造成類似特大消防安全事故。而這樣的消防安全隱患如果不以發散思維來分析、判斷,只靠直觀觀察是不會被發現并消除的。
4 結束語
只有將發散思維工作方式充分運用到消防安全隱患排查中,生產企業才能挖掘出較深層次的消防安全隱患,將我們平時工作中沒有發現的消防安全隱患暴露出來,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