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樂順
初中美術是基礎的美感教學,除了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美術基礎之外,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也許就美術這門藝術課程來說,可能和大家的天賦有關,但是審美能力卻是可以后天培養(yǎng)的。構建趣味美術課堂,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審美能力,奠定美術基礎。這是本文重點探索的,也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思考的。
趣味課堂是對學生來說的,一種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其積極性的課堂形式,是老師一直以來都想要構建的一種教學氛圍。特別是它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激發(fā)有很強的誘導作用。想要構建初中美術的趣味課堂,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了解學生思維,貼近他們喜好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中主要的部分也是學生,在課堂中,學生的一舉一動帶動了整個課堂的氣氛。所以構建趣味課堂,要先了解學生的喜好,按照他們的想法來,這樣才能準確而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有趣程度。比如初中生會喜歡一些動漫等,老師可以將動畫人物的創(chuàng)作帶入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先模仿后創(chuàng)造,相信一定能引起大家的繪畫欲望。
二、豐富教學內容,增加教學途徑
繪畫本身是很有趣的,如果只是靠臨摹,就容易失去它的本質。初中美術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繪畫能力,更要求他們有對畫作的欣賞能力。老師可以將幾幅有名的畫作用幻燈片展示出來,請學生來談談自己的感受,可以從繪畫的技巧,也可以深入作者內心進行了解。不管學生得到的是不是和畫作本身的含義有關,老師都應該積極引導他們去作答。為了提高這一認識的趣味性,老師要豐富教學途徑,如帶領他們去美術館進行實地欣賞,在那種氛圍中可能更容易激發(fā)自己對畫作的感覺。而一些美術的基礎知識,老師可以通過趣味的故事介紹、圖片展示、影視資料等,加深學生的印象。
三、實踐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美術不是用眼睛看,也不是僅僅用心感受就可以了,最好是能夠進行自我的創(chuàng)作和實踐。老師要給學生這樣的機會,拿起手中的畫筆,對眼前的事物進行描畫。而且最好是實物作畫,如活潑的小兔子,老師可以先讓他們去觸摸小兔子的毛,感受兔子心臟的跳動,然后將自己所看、所感展示在紙上。這樣的創(chuàng)作會更具感情,畫作更具生命力。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故事創(chuàng)作,加深畫作的意義表達。
總之,初中美術趣味課堂的構建要以學生為中心,除了給學生展示豐富的教學材料之外,還要讓學生談談對畫作的感受,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對美術的感覺,激發(fā)他們學習美術的熱情,提高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趙婧.在美術課堂中對學生進行美育[J].讀與寫:下旬,2011,08(1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