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
一、改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師生關系
傳統教學模式存在著說教式問題,只是一味給學生灌輸,沒有重視學生的感受,這樣的情況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教師只重視教學方法,而對學法方面的研究有所忽略,這對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作用產生不利影響,阻礙了他們對知識的接受。布魯納曾經說過:“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是刺激學習的最好方法。”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也是很好的老師,是啟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引導學生走向成功。只有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很大興趣,才可以具有很大的積極性求知、積極探索,在探索的同時,產生創新的欲望,才會不斷創新。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師生關系,教師應該積極研究,改進教學模式。(1)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很好地把學科知識特點體現出來,在遵循相關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引導作用,傳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能力。(2)要把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中心,在教學的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采用很多種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體現出來,豐富課堂的教學方式,不斷優化教學模式,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確保學生在最佳的狀態下學習,激發學生投入充分的積極性以及創造性,讓他們可以主動學習,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創新能力。(3)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思想品德學科來說,在教學中一個設計巧妙、新穎別致的導入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老師要多采用“多參與多討論”的教學形式,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注重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位置,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能夠懷揣濃烈的好奇心投入到學習當中。(4)提倡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給予學生在思想、意志以及情感和行為等方面的尊重,讓學生能夠在教學中運用視覺以及聽覺更好地學習,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的才華能夠得到充分展示,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機會,同時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教學中來。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課,創設問題教學情景,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創新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能力,充分激發他們的潛能,不僅是現代教學的特征,而且滿足了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求。對于思想品德課程來說,設計巧妙且新穎、別致的教學方法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哲學家波普爾說過:“讓問題來激發學生去學習、發現知識、觀察及實踐。”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活動課與情景教學的設置和開展應該充分體現現代教育的特征、滿足現代社會對人能力的要求。情景教學可以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激發出來,提升其創新的學習能力。設置并開展相關的活動將現代化教育方式體現出來,要很好地將現代社會發展對人們的要求體現出來。愛因斯坦說過:“培養獨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對總體判斷的能力是現代化教學的主要內容,對特定知識的獲取則變成次要內容了。”因此教師在創新課堂時要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索、研究等認識活動突出來,而學生則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自身的創造意識以及社會實踐能力不斷提升,為將來在社會中的實踐做好基礎準備。在課堂實踐中應該做到:(1)教師要做到深入鉆研教材,以學生為本,設計出有創意的問題情景,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2)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除了對知識的獲取,還培養其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實踐應用的能力,最終將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有效激發出來,將整體的課堂教學質量提升上來。(3)活動課的形式要不拘一格。要不斷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以及參與的能力,培養學生采用科學的方式將問題提出來,并培養他們對問題進行科學分析、解決的能力,將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確保采取的活動方式具有可行性。(4)針對學生自身的愛好以及特征,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具有針對性地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把活動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對實際問題的解決當中,最終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整體教學質量得到很大提高。
三、巧設疑問,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發現問題并超越,而不僅僅是求異,創新有一定的思考價值以及探究價值,一兩次并不能把創新的能力培養出來,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布魯巴克曾經說過:讓學生自己將問題提出來是教師教學的藝術性體現。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是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僅僅對學生知識的接受做了重視,而對學生發現及探究的能力有所忽略,很大程度上減弱了學生學習的激情及主動性,這違背了現代教學的“突出發現”以及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教材,發表個人獨特見解的理念。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要重于問題的解決。哈佛大學師生中也流傳著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標就是讓學生可以自主提出并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傳統的教學觀念舍棄,不斷優化教學模式,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現代化的教學當中,我們要提倡學生求異,敢于向權威提出自己的質疑。真正掌握方法,轉換到“我要學”的過程中。
四、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結合實際,培養創新能力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打破了傳統教學格局,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帶入課堂。現代課堂由于其直觀性及生動性,能夠將學生的形象思維以及抽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讓學生展開思維、深入到教學情境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將所學知識正確地在實際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進行運用,就要將理論聯系實踐這一原則很好地在教學中運用,要求教學雙方都積極參與,讓學生可以自己提出問題,并且提出自己的見解及方案,最終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部分學生經過思考,可以總結出很多具有很高價值的思想,但是部分學生提出的問題太簡單,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深入思考,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部分學生也可能提出很難的問題,甚至連教師都無法立即解決,這個時候教師就要放下面子,和學生一起學習、研究,積極參與到學習中。
當前社會和經濟不斷進步發展,社會越來越需求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人才。學生必須具有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學習的能力,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因此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重要的任務,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創新不是一味求異,而是發現與超越,是圍繞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具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創新是需要長期努力才能得到的。因此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改革教學模式,以先進的理念指導教學,針對學生好動、好強的特征,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研究中,鼓勵學生對老師質疑,敢于挑戰,能夠將自己的意見在課堂上提出來,傳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積極自主地學習,將“要我學”的傳統方式轉變成為“我要學”的現代化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能力。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