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迎秋 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
捅破“窗戶紙”
吳迎秋 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
這幾天,全新吉利博越SUV在零下30多度的牙克石搞媒體冰雪試駕的消息被媒體刷爆了屏。據我了解,近兩年,汽車企業搞冰雪試駕不少,但像這次博越的試駕得到這么多的點贊,似乎之前沒有過。
博越真的有那么出色嗎?從參與試駕的媒體感受看,博越的的確確能讓試駕者在冰雪路面上放心地“撒歡”。就像在正常的道路上一樣,駕駛者可以自信、自如地掌控車輛。信心,就是博越給試駕者最突出的印象。而且,我還注意到,許多媒體記者在試駕后大呼過癮的背后,是在于博越ESP的調校,不僅確保了安全性能,還不失駕駛樂趣。毫無疑問,博越從發動機、底盤技術到調校都值得稱贊。
但我想說的是,人們夸贊博越,還在于覺得它大大提升了自主品牌汽車的印象和地位。據研發人員介紹,博越在冰雪路面上的性能指標絕對不輸于同類合資競品,一些核心指標甚至還要高于目前市場上熱銷的合資品牌車型。這是十分了不起的。可以預期,博越SUV將會成為博瑞之后吉利又一款技術上過硬的明星車型。
自主品牌汽車這幾年進步不小。但是,客觀說,在一些核心技術,包括調校水平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差距。這也就是人們對自主品牌認同感差的根本原因,特別是在中高端以上車型始終存在著市場“天花板”。吉利從博瑞開始令我刮目相看,就在于無論從產品技術,還是從市場表現都有了不同以往的“質變”。
問題也就來了。就像這次試駕后,在牙克石與吉利的研發人員在交流時,我希望他們能夠給我一個答案:為什么吉利從博瑞開始,產品技術有了如此大的“飛躍”?但他們的回答沒有像他們開發的博越這款車那樣出色。比如,同樣采用ESP技術,博越的冰雪路面性能為何就好過同類、甚至合資競品?同樣在研發前有過大量的市場調研,為何博越得到的點贊就多?同樣是調校,為何吉利研發人員的調校就到位?
其實,這些問題在博瑞推出后不久就有了。人們那時得到的答案只有博瑞的造型設計是由沃爾沃(也是福特)設計總監霍布里擔綱的,它的安全性能、車內空氣質量都是按沃爾沃的標準來要求的。
我把同樣的問題拋給了吉利汽車的CEO安聰慧,他的回答也和以上內容差不多。但我明顯感覺到了安聰慧在這個問題上的小心翼翼。
吉利與沃爾沃之間有一層敏感的窗戶紙。這層窗戶紙的背后,就是李書福和他的吉利要特別照顧沃爾沃這個來自西方兄弟的感受。記得吉利收購沃爾沃后,許多人關心吉利與沃爾沃是什么關系,李書福一句“兄弟關系”巧妙地避開了沃爾沃的敏感神經。就像安聰慧的小心翼翼,吉利直到今天也在努力保護著沃爾沃的獨立性。同時也不想讓人覺得吉利沾了沃爾沃的光。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從沃爾沃來說,吉利與沃爾沃采用一樣的技術會影響它的品牌價值。
但是,這層窗戶紙到了該研究如何捅破的時候了。說白了,今天吉利博瑞的成功還有博越的閃亮登場就是因為有了沃爾沃這個世界知名品牌的強大“背書”,才讓吉利真正找到了造一輛“好車”的核心所在。
到過哥德堡的人都知道,吉利在那里設立了一個很大規模的研究院,研發隊伍中就包括了來自沃爾沃、薩博、福特等知名汽車公司的研發人員。特別是,吉利與沃爾沃聯合研發的共享平臺CMA將很快由雙方各自推出全新車型。據了解,該平臺技術的領先性,已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同。由此看,不久的將來,誰還能不認為吉利的技術就是沃爾沃的技術?
去年12月,博瑞在北京水立方舉行新車發布會,沃爾沃全球CEO漢肯塞繆爾森專程趕來為吉利“站臺”,還主動要求上臺發言。這已經說明了捅破了這層窗戶紙其實不是什么問題。
說吉利進步了,大家看到了;說“博”字系列的產品真的大不一樣了,大家也看到了。可要回答為什么是吉利走到前面來了?講清沃爾沃與吉利的關系是躲不開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