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梅 周育瑾 趙 鵬 (深圳市寶安區西鄉人民醫院,廣東 深圳 518102)
根據全國老齡委2006年公布的《我國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研究》報告,目前我國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獨居)的比例已達49.7%,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獨居)比例更高,達到56.1%。另外,因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實施,我國4-2-1家庭日益增多,家庭對老人的照顧壓力越來越大,且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使青壯年不可能有太多的時間照顧老人〔1〕。在社會資源有限的環境下,深圳市桃源社區從2010年4月開始,對如何利用社區已有資源來提高老人的自我照顧能力及家人對老人的照顧能力,最終完善并提高家庭的照顧功能進行了探索,開展了與社區動員相結合的新型居家養老服務〔2〕。本文分析桃源社區新型居家養老服務對家庭照顧功能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實驗社區及對照社區60歲以上老人。實驗社區評估150人,男72人,女78人,平均年齡(63.25±3.62)歲;對照社區評估150人,死亡1人,有效149人,男70人,女79人,平均年齡(62.86±3.75)歲。兩社區被評估對象的性別(χ2=0.03,P>0.05)、年齡(t=0.35,P>0.05)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研究方法 在實驗社區(深圳市西鄉街道桃源社區)實施與社區動員相結合的新型居家養老服務,并在同一街道(相同的養老政策)選取與桃源社區類型一致,功能、規模等相近的一個社區為對照社區(深圳市西鄉街道勞動社區),對照社區不加特殊干預。對實驗社區2010年4月以來所有接受居家養老服務的150名社區老人,在居家養老服務前對其自我照顧能力及從家庭獲得的照顧和關懷進行評估,同時在對照社區選取身體狀況、經濟狀況、文化程度、家庭環境、年齡等相近的同性別老人作為對照,并對其自我照顧能力及從家庭獲得的照顧和關懷進行評估,確保兩項指標都與實驗社區老人相比無差異。實驗社區實施新型居家養老服務1年后(2011年5月),對實驗社區和對照社區接受評估的老人進行再次評估。
1.3 評估工具 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對老人的自我照顧能力進行該評估,以家庭關懷指數測評表(家庭功能評估表)對老人從家庭獲得的照顧和關懷進行評估。自理能力分級:1級(完全正常):ADL得分≤16;2級(部分功能下降):16<ADL得分≤22,且≥3分的項目<2項;3級(功能嚴重障礙):ADL得分>22,或≥3分的項目≥2項;家庭關懷指數分級:1級(良好):7~10分;2級(家庭功能中度障礙):4~6分;3級(家庭功能嚴重障礙):0~3分。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t檢驗和χ2分析。
干預前實驗社區與對照社區ADL得分(17.36±5.26 vs 17.42±5.49)、家庭關懷指數的得分(7.57±2.64 vs 7.58±2.66)無明顯差異(P>0.05)。實驗社區干預后ADL的得分(16.16±5.11)明顯低于對照社區(P<0.05),正常老人的比例高于對照社區,部分或嚴重障礙的老人比例低于對照社區(P<0.05);家庭關懷指數得分(8.23±2.43)則明顯高于對照社區(P<0.05),但評估等級構成與對照社區無顯著差異(χ2=4.09,P>0.05)。實驗社區ADL得分、家庭關懷指數得分、ADL等級評價都明顯好于1年前(P<0.05)。但家庭關懷指數評估等級構成與1年前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表2。

表1 干預前后兩社區老人ADL評價等級比較〔n(%)〕

表2 干預前后社區老人家庭關懷指數評價等級比較〔n(%)〕
研究顯示〔3〕:我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的養老機構床位數只有11.6張左右,這意味98%的老年人都必須在家里養老。另外,據《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顯示〔4〕:我國2006年對機構養老床位的潛在需求量為2261萬張,但社會養老機構現有的床位數僅為149萬張,尚不及需求的1/12。在一項對北京等五個城市的養老機構入住率的調查研究中,各種所有制形式的養老機構平均入住率為63%,國辦養老機構最低入住率僅為28%〔5〕。在現有社會養老資源的條件下,居家養老已成為養老的首選。并且有研究表明:在家庭和福利院待遇同等條件下,85.5%老人愿意在家度過晚年〔6,7〕,國家勞動保障部 2006年8月在全國范圍調查結果也表明,九成以上的退休人員都選擇居家養老〔8〕。桃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能有效提高老人自我照顧能力。桃源社區新型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以動員社區資源,提高老人自我照顧能力和家庭照顧能力為直接目的,進而逐步實現社區居家養老。與社區動員相結合的新型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對提高家庭照顧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桃源社區老人從家庭獲得的照顧和關懷正日益增加。社區在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時,應針對不同需求的人群提高相應的服務,以提高社區老人的自我照顧能力和家庭照顧能力,最終實現以自我養老為主,輔以上門服務的居家養老。
1 徐祖榮.人口老齡化與社區照顧模式探析〔J〕.濟南大學學報,2007;17(6):20-4.
2 周育瑾,吳 江,張升超,等.深圳市桃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探討〔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5):1738-40.
3 閻青春.《我國城市社區居家養老研究》新聞發布稿〔R〕.全國老齡辦,2008-2:2-21.
4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城市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R〕.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2007.
5 常宗虎.怎么看 怎么辦?──養老機構入住率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民政,2000;(9):30-2.
6 王錦成.居家養老:中國城鎮老人的必然選擇〔J〕.人口學刊,2000;(4):19-22.
7 丁 煜,葉文振.城市老年人對非家庭養老方式的態度及其影響因素〔J〕.人口學刊,2001;(2):12-7.
8 唐 詠.居家養老的國內外研究回顧〔J〕.社會工作,2007;(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