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徐
東北什錦,叫人不想家
我曾經離開東北十余年。在那些看不見家鄉月亮的日子里,烹制家鄉美味成了我思鄉的寄托。把家人寄來的榛蘑配上小雞,就是東北味道了。把紅燒肉燉上老家的粉條,冬夜里的空氣也會少幾分寒氣。
飲食使人忠誠于故鄉,青少年時期養成的習慣往往會伴隨一生,叫人一生不忘自己的根在哪里。漂泊的歲月,受了挫折,逢年過節,或者僅僅就是無緣由地想家,這時候,我會把自己撂到廚房去,很投入地做一道東北菜。這道菜,往往就是家常涼拌菜。
燙過的菠菜嬌綠嬌綠的,冒著漿的黃瓜絲散發出誘人的氣息,再輔之以嫩得如初生嬰兒般的綠豆芽,胡蘿卜絲的顏色雖顯得有點張揚,卻可以使整盤菜都生動得跳躍起來。基本材料大體如此,這樣一點那樣一點,盤子裝不下也不好攪拌,只能將它們一樣一樣碼在盤里,如果稍不留神,備用的菜太多,盤就冒了尖,不要擔心吃不掉,這東西,吃飽了再吃幾口也無大礙。調料是這道菜的靈魂。麻油是一定要放的,東北由于不產麻油,一般在上面點那么一兩滴,想來當時的香味并非味覺上的,更多的來自于心理。不過在南方就不一樣了,我處在麻油產區,奢侈到心疼。再切些瘦肉絲,在油鍋里炒成金黃色,撒上少許花椒粉,淋到菜上,同樣香氣撲鼻。最后,加上鹽、味精、蒜末、醋,成了。
吃著的時候,會想起跟這菜有關的記憶。想起東北的春風,絕不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它是肆虐的、晦澀的,灰塵使你的眼耳鼻口無孔不入,讓人焦躁得提不起胃口。上小學的時候,每年開兩次運動會,每次要開兩三天。孩子們雖然快樂無比,但是在那個春風還未刮盡,驕陽已經爬上來的季節,在戶外折騰那么幾天,一個個都變得灰頭土臉。做教師的母親帶著我和弟弟從郊區的運動場步行回到家里,迎接我們的常常是很少下廚的父親精心制作的涼拌菜,外加每人一只咸鴨蛋。清涼、爽口的記憶一直深刻至今。
東北的家常涼菜到了南方被稱為“東北什錦”。其實南方可以做涼菜的食蔬更多,有時候我也會進行一下小小的改良,解鄉愁的同時,還會有創意的驚喜。
東北什錦,家居的味道,也承載著離人的思鄉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