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萍
[摘要]目的 探討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的術中護理配合方法。 方法 選擇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間于我院行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的44例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組,選擇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間我院行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的44例宮頸癌患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配合措施,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對護理配合措施給予優化。 結果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9.09%,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9.55%(P<0.05)。對照組術后鼻咽溫度與術前及研究組對比具有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術后首次下床的時間、疼痛持續時間、拔除引流管時間及腸道排氣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優化術中護理配合可以有效降低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維持體溫的穩定性,十分利于術后恢復,適于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術中護理配合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3-11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nursing cooperation in the radical oper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under the laparoscope. Methods To choose the 44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by the way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operation for two years (from Februry 2012 to Fbruary 2014) as the reaesrch group, and the another 44cases of patients treated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2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performed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 cooperated measures, and the research group optimized these measures.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rate for the patients after surgery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9.09%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9.55%(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the nasopharyngeal temperature after surgery and that before surgery and in the research group(P<0.05). Time for the patients out of b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duration of pain, time of removing the drainage tube and for intestinal exhaust in the research group after the surger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o optimize the nursing cooperation in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mplication rate to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ho were undergoing the radical operation under the laparoscope and maintain the body temperature, which was good for the recovery after the surgery, suitable for promo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e; Radical operation for the cervical cancer; Nursing cooperation in surgery
宮頸癌是婦科臨床十分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手術是其主要的治療方法。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腹腔鏡技術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且在宮頸癌根治術中也得到了普遍的應用。腹腔鏡技術具有微創、痛苦小、出血量少、感染發生率低、手術視野寬闊、美容效果強等優勢。然而,許多研究資料發現,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直腸功能、膀胱功能等相關并發癥也有明顯增加,現已成為臨床學者研究與探討的焦點[1-2]。為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保障手術質量,2012年2月起我院對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的護理配合措施給予了優化,收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間(采取優化護理配合措施)于我院行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的44例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組,年齡30~50歲,平均(42.3±2.3)歲;其中腺癌14例,鱗癌30例;疾病分期:Ⅰb1期34例,Ⅰb2~Ⅱa期10例。選擇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間(采取傳統護理配合措施)我院行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的44例宮頸癌患者作為對照組,年齡30~50歲,平均(42.5±2.2)歲;其中腺癌15例,鱗癌29例;疾病分期:Ⅰb1期33例,Ⅰb2~Ⅱa期11例。在年齡、疾病類型、疾病分期等一般情況對比中,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配合措施,包括:固定患者手術體位、正確安裝器械、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提供手術用具、器械清點、管理標本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對護理配合措施給予優化,具體方法如下。
1.2.1 巡回護士配合 (1)巡回護士認真核對患者信息,了解手術步驟及術前準備情況;連接好吸引器、電刀、腹腔鏡工作站及相關設備,確保性能良好[3]。(2)建立靜脈通路;配合麻醉醫師給予全麻,此時用保溫毯覆蓋患者暴露的皮膚,加強保暖措施。(3)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在其臀下放置一個軟墊,便于暴露術野。之后將患者雙腿放于支架上,調整高度,保護好膝總神經,盡量將小腿墊高成水平位置,保證靜脈血回流的暢通。(4)開始手術前與器械護士共同檢查手術用品的器械的完整性,并做好記錄。連接腹腔鏡系統,調節好氣腹機的壓力,以及超聲刀、電刀、血管閉合儀的功率。(5)由于該術式需要較多的儀器設備及手術器械,所以術中應控制好參觀人員,避免損壞或污染相關儀器及器械。(6)無瘤原則是宮頸癌根治手術的關鍵,滅菌注射用水可以有效抑制腫瘤細胞。巡回護士應及時備好滅菌注射用水,督促臺上人員更換手套,配制注用化療藥物。(7)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用布單保護好皮膚,避免電灼傷。與洗手護士共同清點手術物品,關閉切品,固定好引流管;完成手術后,認真做好交接工作,將儀器及物品歸于原處,清理術間。
1.2.2 器械護士配合 (1)器械護士應于術前20min上臺準備手術器械,認真核對各種管道、器械、導線的完整性,與巡回護士一起清點手術物品;完成鋪巾消毒后,將導線、管道與儀器連接,認真調試腔鏡清晰度;同時在手術床上鋪好充氣溫控毯,為患者提供熱能支持,術中止血、擦拭血液的紗布均保證在38℃,液體及所輸血液也需加溫[4]。(2)建立人工氣腹時,應傳遞11號尖刀作切口,穿刺進入腹腔后連接氣腹機,充入CO2,并控制壓力在10~11mm Hg。(3)建立氣腹且進入腹腔后,向術者傳遞鏡體進行腹腔探查。在腹腔鏡下右臍旁、下腹麥氏點、左臍旁、左下腹反麥氏點處遞尖刀;右下腹穿刺點處傳遞穿刺器;右臍旁、左臍旁及左下腹分別傳遞穿刺器,再遞分離鉗、腸鉗等器械。(4)淋巴結清掃時遞超聲刀,切除的標本用取石鉗取出,裝入標本袋。鉗斷左右子宮動靜脈及子宮各韌帶,用電凝鉤行陰道壁環切,取出子宮及附件。(5)檢查盆腔各殘端,用電凝鉗止血后以滅菌注射用水給予盆腹腔沖洗。檢查無出血后關閉氣腹,縫合陰道斷端及小切口。(6)完成手術后,認真核對器械,清點無誤后再行交接。
1.3 觀察方法
(1)觀察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2)觀察對比兩組術前及術中的鼻咽溫度。(3)觀察對比兩組術后首次下床的時間、疼痛持續時間、拔除引流管時間及腸道排氣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9.09%,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9.55%,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前及術中的鼻咽溫度比較
兩組術前鼻咽溫度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術后鼻咽溫度更為穩定,與術前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而對照組術后鼻咽溫度與術前及研究組對比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
2.3 兩組術后首次下床的時間、疼痛持續時間、拔除引流管時間及腸道排氣時間比較
研究組術后首次下床的時間、疼痛持續時間、拔除引流管時間及腸道排氣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完善,腹腔鏡宮
頸癌根治術也在婦科臨床得到了廣泛的開展[5]。該術式可以通過監視系統清晰的展示出患者腹腔結構,并以超聲刀進行操作,微創性極佳;而密切的病情觀察、避免誤傷、保證術中體溫的穩定性是術中主要的護理要點[6-7]。
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對手術操作的要求較高,所以護士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及使命感,熟練掌握手術器械的性能、應用方法、人工氣腹對血流動力學的作用、相關手術位的解剖結構等知識[8-9],術中嚴格遵循無菌原則快速傳遞正確的器械,保證器械配合的準確性及安全性;巡回護士認真記錄好手術過程 ,熟練器械性能,保存好標本,同時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及皮膚顏色給予密切的觀察,確保靜脈通路的暢通,并對患者尿量及性質做好記錄。此外,由于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需要行全身麻醉,抑制了血管的收縮,致使患者體溫降低,對機體體溫調節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術中大量的沖洗也會減弱機體的溫度,導致麻醉清醒延遲、代謝緩慢。低體溫加強了機體耗氧量,對血管供血及免疫功能均造成了影響,提高了并發癥發生率,且不利于術后恢復[10-12]。我院在優化護理配合后,給予患者術中保溫措施,有效保證了患者體溫的恒定,同時優化護理配合有效提高了護士的責任心及操作的準確性,避免器械對機體的損傷,有效保障了手術質量。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9.09%,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9.55%(P<0.05)。研究組術后鼻咽溫度更為穩定,與術前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而對照組術后鼻咽溫度與術前及研究組對比具有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術后首次下床的時間、疼痛持續時間、拔除引流管時間及腸道排氣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可見,優化術中護理配合可以有效降低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維持了體溫的穩定性,十分利于術后恢復,適于推廣。
[參考文獻]
[1] 虢亞妮.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術中護理配合探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6):36.
[2] 原英姿.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的手術配合[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29):1052.
[3] 謝友琴,溫米琴,姬艷燕.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性切除術的手術配合及體會[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15(3):658.
[4] 張晨霞.腹腔鏡下保留自主神經廣泛子宮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的手術護理配合[J].護士進修雜志,2014,12(2):89-91.
[5] 張繼紅,李立軍.婦科腹腔鏡手術91例的護理配合[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0):36.
[6] 侯玲.腹腔鏡婦科手術患者安全護理體會[J].河北醫藥,2011,33(8):874-876.
[7] 陳亞軍.96例婦科腹腔鏡手術病人的護理配合[J].全科護理,2014,12(6):564.
[8] 張麗.婦科腹腔鏡手術的護理配合[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4):3253-3254.
[9] 宋汝華.基層醫院婦科腹腔鏡手術的護理配合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0):103.
[10] 李娟.婦科腹腔鏡手術的護理配合及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6(7):117.
[11] 周瑾.腹腔鏡手術的護理配合及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4):659.
[12] 湯文娟,吳步初,胡曉燕等.腹腔鏡手術治療宮頸癌患者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9):33-35,53.
(收稿日期:20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