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逢安

“和平麻痹癥”“安全過敏癥”“利益膨脹癥”,逐一成為“跨越.朱日和”攻擊的對象
內蒙古草原腹地,距離天安門——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場數百公里的朱日和,“跨越—2015.朱日和”軍事演習低調而激烈地進行著。
“跨越.朱日和”,這個曾于2014年吸引了境內外強烈關注的系列軍演,繼續保持著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強大壓力:至2015年8月22日第7場結束,藍軍全勝。
其后還將有3支紅軍部隊進入這片烈日黃沙下的練兵場。在這10個合成旅接受打磨的背后,是中國軍隊直面“實戰化”的艱苦努力。這是一場必須勝利的戰役。
2014年的“跨越.朱日和”,藍紅雙方勝負6:1。
“去年我們打破了‘紅必勝藍必敗的思維定式,今年我們承諾決不搞形而上學的‘紅必敗藍必勝?!备笨倕⒅\長王建平在演習任務部署會上總結說,“更重要的是必須上下合力,扭轉一些單位過分關注演習勝敗輸贏的陳舊觀念?!?/p>
這位上將還說,要教育引導部隊善于在演習失利中感受戰爭、反思教訓、尋求對策,打牢未來戰爭制勝的基礎。
號稱“中國最神秘軍事基地”的朱日和訓練基地,已經成為中國軍事力量的標志之一。如今在“跨越.朱日和”的示范和引領之下,朱日和所代表的基地化對抗訓練,將成為未來中國陸軍訓練的基本模式。
作為新世紀以來第二次重大的軍事訓練變革,基地化對抗訓練就是要通過貼近實戰,達到最高統帥對軍隊提出的核心要求:能打仗,打勝仗。
什么是實戰化?如何實戰化訓練?一系列關系解放軍未來命運的問題,都需要在“跨越.朱日和”以及基地化對抗訓練中得到答案。
在演習場上永遠沒有取勝的把握
滿廣志上校,中國第一支專業藍軍旅旅長,有些委屈。
第六場“跨越-2015.朱日和”結束后,演習導演部下發了補充規則,大多數內容用來“限制”藍軍旅的發揮。比如,在驅警戰斗中只能配置少數兵力。
所謂驅警戰斗,即進攻方在發起正式攻擊前,驅逐對方的警戒力量。在“跨越-2014.朱日和”中,有的紅軍部隊在驅警戰斗中就遭遇嚴重損失,喪失了發起進攻的能力。
“跨越-2015.朱日和”的前幾場演習,紅軍也往往在發起正式攻擊前后就遭遇重大傷亡。
藍軍獲勝的因素復雜:地利,熟悉朱日和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個隱蔽點;人和,“跨越.朱日和”一年至少打7場,加上其他對抗演習,這支藍軍是全軍“作戰”最多的部隊,而且更熟悉實兵交戰模擬系統。
至于天時,“總部機關正著力扭轉‘紅必勝藍必敗的傳統?!睗M廣志對本刊記者說。
而根本上,紅軍還是敗給了承平日久、遠離戰場的負面影響。
去年,總參謀部在上報中央軍委的報告中,分析了“跨越-2014.朱日和”的諸多問題:為消極保安全,把輕武器集中鎖進鐵皮柜,遭藍軍襲擊時拿著鐵鍬、木棍應戰;防空襲時先集合再疏散;研究戰法編新詞、湊四六句;旅指揮所制式沙盤、投影儀、大屏幕、麥克風等一應俱全,轉移時拆帳篷就用了1個多小時……
“實戰觀念不強,戰術運用水平整體不高,作戰能力短板弱項較多,與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的要求還有明顯差距。”上述報告這樣說。而其中的諸多實例也被軍委首長在全軍會議上引用。
“打破‘紅必勝藍必敗的定勢,雖然喊了多年,但真正敢于正視敗仗的還沒有幾家。”王建平認為,“只有讓紅軍在演習場上永遠沒有取勝的把握,從不斷的失利中感受戰爭、反思教訓、尋求對策,才能積蓄在戰場上取勝的底數,實現能打勝仗的目標,這也正是建設專業藍軍、集中全軍力量組織實戰化對抗檢驗的根本目的所在?!?/p>
“跨越—2015.朱日和”系列軍演過半,總參軍訓部陸軍訓練局局長張大勇大校發現,過去那些“低級問題”已很少出現,“朱日和模式”開始在各戰區訓練基地復制,對全軍的實戰化訓練產生了顯著影響。
“跨越.朱日和”是陸軍跨區基地化訓練的核心部分。根據規劃,2014年至2017年,陸軍所有合成旅和炮兵旅、防空旅都要離開駐地,跨區到與朱日和類似的訓練基地與藍軍一戰。
“‘跨越.朱日和帶有試驗性和規范性,以點帶面,新的訓練理念、組訓模式和鮮活經驗將在全軍推廣。”張大勇說,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等相關機構正在研究“跨越.朱日和”系列演習積累的數據,用于編修作戰條令和訓練大綱等軍事法規。
比如,“跨越.朱日和”演習中的戰場機動——整個旅在演習場內進行戰術背景下的二三百公里晝夜間機動——其結果證明,目前大綱規定的時間標準、實際機動能力與實戰要求不相適應。
不過,“全軍學習朱日和,朱日和該怎么辦?”張大勇說,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藍軍的目的不是打敗紅軍
兩年來在“跨越.朱日和”中擊敗十余個對手,只敗一場,滿廣志率領的專業藍軍被外媒稱為“朱日和之狼”。
然而,“跨越.朱日和”中紅軍的目的,只是擊敗“朱日和之狼”嗎?
張大勇向《瞭望東方周刊》回憶,“跨越—2014.朱日和”中曾有一支部隊從西南地區遠程機動數千公里抵達朱日和,在進入前沿陣地發起進攻前就遭受了巨大損失,“旅長提出來,能不能在檢驗的同時,真正讓部隊練起來?!?/p>
這位連續兩年參與組織指導“跨越”系列演習的大校說,很多部隊千里迢迢來到朱日和,沒打一槍就“犧牲”了,“這盡管扭轉了傳統思維,但能不能發揮基地化對抗訓練的最大效益?因此,今年的演習作了適當調整?!?
一個比較重要的變化是,從一場定輸贏改為三個回合對抗,如紅軍在第一回合損失過大,可以在第二回合適當恢復戰斗力指數。
當然,還有適當“限制”藍軍。
“藍軍的目的不是打敗紅軍,而是作為紅軍的磨刀石。”張大勇如此界定藍軍的任務。
滿廣志說,總部領導對他的部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遇強不能弱,遇弱不過強,“收放自如”。
這就像比武練功,高手不能只求一擊之快,而是要在過招中引導對手提升技藝。
但很多部隊在前往朱日和數月前就提出了“爭第一”的口號,還有的用一兩個月時間專門熟悉實兵交戰模擬系統。
這些以在“跨越.朱日和”中擊敗藍軍為目標的舉措,與王建平副總長所稱的“錦標主義”十分相似。
“從目前情況看,過分關注勝敗輸贏的陳舊思維,仍然是制約對抗檢驗實效的絆腳石,有的部隊腦袋里想的不是擊敗強敵,而是打贏藍軍旅?!蓖踅ㄆ秸f。
“和平麻痹癥”“安全過敏癥”“利益膨脹癥”,逐一成為“跨越.朱日和”攻擊的對象。
什么是“近似實戰的環境”
2015年的中國軍隊面臨復雜挑戰,深化編制體制改革即將啟動,“‘整頓、備戰、改革、規劃任務艱巨繁重,如何穩定軍心、統一思想、激發動力,持續興起實戰化軍事訓練熱潮,顯得尤為重要?!蓖踅ㄆ缴蠈⑷绱丝偨Y。
作為習近平主席重要的治軍理念之一,實戰化是十八大后軍事訓練的第一關鍵詞。
2014年3月,中央軍委印發《關于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的意見》。而實戰化訓練,顯然與習近平倡導的“把戰斗力標準作為軍隊建設唯一的根本標準”以及“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一脈相承。
“我軍與世界強國軍隊相比,不僅在武器裝備、技術水平上有差距,在軍事訓練水平上差距也不小?!?012年12月,習近平出任中央軍委主席僅僅一個月后,就在一次解放軍高層會議上作如此講話。
他明確要求,走開基地化訓練的路子,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下摔打鍛煉部隊。
不會有任何一支軍隊會追求與實戰不符的訓練方式。但到底什么是實戰化?在受到客觀因素制約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實戰化?
扭轉“和平積習”、逐漸改變“以犧牲戰斗力消極保安全”等陋習,恐怕只是實戰化訓練的第一個層面。
“實戰化訓練的本質是達成訓練與實戰一體化,但又不可能完全和實戰一樣?!睆埓笥屡e例,如果前沿障礙區設置真地雷,用掃雷裝備真引爆,勢必造成防御方的傷亡;如果防御方撤離,引爆地雷后再回到陣地,又與實戰不符。
有效的解決方法是依靠技術進步,建設實兵對抗模擬訓練系統。比如使用智能模擬地雷和激光掃雷裝置,模擬掃雷破障行動。
但無論如何,要營造“近似實戰的訓練環境”,基地化對抗訓練是必由之路。
滿廣志曾是“王牌中的王牌”——第38集團軍“平江起義團”的團長。他說,一個坦克營的訓練至少需要1.5~2公里寬、3~4公里縱深的區域,“很多訓練場只有1公里寬,10臺裝備就擺滿了。”
再如現代戰爭必備的電磁環境——一旦演習開始就要進行干擾,使一定區域內的通訊信號全部中斷——這在一般區域實施很容易影響居民生活。
“基地化訓練是世界通行的模式,我們起步比較晚,發展到現在實屬不易?!睆埓笥抡f,今天的朱日和從某種程度上說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軍事訓練基地的水平,但中國具有相近水平的基地還不夠多。
“2014年,我們在南京軍區的三界訓練基地也進行了類似檢驗,今年進一步向朱日和以外的其他基地拓展。”他說,面對中國數量龐大的陸軍部隊,未來兩年必須加快實施基地建設,確保完成全部檢驗任務。
從“練兵”到“練官”
除了規則的改變,“跨越.朱日和”還根據現代戰爭的需求和解放軍建設的方向,創造了諸多第一次:大規模使用各種空中力量、電子對抗和特戰力量等。而這一切的核心是指揮員。
不僅“跨越—2014.朱日和”的總結中對解放軍指揮員們提出了率直的批評,“軍委首長也在講話中十分具體地指出了指揮員的不足?!睆埓笥抡f。
由此,軍事訓練的一個重要變化,是從“練兵”轉向“練官”。
在滿廣志看來,一個部隊的訓練水平主要依靠干部的能力和態度:戰士服役兩年后就離開軍隊,但軍官們持續不斷的接力,才是一支部隊戰斗力的核心。
“跨越—2014.朱日和”突出了由旅長們獨立指揮作戰的角色,并且因此禁止旅長們的上級到演習場“陪考”。
“過去演習中首長機關指揮訓練,組織戰斗這一階段往往是重程序、走過場,有的指揮員甚至念稿子、背臺詞,缺少針對性和操作性?!睆埓笥抡f。
衛生勤務力量還需要進一步納入體系作戰框架,協同作戰仍然有極大的提升空間……“跨越.朱日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包括朱日和基地,也期待在即將到來的軍隊編制體制改革中,突破一直制約自己的瓶頸問題。
比如,“朱日和之狼”需要更符合信息化局部戰爭優勢一方特征的裝備。
9月3日,中國軍隊將以更富于實戰色彩的閱兵陣容,重溫苦難而榮耀的抗戰經歷。那個萬眾矚目的時刻,“跨越—2015.朱日和”仍將在大漠腹地默默繼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這支軍隊在下一場戰爭中繼續贏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