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晨
那年的長安街市,執金吾沿街出巡,前呼后擁,氣派非凡,作為太學生的劉秀平生第一次被震撼,于是發出了“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感慨。
時光退回到三年前的新野。初春街市,杏花微雨,陰家小姐踏青歸來,正乘馬車回府。突然路邊沖出兩個幼童,沿街嬉戲打鬧,馬匹因此受驚,狂奔不止。端坐馬車中的小姐嚇得臉色發白,驚呼連連,路人紛紛側立,躲避車馬。眼看馬蹄就要踏上兩個早已嚇呆的幼童身上,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剛巧路過的劉秀飛身躍到馬上,勒住韁繩,生生拉住了受驚的馬匹。
劉秀翻身下馬,將韁繩交給目瞪口呆的車夫,抬頭便看到了掀起車簾的陰家小姐,四目相對,一剎那電光火石,彼此傾心。奈何門不當戶不對,為了早日抱得佳人歸,劉秀背井離鄉,遠赴長安求學,以謀仕途。
新莽末年,兵戈四起,劉秀機緣巧合下認識了陰麗華的兄弟,結為生死之交,一起興兵起義,而他和陰麗華的關系也因此更進一步。昆陽大戰后,劉秀終于得到了陰父的認可。
那年,他29歲,前朝皇族后裔,劍眉星眸,氣宇軒昂;那年,她19歲,名門閨秀,美貌無雙;那年的宛城桃紅柳綠,他們在花落如雨的季節結為夫妻。
佳人在側,劉秀的仕宦之愿又開始萌動。陰麗華雖有不舍,但男兒志在四方,他既有鴻鵠之志,那天高海闊就任他遨游吧!于是三個月過后,這對新婚夫妻便在芳草萋萋的季節,執手相看淚眼,亂世別離。這一別,便是兩年之久。
兩年來,劉秀帶兵出征,生死未卜。而陰麗華一身素衣,吃齋念佛。亂世兵禍連天,有人勸陰麗華另做打算,可她堅守著那份期待。她相信終有一天,那扇塵封許久的大門會被推開,那個期待已久的人會眉眼帶笑站在她面前,擁她入懷,在她耳邊訴說曾許諾的矢志不渝,對她說從不曾忘記她一毫一厘。
終于,前方傳來消息,亂世出英雄,那個沒落的前朝皇族后裔,最初勤于農事,但為人多權略的丈夫,如今已是一國之君。兩行清淚滑過陰麗華的臉龐,一滴滴落在地上,濺起的灰塵里倒映出無數個已成過往的日與夜。
那年十月,三百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停到她家門前,奉他圣旨,接她入宮。所有人都在跪迎,天空飄起雪花,她卻感覺不到寒意。她想起成親那晚,他為她放了一夜煙花,絢爛異常,一如她此刻的心情。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是他當年的誓言。想到這兒,她不禁莞爾一笑,不知當年那個被執金吾率軍出巡的盛大場面震住的窮小子,是否仍是那個初心不改的良人呢!她的心像長了翅膀,迫不及待地想要飛到那個名叫洛陽的都城,飛到他身旁。
但愿從此后,無別離,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然而殘酷的現實,卻把陰麗華的夢想擊得粉碎。雖然她早有心理準備,作為皇帝的劉秀必定妻妾成群,可當她看到他身邊站著另一位風華絕代的女子時,心還是疼了。一切來得那么突然,而且那位名叫郭圣通的女子,已懷有他的骨肉,那是他的第一個孩子。
劉秀看出了她的心思,用力攬她入懷,千般相思,萬般言語,一時竟不知從何說起。終于,宮殿里只剩下他們兩人了,劉秀從懷中掏出了曾經的定情信物,她看著那枚如羊脂般的玉佩,淚如雨下。劉秀拭去她臉上淚花,訴說兩年來的相思,訴說著他和郭圣通的這場政治聯姻……終于,陰麗華釋然了,只要他一切安好,她便再無他求。更何況,他待她如初,還有什么可計較的呢!
隔日朝堂之上,劉秀執意要立陰麗華為后,君臣之間爆發了有史以來最激烈的爭執。第一次,劉秀撇下眾臣,拂袖離去。
知道此事后,陰麗華百感交集,她力勸劉秀聽取群臣建議,立郭圣通為后。此時江山初建,時局未穩,正需籠絡人心。為了大局為了他,她屈居妾位又如何。最終,劉秀采納了她的建議,郭圣通為后,她為妃。
建武四年,劉秀御駕親征,但不放心身懷六甲的她留在宮中,于是帶她出征。長途漫漫,吉兇未卜,但陰麗華卻無一絲恐懼。為了照顧她,劉秀把行軍速度壓到最低。然而每日糧草輜重,馬匹嚼用花費不菲,這樣無疑耗費更多財力。她又一次力勸劉秀以大局為重,加快行軍速度,以便早日結束戰爭。劉秀嘆道,得妻如此,夫復何求!但為了她和腹中的孩子,他還是任性了一回。
也許,不離不棄的陪伴,便是這份愛情最動人的告白。
終于,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在軍隊中呱呱墜地,雖非初為人父,但劉秀依舊欣喜若狂,并以王朝國運所系的赤色為孩子命名為劉陽,當場許諾將來立他為太子。陰麗華喜極而泣,不為孩子日后前程,只為與他有了血脈牽連,世間最溫柔的羈絆。
正當他欲接她家人來京,盡享天倫之樂時,卻傳來噩耗,她的母親和弟弟在路上慘遭劫匪殺害。陰麗華痛徹心扉,臥床不起。為了撫慰她心傷,他舊事重提,欲廢掉郭圣通,立她為后。為江山穩固,防兵禍再起,她再次拒絕。她經歷過亂世,不愿看到千千萬萬將士的妻子因戰爭與丈夫離別,終日倚門遠眺,卻只換來一塊帶血軍牌。他們有權執子之手,白頭到老,就像她和他一樣。
時光如梭,16年時光轉瞬已過。劉秀勵精圖治,換來天下太平。終于在一次與皇后的激烈沖突后,廢掉了性格暴烈的郭圣通,立陰麗華為后。在劉秀承諾善待廢后及其家族后,她終于答應了他的請求。
終于,她可以陪他君臨天下,俯瞰眾生。他牽著她的手走過皇宮每一個角落,他們在落日余暉下的背影,成為東漢王朝最美麗的風景。
中元二年,劉秀病危,他把她叫到榻前,囑咐后事。回顧半生的相濡以沫,他已無遺憾,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他們的孩子。他要她在他去世之后,輔佐太子登基。陰麗華淚如雨下,點頭答應。
永平七年,陰麗華終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與劉秀合葬原陵。她與他亂世別離守,治世相依,同甘共苦,不離不棄。最美的告白,莫如守著你的江山,與歲月一起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