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艷蕓
摘 要:本文主要對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理論及風險管理理論的內涵、特點進行闡述;對風險管理進行分類,運用內部控制理論和風險管理從施工企業的角度,對工程項目風險予以研究。
關鍵詞:內部控制理論;風險管理理論;風險管理
施工企業的內部控制要求企業管理者應當具有總體經營戰略意識,積極識別工程項目中的各種風險,盡可能的避免風險的發生。相對于內部控制而言,風險管理重視的是風險識別、評估和應對的全過程,并將企業內部控制與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相融合,實現相輔相成。
一、施工企業內部控制
(一)企業內部控制內涵
對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即是以施工前進行的可行研究調研、勘察和圖紙的設計為基礎,全面考慮施工企業投資金額大、建設工期長和施工整個過程中存在的諸多不確定風險因素的特點,定期、并分階段的監督、檢查施工企業工程項目的整個過程進行,若發現偏差,及時改正或改進。
(二)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的特點
施工企業必須考慮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制定內部控制的方式和方法,否則,施工企業的內部控制效用將難以發揮。施工企業在生產和經營等方面的特點有別于其他企業。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第一,施工企業的工程項目投資較大,施工周期長;第二,施工企業的業務領域分布較廣,涉及多個地域,工程點多;第三,現場施工,露天作業;第四,施工企業一般只生產單件產品,對單件產品不進行重復生產。這些特點為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再加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因此,如何改善對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儼然是施工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問題。
二、施工企業項目風險管理
(一)施工企業項目風險管理內涵
施工企業項目風險管理包括識別、評估和控制過程,是伴隨著項目市場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國學者先后進行了多種風險評估模型和技術方法的研究。如1976年美國PMI編制了《項目管理知識體系》(PMBOK)論述了項目管理的框架結構,而我國在2006年發布的GB/T50326-2006《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也提出,為進一步提高施工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必須進行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識別、評估和過程控制。
(二)施工企業項目風險的特點
從施工企業的行業特性和風險管理角度來看,施工企業的風險在于工程項目首先要面臨一般的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信用風險、質量風險、以及政治風險、匯率風險、文化差異風險等。其次,還將面臨由自然界不可抗力帶來的較高的工程風險,及承擔工程質量和安全事故的風險。此外,由于工程風險具有較高的關聯性,不可避免的會延緩工期,影響工程質量,增加企業成本。
(三)風險管理程序
施工企業風險管理程序主要為四個: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和處理和風險管理后評價。
1.風險識別
全面分析工程項目存在的風險以及可能發生的損失。將歸納整理各種可能發生的潛在風險,識別出影響生產經營產生的最大風險點。主要內容包括:確定風險來源,明確風險特征及對工程項目將造成的影響;進行數據分析,討論可能存在的較大風險,并向相關專家咨詢。
2.風險評估
定性、定量的對風險進行評估,計算風險發生概率、風險造成的損失程度和風險的等級等。主要方法有專家打分法、蒙特卡洛分析法、風險評估系圖法、敏感性分析法等等。
3.風險應對和處理
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計劃,并付諸實施。主要方法有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轉移和風險自留四種。
4.風險管理后評價
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風險管理者必須時刻關注風險管理過程的執行情況,對潛在風險進行實時監督,及時修正和調整。風險監察者定期檢查,保證控制建議的效實,通過對設計方案的調整,改善風險管理的過程,以便從容的應對隨時會發生的風險。
上述的四個風險管理過程覆蓋了整個施工企業的各個部門。因此,需要保證風險管理程序在企業的各業務層面的深入,并有效的執行。
三、完善施工企業風險管理的措施
(一)公司管理運營
企業的管理層首先應該充分認識到風險管理的價值,并引導公司各層級的管理人員正確的執行公司的風險管理政策,由此共同創造和保持價值。
(二)專業的人員保障
企業應該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設立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或崗位,配備專業的人員開展風險管理工作,并適當的提供有關風險管理技巧和風險管理意識的崗位培訓。
(三)總承包與分包風險管理
在國內外建筑市場逐步發展和深化的背景下提出了工程項目總承包這一組織運作管理模式。即是指承包商接受業主的委托,按照工程項目合同相關條款的約定,對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采購、施工、驗收等一系列全過程進行承包管理,并且承包商對業主對工程的質量、成本、安全等負責。通常,總承包商還可將部分施工工作發包給具有專業資質的分包商,這賦予總承包商更多的管理權限同時分包單位的履約情況常常構成施工過程中的分包風險。工程項目總承包與分包風險管理是個動態管理過程,面臨著各種各樣外部因素的影響。
(四)工期管理流程風險管理
施工企業工程項目工期管理控制既要保證工程質量、工程成本不超支也要保證工程項目的如期完工。因此,需要抓好過程控制。在項目工期隨時對風險因素進行拆解和分析,加強各要素的管理,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監督措施,有計劃的控制工程進度和成本等。并且,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實際工程進度與計劃進度存的差異進行差異,及時做出應對,并總結經驗和教訓,從根本上解決工期拖延的問題。工期控制過程貫穿于工程施工全過程,作為工程工期控制的主體,每一個項目部都應對工期控制隨時監控,對施工過程中涉的多個不確定風險因素及時發現問題并修正。此外,工期控制與成本控制和質量安全控制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需要科學的調節各個環節之間的關聯性。
四、結束語
總之,將內部控制理論和企業風險管理理論相結合,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充分將其運用到施工企業工程的項目管理工作中,實現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倩.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措施[J].商品與質量:房地產研究,2014,(5):66.
[2]林松.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研究[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3,(4):229.
[3]楊永紅.電力施工企業的風險管理與預防措施[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2,(3):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