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先
“三嚴三實”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和政治品德,為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執政用權、干事創業樹立了行動標桿,是每一位黨員干部畢生追求的人格境界。
“三嚴三實”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歷史警示性
“三嚴三實”是著眼于解決黨的作風建設方面的突出問題提出來的,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十八大以來,黨員干部隊伍的作風總體上與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要求是相適應的,特別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卓著,黨風政風得到改善。然而,離“四風”根除仍有不小距離。黨員干部隊伍管理、黨員干部自警自律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嚴、不實的問題,究其根本,都是管理上過寬過軟、言行上失規失矩。一些地方黨員干部不守紀律、不講規矩的現象,一些地方政治生態不好的現象仍比較突出。尤其是少數貪官外逃叛黨叛國,這些都嚴重損害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形象和戰斗力。“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有的放矢,切中時弊,抓住了改進作風的關鍵,體現了黨中央弛而不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
“三嚴三實”是在系統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具有極強的歷史警示性。中國共產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講黨性、講紀律、講規矩。8700多萬黨員,436萬個基層黨組織,只有嚴明的紀律和務實的作風才能保證它堅不可摧。中央領導集體從健全黨規法紀入手,嚴密系統注重監督,堅定不移地推進從嚴治黨,確保了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領導核心地位不動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當時執政時間最長的蘇聯共產黨因嚴重脫離群眾,偏廢自身建設,突發劇變,最終導致了執政地位的喪失和自身組織的解體。“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正是汲取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教訓,對管黨治黨的思想進行豐富和發展,為加強黨員干部黨性修養、深入推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
“三嚴三實”具有厚實的理論源泉和歷史源泉
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是“三嚴三實”的理論源泉。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緊密結合中國實際和自身建設特點,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不斷進行豐富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秉承了黨的歷代領導集體高度重視作風建設的優良傳統,以新的時代要求、新的實踐經驗,用質樸凝練的語言,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嚴三實”作風建設新要求,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
中華傳統文化精華是“三嚴三實”的歷史源泉。中國共產黨的作風既來自馬克思主義,同時又扎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嚴”“實”是做人、做事、從政之本,有著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與中華民族文化血脈息息相通。中華文明中,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精神,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頑強意志,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修齊治平、治國安邦的政治理想,“載舟”“覆舟”、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等等,都是偉大民族精神、良好社會風尚和治國理政思想精華的濃縮,這些文明成果飽含著深刻的修身處事做人理政的哲理。“三嚴三實”正是充分吸收了這些中華文明的精髓,提出了新時代為人從政做事的標準。
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歷程是“三嚴三實”的實踐源泉。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回顧我們黨90多年的歷史,正是因為保持和發揚了“嚴”與“實”的優良傳統,才帶領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提出加強全黨馬克思主義修養,要求黨員嚴以用權,提出加強個人道德修養,“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的要求。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嚴以律己的故事,都是“嚴”和“實”的生動范本。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三大作風”、從“兩個務必”到“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從中央八項規定到好干部“五條標準”——崇嚴尚實,歷來是我們黨優良傳統的重要源泉和根本標志。
黨員干部達到“三嚴三實”人格境界的有效途徑
黨員干部的人格境界是黨的性質和宗旨在黨員干部心理行為上的要求及體現。新常態下,黨員干部必須全面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在實踐中不斷提升人格境界。
一是個人自律與組織他律良性互動。自律是他律的內化,他律是自律發揮作用的重要條件,缺乏他律的自律最終是無律。黨員干部從嚴從實自律的同時,要主動把自己擺進去,嚴格自律,并主動接受他律,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恒心,將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于律己作為“一日三課”,將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和做人要實作為“人生三事”,時時自警自省。要始終堅守黨性原則,對自己要有更高更嚴的標準和要求,自覺接受法律與制度監督、社會與群眾監督。尤其是要堅持權為民所用,做到依法用權、廉潔用權、按程序用權、用受監督的權,在領導崗位上結合實情,出實策、求實績,提高權力運行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公開性。
二是專題教育與崗位實踐共同促進。黨員干部要在專題教育中提高認識,在崗位實踐中發現“不嚴不實”的問題,進而以問題為導向,把工作中嚴和實的標尺立起來樹起來,達到專題教育的目的。“不設批次、不劃階段和不設環節”強調的就是時時抓、事事抓,把“三嚴三實”融入經常性學習教育,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并主動在實踐中反復檢驗提升,使之作為黨員干部的事業追求和人生追求,成為個人自覺的道德修養和理想修養。專題教育與崗位實踐相互促進的落腳點在于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要榨出皮袍下藏著的‘小來”,向自己開刀,“嚴”字當頭,落到“實”處,審視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三嚴三實”的標準,對照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是否漸入“三嚴三實”的新佳境。
三是政治生態構建與潔身自好相互結合。“三嚴三實”彰顯了共產黨人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既是對黨員個體的要求,也是對黨組織的整體要求。猶如森林和樹木,森林要營造樹直枝茂、風清病少的良好生態環境,預防霉變成片,同時要下大力氣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黨員干部在所處的組織和部門中既是政治生態受益者,也是建設者,因此積極參與構建良好政治生態,每名黨員干部都不可能是旁觀者。“三嚴三實”要求黨員干部努力做到政治生態構建與潔身自好相結合,人人負起責,自覺抵制各種不良風氣,造就“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黨員干部要帶頭示范,嚴格要求自己,不做侵蝕政治生態的事情,還要嫉惡如仇,主動與歪風邪氣作斗爭,以實際行動清除各種政治污垢,形成一個正氣充盈、百毒不侵、萬眾歸心的政治生活狀態和政治發展環境。
“三嚴三實”在黨的建設中不是一般性的要求,而是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的建設,黨員干部要把“三嚴三實”作為人格境界的終身追求。(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責編:李妍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