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陽
摘 要:按照我國婚姻法,婚前財產是夫妻一方的財產,但是在婚姻糾紛中婚前財產公證經常成為爭議的焦點.因此,加深對婚前財產的認識以確保辦理好婚前財產公證,成為公證行業關注的一大課題.本文就婚前財產公證存在的利弊進行簡要探討,在此基礎上提出婚前財產公證未來發展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婚前財產;公證;利弊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法律制度與運行機制也在不斷完善,但因婚姻尤其是離婚案件引發的財產糾紛卻不斷增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夫妻雙方沒有在婚前就財產問題進行工作并達成相關約定或協議,而在結婚后,原本清晰的財產歸屬也變得模糊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夫妻感情破裂而導致離婚,在財產的分配上很容易出現糾紛。
而婚前財產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男女雙方的申請和相關的法律規定,依照法定的規范與程序,明確夫妻婚前各自財產,并指導夫妻雙方簽訂相關協議或證明的活動。
婚前財產公證指公證機關依據法定程序對男女雙方各自婚前財產和債務給予證明的活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人們的思想也更加開放,對待婚姻的態度相比之下也更加隨意,這直接導致離婚率的上升,在城市中尤為如此。而且隨著我國精神文明的不斷發展,使婦女的社會地位得到了較大提高,在這種情形下,夫妻雙方都有權利且有能力獨立處理自己的財產,因此離婚案件大多涉及到財產糾紛,這為婚前財產公證提供了必要性,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一、夫妻婚前財產公證的利弊
婚前財產公證是一種非訴訟的準司法制度,對于穩定夫妻間的和諧關系關系,完善我國的夫妻財產制度,規范婚姻中的財產分配,最終保護夫妻雙方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據。婚前財產公證制度的存在與發揮作用,對促進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具體而言,一方面,公民通過國家公證機關,把個人婚前合法財產置于國家法律的保護之內,日后一旦發生雙方離婚的情況,當事人不會再為劃分問題而發生糾紛,所以,我國婚前財產公證對預防婚姻糾紛、保護夫妻雙方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起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婚前財產公證對夫妻雙方均具有約束力,這樣不僅方便了雙方當事人,而且能夠減少人民法院為解決夫妻糾紛而進行的大量調查、取證等工作環節,減輕人民法院的壓力,降低社會運行成本和摩擦成本,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此外,婚前財產公證從本質上而言是夫妻雙方在思想上建立的對未來生活的理性而謹慎的預期,這是對婚姻和財產歸屬的肯定,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借婚姻關系的存在而騙取錢財的現象,維持夫妻雙方的正常婚姻關系,有效保護夫妻雙方正當的合法權益。
但與此同時,應該看到,婚前財產公證制度也帶來了一些弊端。首先,婚前財產公證使婚姻關系變得更現實,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有了保護自己權利的思想,進行對婚前財產進行公證,公證的過程中有可能導致雙方產生矛盾,這種過分的現實并不符合和諧社會的要求,也不是人們真正向往的那種和諧美滿的生活,它在保障婚姻的同時也容易使雙方失去對彼此的信任,一定程度上損害戀人之間、夫妻之間的感情。同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無形財產的數量越來越大,而且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就目前而言我國婚前財產的公證僅限于有形財產,而如何保護無形財產,是婚前財產公證尚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它有可能在平衡雙方利益時出現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即婚前財產公證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夫妻雙方財產權利的保護,但目前而言這個保護對象和范圍是比較有限的。
二、新時期做好婚前財產公證應注意的問題
婚前財產公證作為維系婚姻關系的一個有利手段,它的存在,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思想不斷開放,婚姻自由程度大大提高,但同時又促使了離婚率的明顯上升,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婚前財產公證必將越來越受到公民歡迎,這就要求公證機構首先要勇敢地接受新時期公民新的婚姻理念,明確在婚前財產公證工作過程中的目標和宗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大婚前財產公證的宣傳力度,讓大家充分了解婚前財產公證的重要性,解除大家對婚前財產公證制度存在的誤解。因此,婚前財產工這個應注意以下問題:
1.注意審查婚前財產協議中的內容,約定的財產要做到雙方當事人無爭議
在現實生活中,當事人獲得財產權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接受贈與的,有繼承……等。但在財產的權屬問題上,并不是都不存在爭議。如筆者在辦理這類公證中,就遇到有個別當事人,在結婚前就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好幾年,雙方經濟共同支配、購置財產(如汽車、房產、股票等),但財產權利憑證上卻只寫了一方當事人的姓名,表面看是一方的婚前財產,而實際上卻是雙方共有的。還有的個別的當事人,在準備結婚前,共同出資購房,購買家具、電器等物品,但財產權利憑證上只寫了一方的姓名,實際上在這樣的財產的權屬問題上已存在著問題。因此,公證員在辦理此類公證時,一定要注意審查雙方當事人在約定的財產權屬上是否存在糾紛,協議中財產的歸屬,債權債務處理的內容上是否明確,要做到雙方當事人無異議才能辦理公證。
2.公證機構在執行婚前財產公證時,要注意審查婚前財產協議中的內容
在雙方不存在爭議的前提下,對財產的歸屬、債權債務處理等內容進行約定。同時協議的內容必須合法,協議中的文字表述必須清楚、準確并符合公平、公證的基本法律原則,從而在現實社會中一步步促進男女地位實質上的平等。
3.公證機構在執行婚前財產公證時要注意程序問題
只有在雙方當事人辦理結婚登記后,簽訂的婚前財產協議對雙方當事人才更具有約束力。而且婚前財產公證必須是當事人親自到公證機關申請辦理,不能代理,當事人在約定協議上簽名、蓋章等必須真實。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化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法律意識也將不斷增強,但婚前財產公證應以意思自治為其基本原則,不宜對婚前財產公證做強制性規定。同時,在保護夫妻雙方有形財產的基礎上,也應對無形財產的權利歸屬問題做出合理、公正的規定與處理,才能真正做到減少雙方糾紛。
總之,近年來,財產公證問題成為人們越來越關心的問題,其重要性已被人們逐步認識,也必將繼續呈現出上升趨勢。婚前財產公證為預防夫妻財產糾紛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已成為保護公民家庭財產合法權益的有效手段。相關機構在工作中也要不斷總結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讓公證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