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 要:母子公司是指公司之間存在母公司對子公司具有控制權、子公司依附于母公司而存在的一種分類。考察國外立法,其一般以對擁有另一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或者通過協議方式能對另一個公司實行實際控制的公司為母公司;與此對應,一定比例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所擁有的,或通過協議方式收到另一公司實際控制的公司則為子公司。本文從母子公司法律認定、法律特征、表現形式、關聯交易、相互持股及利益沖突的解決六個方面淺議母子公司法律關系。
關鍵詞:母子公司;法律關系;關聯交易
一、母子公司的法律特征概述
1.在法人資格上,母子公司之間是相互獨立存在的
我國《公司法》第14條2款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獨立承當民事責任。”母子公司之間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包含:其一,作為法律主體,兩者之間是相互平等、獨立的,母公司雖然對子公司享有控制權,但是對外不能代表子公司;其二,財產各自獨立,母公司不能直接控制或是支配子公司的法人財產,對外承擔民事責任時兩者是以各自的法人財產來承擔的;其三,組織機構各自獨立。母公司對子公司只能通過在子公司的控股權或者與子公司的合約實施管理與控制,而無權直接進行管理。擁有獨立人格是母子公司區別于總分公司的關鍵所在。
2.在經營管理中,母子公司之間存在控制性與被控制性
雖然母子公司間的法人資格是相互獨立的,但由于母子公司間的關系聯結紐帶是控股權,子公司的自主權存在喪失或部分喪失的狀況,母公司通過控股權控制、支配者子公司。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主要表現為:其一,母公司作為子公司的大股東,對子公司的決策有著一定的支配力,也即子公司的管理決策受到母公司的牽制。母公司除《公司法》規定的控制權以外,還對公司大額接待、對外提供信用擔保、主要資產的轉讓、對外投資等事項來控制子公司。其二,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主要經營活動。其三,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是持續的,并且通過法定的程序來實現控制權。
3.母子公司之間以控股為唯一聯結紐帶
在法律資格上,相互獨立的兩個公司,在實際經營管理活動中母公司之所以對子公司具有控制權,其原因就在于母公司對子公司享有控股權。正是因為母公司作為子公司大股東或是唯一的股東,對其在子公司經營管理事務上才享有相對或絕對的表決權和控制權。
二、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表現
我國《公司法》僅規定母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并未對母子公司法律關系表現做詳細的規定,但從國外立法及我國實踐來看,我國母子公司之間法律關系的表現形式是:一是全資控股法律關系。一個公司設立一個或者若干個獨資子公司從而形成的母子公司關系,這時最為典型母子公司關系的組建形式。這種母子公司形成方式包括:其一,由母公司出資設立子公司,其二,由母公司收購他人公司股份,從而使其成為為自己獨資子公司;二是單向控股法律關系。這種母子公司關系指母公司擁有子公司50%以上股份,在實質上可以控制該公司而子公司,但子公司不擁有母公司的股份;三是相互參股法律關系。指公司之間相互參股法律關系;四是控制協議法律關系。即公司之間通過協議達成母子公司控制關系。
三、母子公司關聯交易的法律問題
關聯交易又稱“自我交易”、“關聯人士交易”、“關聯方交易”。關聯人是指對另一方經營決策具有控制權或重大影響的人,關聯交易是關聯人之間轉移資源與義務的交易,交易不論是否收取價款。母公司作為子公司的控股股東是最為典型的關聯人,母子公司運用關聯交易對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實現集團經營目標是有積極意義的,但由于現行法律存在缺陷,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不少母公司利用自己的管理優勢、技術優勢、信息優勢和控制優勢,對子公司實施惡意侵害行為。
在我國母子公司關聯交易的表現行使主要有:①向子公司高價出讓商標等無形資產。從中獲取大量利潤和資金;②子公司為母公司及其關聯公司進行高額貸款擔保。近年來,子公司提供經濟擔保實踐層出不窮;③嚴重拖欠子公司的往來賬款且金額巨大;④通過轉移定價,實現利潤轉移。所謂轉移定價是指母公司根據自身整體發展的戰略經營目標,在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銷售產品、勞務的一種那個內部價格;⑤迫使子公司從事高風險事業項目;⑥通過后勤保障、資產租賃等方式轉移子公司的利潤。
母子公司關聯交易中以犧牲子公司為代價的不正當關聯交易層出不窮,我國目前公司法對關聯交易進行規制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第16條、第21條、第148條、第149條和第150條分別對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的忠實義務作了規定。
二是第21條規定了董事抵觸利益交易批準。該條規定:董高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即董高人員的忠實義務。違反該條規定從而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三是第150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在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賠償責任制度中,包括因非公允關聯交易而致公司受損時的賠償責任。當然在證劵法、會計法和稅法及相關規章中也作了相關規制。
四、解決母子公司之間利益沖突理論
(1)“揭開公司面紗”是指公司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公司以其全部資產獨立地對其法律行為和債務承擔責任,公司的股東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而公司的獨立人格及股東的有限責任就似一層面紗,把公司和股東利益分割開來,使得股東在公司負債時免受債權人追索。同時,當股東利用公司的人格從事各種違反公司法規定的行為時,應揭開公司的面紗,追究股東的責任。在母子公司關系中,母公司利用子公司規避法律時候可以借鑒“揭開公司面紗”否認子公司人格,使母公司直接負責。
(2)“深石理論”是指母子公司場合下,若子公司資不抵債時,母公司雖為子公司的債權人,但股東分配權優先于其債權,其本質是揭開公司面紗的延伸。
(3)“自動居次原則”是指在子公司破產或者重整的場合下,母公司的債權可否與子公司其他債權人一道平均受償,或衡平居次,或完全否認,皆取決于母公司的行為是否符合公平原則。就目前市場環境來看“自動居次原則”在解決母子公司利益沖突及衡平其他債權人利益方面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楊瀟.母子公司中相互持股現象分析[J].魅力中國,2010,(23):39.
[2]李星龍.母子公司關系異化研究——母子公司與總分公司的簡單比較[J].現代商貿工業,20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