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明吉林電視臺,吉林長春 130000
演播室燈光的設計分析
曲藝明
吉林電視臺,吉林長春130000
摘要隨著各種先進技術的發展,演播室中使用的燈具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為演播室中節目表現力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在使用之前必須要根據節目的內容和所要表達的主題進行燈光系統的設計,實現整個演播室中燈光和聲音效果的有效配合。本文在介紹演播室中燈光作用的同時,給出了其燈光設計的方法和不同燈光的特點和作用,為演播室燈光系統的設計提供了可以參考的意見。
關鍵詞演播室;燈光系統;設計
燈光是演播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電視節目制作的質量。由于演播室中節目錄制時間較長,燈光使用頻率較高,所以燈光的照度、色溫以及顯色指數等都要進行合理的控制,使其能夠跟攝像機的最佳性能參數相匹配。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錄制的節目更能夠真實的反映現實生活以及人們的內心世界,更能夠提升人們的視覺效應。下面我們就演播室中燈光的設計和應用進行探討。
對于電視節目來說,其拍攝質量和效果受燈光的影響較大,如果在燈光系統設計過程中,不能夠進行很好的布光設置,就難以達到預期的圖像表達能力。演播室中燈光一方面能夠消除拍攝物體的影子,另一方面能夠突出拍攝的主體和營造節目所需的氛圍,所以在燈光設計時要注重燈源的布置。
合理的燈光布置能夠幫助攝像人員從不同角度進行取景,且能夠保證不同攝像方向上采集到圖像的亮度和對比度差別較小,使不同方向拍攝的圖像在進行切換時自然過渡。由此可見演播室中燈光系統的設計對整個畫面呈現效果的影響較大,同時也會影響節目后期的制作。
1)根據演播室特點進行設計。
由于演播室中拍攝的電視節目是在三維空間中進行的,其燈光設計時要求設計人員對演播室360°空間進行充分把握,充分考慮導演創作,演員發揮和攝像人員鏡頭捕捉的方便性。這也就是說在進行燈光系統設計之前,設計人員要對節目中需要的動作和設施等進行深入了解,然后再根據演播室場地的具體情況進行燈具的布局以及色彩和色調的調節。
2)根據節目內涵進行燈光系統的設計。
每個電視節目都有其要表達的主題或者思想,好的燈光設計能夠起到烘托節目氛圍,感染群眾情感的作用。因此燈光設計人員在進行燈光設計之前要認真閱讀節目臺本,深入理解節目中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后根據節目的內容、表現形式以及節奏等進行燈光系統基調的調節,并且將節目的主題上升到高潮。同時燈光設計人員還要認真聽取現場導演對燈光的要求,對燈光的色調以及變化節奏等進行交流和探討,并且提出自己燈光設計的構想。
3)多部門相互協調。
燈光設計師在進行節目燈光設計時要跟節目的其它部門相互配合,力求跟節目表演的中的舞美、服裝以及道具等做到有機協調。
首先要跟舞美設計師進行反復協商,了解節目中舞美設計的思路以及風格,同時還要確定節目中布景的材質以及規格等。舞美設計風格決定了整個節目的風格,但是舞美的色彩和效果離不開燈光,只有舞美和燈光的完美結合,才能夠實現多場景、多鏡頭色彩的和諧和對比。另外,燈光設計人員還要了解節目演出過程中是否會有煙霧、氣泡以及其他效果等的應用,然后根據這些特效的節奏和發生時間進行燈光色彩的變化。
其次燈光設計人員要和化妝師以及服裝設計師進行深入溝通,了解演員的化妝情況以及服裝材料,然后根據演員的化妝風格進行燈光色彩和強度的調節,同時根據不同類型攝像機對光的敏感程度,跟化妝師和服裝師進行演員化妝色彩和服裝的探討,實現整個演出色調的一致。
4)積極參與節目的彩排。
節目正式演出之前要進行多次的彩排和修改,燈光設計完成之后,燈光設計師要盡量親自參與節目的彩排,尋找跟現場導演以及攝像師的良好配合。同時彩排還能夠幫助燈光設計人員檢驗燈光系統設計的效果,實現對燈光基調和節奏的準確調整。在每次彩排過程中,設計人員都會發現燈光設計中的不足之處,并且完善燈光設計方案,經過反復的修改使燈光設計更加穩定和成熟。
布光過程中,燈光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燈具角度的調整,進而實現對燈光方向的調整。燈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攝像機采集到的人物外貌也會存在一些細小的差別。下面我們就演播室中常用的幾種光線進行介紹,并且給出其合理的布置位置。
1)主光。
主光是演播室中主導光源,起到對節目主題和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在設計過程中要確保主要光線集中到人物的臉部,使人們能夠清晰的看到其面部表情的變化,進而完成對人物性格和情緒的塑造。
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將其布置在人物和攝像機連線的左側,并且按照弧形進行排列。一般情況下主光燈的燈位跟人物的距離控制在2.5~2.8m之間,跟地面的距離控制在2.1~2.5m之間。在實際安裝過程中,主光可以根據演播室情況的不同在攝像機鏡頭軸線方向變動,其中水平方向上的角度范圍控制在5°~45°之間,垂直方向上的變化角度控制在20°~50°之間。
2)輔助光。
輔助光用來完成對節目中層次感的烘托作用,同時彌補主光形成的陰影,方便觀眾清晰的看到人物的各個部位。在設計過程中,輔助光要根據主光的位置進行設計,一般放置在主光的對側,且其變化角度根據主光的變化角度不同進行調整。
3)背景光。
背景光的作用是烘托舞臺的背景,使其跟人物景象進行分離,以突出節目中的主體,為整個節目增加較強的層次感和立體感。通常情況下,背景光設計在人物背后,并且采用從下向上的打光方式。背景燈的位置一般距離人物2m左右,且光線的亮度僅為主光的1/13。
4)輪廓光和頂光。
輪廓光能夠增強節目中畫面的縱深感和真實感,一般在人物兩側對稱配置,且距離人物1.5m。輪廓燈光的亮度是主光亮度的1/2,可以選用2只白熾聚光燈。頂光主要用來修飾舞臺中人物的頭發色澤,放置在距離地面3m以上的位置,且通常采用幾排并列配置的方式,確保演播室中頂光照射的均勻性。
由于演播室中燈光的數量較多,在設計過程中除了要充分考慮跟舞美、攝像、化妝和服裝等的配合外,還要處理好不同燈具光線之間的協調。
首先要處理好不同類型燈光的光比。如設計過程中如果出現主光過亮的現象,就會導致演員面部造型喪失,不能夠準確凸顯演員的面部表情效果;反之則容易出現輪廓光喧賓奪主的現象。其次由于聚光燈的使用壽命較短,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之后特別容易出現偏色現象,影響畫面的整體效果。對于柔光燈來說,其對紅色特別敏感,所以在進行人物化妝時要避免使用大紅色,可以采用紫色或者咖啡色代替。最后還要協調好攝像和燈光之間的關系,力求以最合適的拍攝角度拍攝到最佳的畫面質量。
演播室中錄制節目的質量受燈光的影響因素較大,因此在節目錄制之前要對燈光系統進行嚴格的設計,確保其跟音響、布景以及攝像等因素的協調一致。同時還要確保不同燈具之間光線的有效協調,實現光、色、影調、線和形的合理搭配,塑造完美的舞臺效果。主光、輔助光、背景光、輪廓光和頂光是演播室中常見的幾種光線類型,燈光系統設計過程中要選擇合理的燈具,并且對燈具的位置和亮度進行精確的控制,從而實現演播室中所有燈光的協調統一。
參考文獻
[1]陳小俠.電視臺小演播室燈光設計方案[J].民營科技,2010(2):19- 22..
[2]唐丹天.微型新聞演播室的燈光運用[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0(3):14-15.
[3]靳哲.淺談電視燈光設計的工作思路[J].演藝科技,2011(2).
[4]霍洪田.淺析中小型演播室中燈光的運用[J].德州學院學報,2004,20(4).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41-0071-02